分享

执中守和 顺势而为

 dtmz 2023-02-28 发布于山西

执中守和 顺势而为

——东方朔《诫子书》品读

中条山客

人活在世上有许多事情要做,不管主动的,被动的,都要干很多事。有些事很顺利,有些却坎坷困顿,更有些拼力为之却干不成,有些事情放置一段时间,瞅着机会可能就做成。所以古人告诫我们:做事要顺应潮流,不要逆势而行,有些难以达成目标的事情必须放弃。顺势而为,顺天应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俗话云:顺势者昌,逆势者亡。顺势而为,借势而进,造势而起,乘势而上。行藏动静,一龙一蛇,形见神藏,因时制宜,才是智者的选择。

西汉武帝时期,文学家太中大夫东方朔先生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指出,明智的人处事,崇尚中庸之道,凡事恰到好处即可。那些才华毕露的处境常危,深孚众望的一生忙碌,自命清高的人缘不好,任何事都不留有余地的没有前途,都是因为不循中庸之道。人应该顺乎时势发展而主动变化,不要一成不变。这是顺势而为最好的解说。

并非在下诱导年轻人世故圆滑,机会主义。不自量力,碰得头破血流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执中、守和、中庸是成事者的基本处世之道。

【原文】

明者处事,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惠为工。饱食安步,在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遗余者不匮,自尽者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今译】

明智的人,他的处世态度,没有比合乎中道更可贵的了。看来从容自在,就自然合于中道。所以,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君子虽然清高,却显得固执,拙于处世;而柳下惠正直敬事,不论治世乱世都不改常态,是最高明巧妙的人。衣食饱足,安然自得,以做官治事代替隐退耕作(大隐隐于朝乎?——山客)。身在朝廷而恬淡谦退,过隐者般悠然的生活,虽不迎合时势,却也不会遭到祸害。道理何在呢?锋芒毕露,会有危险;有好的名声,便能得到华彩。得到众望的,忙碌一生;自命清高的,失去人和。凡事留有余地的,不会匮乏;凡事穷尽的,立见衰竭。因此圣人处世的道理,行、藏、动、静因时制宜,有时华彩四射,神明奥妙;有时缄默蛰伏,莫测高深。他能随着万物、时机的变化,用最合宜的处世之道,而不是固定不变,也绝不会拘泥不通。

【品析】

仅96字的诫子书文简意深,开篇四句是全文主旨“明者处事,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明智之人,处世态度惟求中庸,遵从自然,就合于中道。后面以人为例,首阳山是伯夷叔齐采薇隐居之处,“首阳为拙”是嫌弃这两位清高的君子太过于固执刻板。柳下惠则守原则知法度,是世人的榜样。所以,“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遗余者不匮,自尽者无多。”有原则明主次,分场合讲分寸这是为人之规度。所谓“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果能如此,才是真懂得了处世之道。

东方朔的《诫子书》教的是顺势而为的处世态度。

2023年2月28日星期二,古虞上阳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