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阳初与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国之档案 2023-02-28 发布于重庆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事业,希冀通过普及平民教育“除文盲、作新民”,改变国民中广泛存在的“愚、贫、弱、私”四大病症,进而带动乡村发展和民族振兴,实现教育救国的目的。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中国近代乡村建设作出过积极的贡献。

晏阳初.jpg

晏阳初

平民教育的兴起

一战末期,晏阳初从耶鲁大学毕业后,赴法为参加欧战的华工担任翻译。在那里他目睹了华工们的悲惨生活,深感“要减少他们的痛苦,须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知识与人格。要根本提高他们的知识与人格,非从教育入手不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他利用晚上的时间,创办了华工识字班,在华工中推广识字教育,又创办《华工周报》供他们阅读,取得了良好效果。正是在和华工们的广泛接触中,晏阳初看到了他们身上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因而萌发了要为广大平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志向。对在法华工的“苦力”教育成为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的最初来源。

1920年,晏阳初由美归国,开始在国内提倡平民教育。他首先调查了各地平民的生活和受教育情况,发现大多数民众都处于一种无教的状态,其中近八成是文盲。因此,尽快推行平民教育以培养健全之国民成为晏阳初心目中振兴国家和民族的第一要务。1923年8月26日,晏阳初联络朱其慧、陶行知等人在北平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平教会”),推选朱其慧女士为董事长,晏阳初为总干事,平民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平教会的初始目标是“除文盲”,首要任务便是创编《千字课》,在平民中普及识字教育。仅数月时间,以识字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平教运动就扩展至全国17个省,但工作重点仍偏重于城市。同年10月,平教会创立乡村教育部,发乡村教育之先声。随后,在河北清苑、定县、博野等12个县开展乡村平民教育实验,刊行《农民报》,筹设乡村生产教育科与统计调查科。自此,平教运动开始转向农村。

如果说“除文盲”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基础,那“作新民”就是平民教育的最高目标。晏阳初认为,广大民众的最大症结在于“愚、贫、弱、私”,那么在推广识字教育的基础上,就必须进一步开展公民教育,提升民众的基本素质。具体而言,便是以文艺教育培养平民的知识力,以生计教育培养平民的生产力,以卫生教育培养平民的健康力,以公民教育培养平民的团结力。1926年11月,平教会选定河北定县为实验区,在乡村深入开展晏阳初的四大教育理论。他们在定县翟城村设立办事处,分设农民教育部、普及农业科学部、乡村社会调查部、普及家庭科学部,开始以村为单位进行平民教育实验。首先,在农民中广泛开展《千字课》教学实验,普及识字教育;其次,创办平民教育学校,开办平民图书馆、平民阅报所和农业科学试验农场;再次,组织卫生会,指导平民教育学校毕业生灭蝇、种痘、防疫、拒毒等。短短3年时间,定县的平民教育实验便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晏阳初因此受到美国全国教育会的邀请赴美讲学,演讲200余次,听者数百万人,耶鲁大学因其创办平民教育而授予他名誉学位,国际学术界与平教会的合作也日益紧密。

平教运动与近代乡村建设

1929年,晏阳初总结了数年来开展平民教育实验的经验,决定暂停城市平民教育、军队平民教育和华侨平民教育等各项工作,专心致力于“农村建设”的研究与实验,平教会总部及全体工作人员都举家迁往定县。定县实验区办事处迁往城内,实验工作由以村为单位扩展为以县为单位,并拟定了十年发展计划。平教会的工作由此进入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相结合的新阶段。

在晏阳初的倡导下,平教会对定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教育、民俗、户籍、职业、生活状况等情况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社会调查,并将整理出的调查资料汇总出版了《定县社会概况》。在此基础上,平教会逐步确立了学校、社会和家庭三大教育方式,晏阳初认为以此实施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就可以逐步完成乡村的六大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自卫建设、卫生建设和礼俗建设,达到振兴民族的目的。

在学校教育上,成立了初级、高级平民学校和平民职业学校。初级平民学校的目的是扫除文盲,高级平民学校的目的是培养综合性的乡村建设人才,而平民职业学校则是为了满足农民生产的实际需要,教给农民急需的农业生产技术。为培植师资力量,平教会还开办了平民教育学院师范科,并与金陵大学合作编写《农业浅说》,增设定县城内农场,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在社会教育上,成立社会式教育委员会,组织毕业生同学会,以期集合青年农民的力量,从事乡村建设。他们通过组织读书会、农民剧团、自助社和农产品展览等社会活动积极带动乡村发展,还带领村民植树、修路,开展种牛痘、注射防疫针等比赛。在家庭教育上,通过“家庭会”的形式组织活动,将多个家庭联合起来进行分类教育,以实现家庭的社会化和家庭的教育化。平教会还通过无线广播电台,按时向所有乡村广播新闻、文艺、教育等节目。

平教会在定县的乡村建设实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极大反响。1929—1936年间,前往定县参观考察的各方人士络绎不绝。蒋介石也曾派专人前去考察,并对结果颇为满意。许多地方政府纷纷发出邀请函,敦请平教会派干部去指导当地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活动。1933年,晏阳初与当时的河北省政府合作,在定县成立了“县政建设研究院”,晏阳初被聘为院长,平教会的其他工作人员也多受聘担任了研究院的具体工作。由此,实验县的人事、行政等权力均由县政建设研究院掌握,平教会的许多工作也被纳入县政轨道。1935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各省实行县政改革,平教运动的实验成果逐步扩展到广西、湖南、四川等地,仿照定县模式的衡山实验县也于次年成立。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史略.jpg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史略

农村高等教育

随着平教运动的快速推进,专业人才的缺乏和农业科技的落后逐渐成为影响平教会乡村建设事业的重要因素。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初,定县棉花歉收,粮食价格惨跌,县内农民一度穷困至极。平教会鉴于农村救济急不容缓,为迅速提高农民生计,便从正在试验的农作物中选择了几个较为优良的品种预行繁殖,加快推广。同时,与河北棉产改进会签订《定县推广改良棉种办法》,规定以定县唐河以南中区一带约10万亩试验田进行棉种改良,改良棉的发种、采集、打包、运输和销售等全部环节均由平教会负责,平教会的技术人员还需指导参加农户棉花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此外,平教会还积极与金陵大学农学院取得联系,双方合作改良农作物,并经常邀请肥料、昆虫等各领域专家来定县做短期研究。

而为了解决乡村建设人才不足的难题,平教会一方面开设训练委员会,招收教育、经济、农业、政治、卫生等部门研究生,一方面与清华、燕京、协和、南开等高校联合组织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共同培养高级农建人才。1936年,平教会成立了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农村建设育才院,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乡村建设教育学术团体。农村建设育才院成立后,每年对外公开招聘研究员及研习生若干,研究员每名每年的津贴在600元以上,研习生则每名每年发给400元奖学金。此种待遇在“七七事变”前来说已属不错,若情形特殊,相应津贴还可增加。可见平教会对于办好农村高等教育之决心。

在机构设置上,农村建设育才院设有农村教育、农村经济、地方政治、农村卫生和农业等5种研习所,专门招收大学或专门学校的毕业生,施以农村实践训练,以培养乡村建设所需的行政人才和技术人才。其中,农村教育所注重改进农村教育与农民组织;农村经济所注重改造农民的经济生活;地方政治所注重研究县及县以下行政机构与自治机构的运作;农村卫生所注重医疗人才培养、卫生材料制造与妇婴卫生工作;农业所注重农民实际问题的研究与技能训练。研习生加入各所后,便采用分队连锁的办法学习,除研究本所内容外,还能使他们彻底了解“计划的农村建设”的所有内容,将来一旦负责各地农建工作,即能以“整套之人才实现整套之计划”。

遗憾的是,日寇并没有给晏阳初实现心中理想的时间,随着日军不断南侵,如火如荼的平教运动就此偃旗息鼓。平教会除少数核心成员南迁外,其余人员均被暂行遣散。“七七事变”后,晏阳初及平教会虽也曾在后方发起过农民抗战教育和战时民众训练等活动,但其在乱世中的影响力却是大不如前了。

作者单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