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瘫”的治疗心得

 经方人生 2023-02-28 发布于四川
图片

一:什么是面神经炎呢?

1、面神经炎在临床上也被称为面瘫,属于神经科常见病---又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因为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专业术语有点多,不好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60岁之间人群多见。确切病因不明,多认为与病毒感染或炎性反应等有关。

2、面神经炎多是急性起病,通常3天左右达到高峰,大多数患者有受凉伤风史,如夏季吹空调,洗头、洗澡后吹冷风等,其中寒冷天气未作有效御寒保护骑电动车、摩托车是非常常见的诱因。有些患者在口角面部歪斜前先有耳后疼痛或耳道疼痛、或舌体麻木、或面部僵硬,眼干、眼酸流泪等症状,随后出现面部肌肉运动障碍,面部不对称,抬眉不能、眼睑闭合不全,鼓腮漏气,不眼睑闭合不全,鼓腮漏气,不能吹口哨,患侧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

二:颈椎病可引起面神经麻痹

     颈椎病引起的供血不足,充血导致神经功能性障碍,影响到了面神经。如今颈椎病的发病在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和久坐不动、不良的坐姿、睡姿等有关,如果造成寰枕关节脱位,引起的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再加上颈肩部受寒凉刺激,部分肌肉收缩,加重了颈椎失稳,使颈椎错位,同时引起软组织炎症、充血、水肿,会直接造成耳面神经血液循环障碍。面神经的营养通路和传导通路出现问题后,由面神经支配的三叉神经群就会功能失常,进而导致面神经麻痹。只要将颈椎病症改善,面部的不适就会改善。

图片

三:颈椎是如何影响面神经的?

     首先是寰椎:颈椎寰椎横突比较长,前面依次有颈总静脉、迷走神经、颈内动脉和交感神经节,椎体移位,向前移动就会刺激或压迫颈交感神经和颈内动脉、颈总静脉,引起椎-基动脉供血不足,造成桥脑面神经核血液循环障碍或交感神经的鼓室丛受刺激,使迷路动脉反射性痉挛,致内耳面神经径路血液循环障碍,面神经缺血、水肿,引起面神经功能障碍,出现周围性面瘫。

图片

     颈椎错位,压迫迷走神经、刺激交感神经,使附于颈内、颈外血管上的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茎乳动脉及其细小分支痉挛,引起面神经缺血。毛细血管壁因缺血缺氧而致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面神经出现水肿,处于狭窄面神经骨管中的面神经水肿更重,水肿又进一步导致局部静脉及淋巴回流障碍,引起面神经继发性缺血、水肿,神经功能出现障碍,而发生面神经麻痹。

               四: 治疗方法

   近些年所治之面瘫都有寰椎错位的情况,通过检查,基本都有后脑勺疼痛的情况,像这样的面瘫是非常好治疗的,首先通过颈椎正骨,解除神经的受压,疏通神经的整个供血,然后通过常规的针刺,基本在10次左右就能康复。

     近日在医治一位50多岁的一位男性患者,通过此方法治疗一次以后即眼泪停止,5次以后基本就恢复大半,现针灸7次,面神经已基本恢复,

图片

     但近日接诊的另外一位女士则在某三甲医院进行“”常规”治疗,就“”扎脸”扎了3个多月,效果越来越差,到后面腮帮完全鼓不起气了,像这种情况完全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好在通过几次的治疗,正逐步的在恢复中,在这里我祝福她早日康复。

治面瘫,不建议上电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