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几乎不能遗传。鲁迅遗嘱第五条: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周海婴很听话,去学了无线电。而某著名作家的儿子则真的做成了标准的空头文学家。何谓空头文学家?就是看着有点像,其实不是。近日某名人之子抨击书法家崔寒柏,暴露出他连空头艺术家都不是,因为他连看着都不像。 崔寒柏是书法家,而某名人之子写的是“江湖体”。书法家和“江湖体”的界线在哪里?很多人认为没有界线。他们的“理论根据”是“俗话说”,比如“见仁见智”“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趣味无争辩”,等等。 趣味无争辩,这是因为争辩起来太麻烦,鸡同鸭讲,最后生一肚子气。但这并不代表趣味没有标准。休谟认为,趣味的标准是由人群中更加敏感、更加有天赋的人确立的,也就是有审美趣味的批评家。能够被称为批评家,为艺术确立标准的,具有这样几种特点:精致的敏感与想象力,欣赏优秀作品的实践,广泛比较,破除偏见,健全的理智。朱光潜先生说:“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岐,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法国艺术史家丹纳则说:“每个人在趣味方面的缺陷,由别人的不同趣味加以补足;许多成见在互相冲突之下获得平衡,这种连续而相互的补充,逐渐使最后的意见更接近事实。” 由此看来,养成高雅的审美趣味,既要有一定的天赋,更需要艰苦的学习。“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然不算错,只是,你的哈姆雷特很可能没什么价值。 本期播读:曹烨琼;配乐:张艺馨。谢谢她们! |
|
来自: 新用户1827SHTG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