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第一才女南宋词人李清照有后人吗?

 避风得水 2023-02-28 发布于广西
核心提示:李清照的后代子孙是什么?李清照没有后代子孙因为李清照没有子女,更没有孙子孙女。 李清照一生有两位丈夫,一位是赵明诚,在逃亡途中因病而亡,未留下子嗣。三年后,李清照碰到第二位丈夫张汝舟,结婚不久就发现对方对自己的目的不纯,把他告官并要求离婚也未有子女。

李清照没有后代子孙,因为李清照没有子女,更没有孙子孙女。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中国历史朝代表

李清照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进士,曾拜苏轼门下学习,名列“苏门后四学士”,著有《洛阳名园记》等。母亲是王珪之女,精通文学,是名门闺秀。父母为她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活氛围。家中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环境里,通晓音律,擅工书画,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之说。 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些令人动容的诗句都是出自李清照。词的风格往往反应着诗人的心境,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前后风格反差明显,李清照的词前期以闺中之情为主,轻快浪漫;后期词风转向沉郁悲伤。一个人词风的变化与她的生活变动息息相关。李清照后期遭遇了什么变动,使自己郁郁寡欢呐?

历经国破家亡,再嫁渣男,才女李清照颠沛流离的后半生

李清照一生有两位丈夫,一位是赵明诚,在逃亡途中因病而亡,未留下子嗣。

三年后,李清照碰到第二位丈夫张汝舟,结婚不久就发现对方对自己的目的不纯,把他告官并要求离婚,也未有子嗣。

第一任丈夫:和赵明诚30年婚姻

1、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两人相互欣赏,自由恋爱。结婚后,两人相互支持,研文治学,搜求金石书画古籍,度过了一段平生少有的和美岁月。

李清照的第一段婚姻为人津津乐道。李清照这一时期的词作多清新活泼,表现了自己幸福的生活,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中: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的婚后生活可谓幸福美满,因两人的家境都很好,不用为生活发愁,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日常生活就是赏花赋诗,各地游玩收藏古玩字画,收集金石。闲来无事时,泡一壶淡茶,相互考对方的文化功底,夫妻二人过得不要太自在。

李清照的幸福生活只持续了一年,婚后第二年就因为朝廷的新旧朋党之争,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被革职了,李清照不得不搬离京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正月,赵家也因朝廷朋党争斗没落,李清照只好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这时两人的生活虽然俭朴,但青州古城是文物之邦,夫妻二人在此处收集到了许多书画大家的作品,日子过得与之前并无二样。李清照命运真正的转折点是在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李清照44岁,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靖康二年(1127)3月,赵明诚到江宁为母亲守丧,南宋朝廷命赵明诚任守江宁府。当时时局混乱,以宋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只想赶紧稳定政权,拒绝北进中原,一心言和苟安。李清照十分不满, 屡写诗讽刺, 曾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之句。

建炎三年(1129)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独自弃城而逃。行致乌江,站在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就吟诵出了《夏日绝句》。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至此李清照国破家亡,独自一人守着珍贵的文物,在这乱世漂泊。

1129年,因为叛乱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

李清照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赵明诚遭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受株连,赵明诚夫妇从此屏居青州乡里13年。

李清照的万千愁绪从她婚后不久的一首词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端倪: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情感生活的困扰和对国家民簇的担忧,已经将她送入深深地的愁思万干的深谷,她像一叶孤舟在大风大浪中无奈地漂摇。但假如仅是这两个方面,还算不上最伤最疼,最孤最寒。生活中婚姻危机情离者,时刻免不了;贤臣遭弃,也是子子孙孙绵绵不绝。何况她一软弱女人又生在乱世王朝呢?

问題关键在于她除去遭受内忧外患、愁肠,就连想达到一个平常人的梦想,竟也是如此的艰辛。孤独孤独李清照守着一方清冷的小庭院,身旁没有一个家人,时事已难问,家务事怕再提,仅有秋风瑟瑟扫着枯叶在院子里飞起回旋,难能可贵有一两个故人到访。

这时的李清照真切地觉得自已好像落在四面闷声不响的谷底里,一种恐怖的孤单向她扑面而来。她迷惘地置身于杭州初秋的枯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歌萃取了她一生和满腔热情痛苦地,也建立了她在中国古代文学上影响力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空荡荡,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情况下,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确是故时相遇。遍地黄花沉积,憔悴损,现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一人怎生得黑。梧桐树更兼绵绵细雨,到傍晚,一点一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得了!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愁肠,也有课业之愁,怎一个愁字得了!那麼,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从她的家世和古诗词中最少能够看得出,她在寻觅几种物品。一是国家民簇的发展前途。她不肯见到山河破碎,不肯“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辛酸泪寄江河”;二是寻觅幸福快乐的感情。

她曾经历幸福的家中,经历幸福快乐的感情,但转眼就粉碎了。她也做了再寻觅幸福快乐的梦,但又碎得更可怜,乃至背负着束缚,被绳之以法。还被以“不终晚节”加载史籍,生前身后受此奇辱。她能说什么呢?

也仅有独自一人愁。三是寻觅本身梦想。她以不凡的才气和努力,又趁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研究上完成了《金石录》巨着,在词艺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宽比。可是,哪个社会发展不以为奇,不认为功,她只能一人咬合自已的苍凉,也是只有一个愁。自然,李清照寻觅的也有老来膝前无子嗣的感很怆然,这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社会发展里,也许是她作为女性的较大 缺憾!

李清照一生忧愁万干,“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朋友应该比黄花瘦。”更是她2次婚姻生活、一生不孕的关键缘故。如出一辙,西汉时汉成帝刘骜的王后赵飞燕一生不孕,也就是柔弱极其的缘故。

赵飞燕的轻柔柔弱,舞技绝佳,可以说空前绝后,无出其右,给汉成帝产生全新升级的视觉盛宴,使汉成帝对她更为痴迷。可是,女性偏瘦,人体脂肪不足一切正常总数时,便会出現内分泌失调,不容易孕期。

那时候的赵飞燕如何也意想不到,自已这一被君王宠溺的优点,终究却变成了自已不可以孕期生孕的一大缺点。而一千多年后的李清照由愁而瘦,以致一生不孕,这确是她当时喜结连理时需始料未及的。

第二任丈夫:和张汝舟的100天婚姻

1127年,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夫妇跟随南宋高宗赵构亡命江浙一代。1129年,赵明诚因病故去,剩下46岁的李清照孤身一人漂泊世间,无子女,只好跟随宋高宗的逃亡队伍继续逃难。

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

张汝舟,时任右承务郎、监诸军审计司,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舟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李清照初见此人时觉得此人温文尔雅,见识广博,最重要的是他在李清照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李清照百般示好。这些让李清照觉得张汝舟是自己可以依靠的人,于是不顾世俗的眼光,选择再嫁。

然而,李清照并没有过上她以为的琴瑟和谐的美好生活。婚后的她才发现张汝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渣男,他压根就没有学识,他的一切都是伪装好的骗局,所有的温柔都是为了骗取李清照的信任,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李清照收藏的字画,金石。李清照的收藏品在漂泊的过程中已经所剩无几了,发现这个事实的张汝舟露出了他本性,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开始对李清照实施家庭暴力。

张汝舟的野蛮行径,使李清照难以容忍。后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

李清照可是一个独立坚强不屈的女子,当即一纸诉状申请离婚,并列举了张汝舟官位升级作假的证据。

婚是离成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但按照当时的法律妻告夫是需要判处三年徒刑,后经翰林学士綦崇礼,弟弟李迒等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9日获释。

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

虽然历经了这些磨难,李清照依然对生活抱有希望,她还坚持创作,关心国家大事,缅怀亲人,留下了多首精彩诗词。

1156年(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一代词圣、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杭州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

李清照和两任丈夫都没有生育子女,怎么会有后人呢?

其他类似问题

李清照有后代吗?后代叫什么?

李清照为什么没有后代?

历史上李清照为什么没有后代?

很多人都很好奇李清照这样的一代才女,生前是否育有子女,从遗传学的角度上来说:子女外貌遗传父亲,其智慧遗传母亲。若是李清照有子女的话,相必也非常的聪明有才学,但据历史记载,没有相关的史书考证李清照有子嗣这一说法,因此我们推断李清照是没有孩子的。

为什么说李清照没有孩子?

1、从她的婚恋经历来看

没有子女。

李清照18岁嫁给赵明诚,但在她与赵明诚的婚姻中并没有子女;第二任丈夫张汝舟,李清照与张汝舟的婚姻开始于40岁左右,历时近1年,不可能有子女。

2、考证其诗词

没有子女。

若有子女,词中定有表达,这是女人和母亲的天性。纵观其诗词,均没有提到子女。尤其晚年,更是独自一人整理赵明诚的金石录,特别凄凉,根本没有子女陪伴。

3、文献记载

没有子女。

洪适《适隶》明确记载“赵君无嗣”;胡仔《渔隐丛话》也有相关记载“赵无嗣,李又更嫁非类”。

李清照和赵明诚没有孩子,极大可能是赵明诚无法生育。

在1108年,也就是李清照24岁的时候,赵明诚又和李清照一起回到青州乡里屏居,一共度过了十年时间。24-34岁,应该说,作为正常女人,正是怀孕生子的佳期,可是李清照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可以从1118年,赵明诚屏居结束,准备去外地赴职,按理说可以带李清照一起上任,可是赵明诚却没有带上去。李清照感到非常悲观和失望,于是便有了《凤凰台上忆吹箫》的下阙: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可见赵明诚有了新欢,而且在李清照的《金实录后序》中叙述丈夫暴病临死之际,曾有绝笔诗:“殊无分香卖履之意”,借鉴曹操在遗嘱《遗令》中分配死后遗产的典故,即证明赵明诚是有几位夫人的,但却没有留下子嗣,这说明赵明诚很可能是不能生育的。

4、为什么李清照和张汝舟没有孩子

没有机会生育,结婚一年就离婚了。

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在生活与精神的双重压力下,嫁给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张汝舟。张汝舟在婚前对她温柔解意,让她感觉到了一丝暖意。嫁给张汝舟后,原本以为可以过上幸福日子的李清照,却万万想不到,自己的第二场婚姻,只是一场设计好的陷阱。在婚后没有多久,自己的丈夫便暴露了丑陋的面目。

张汝舟会娶李清照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看中了李清照与前任丈夫一起收集的书画文物。婚后处处打着李清照古玩的主意,等发现李清照实际上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般有钱后,便开始对她冷漠至极。李清照想要的感情也绝不是自己的感情,用她自己的话说:”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表示自己清清白白的一个人, 如何能嫁给张汝舟这样一个肮脏市侩的小人呢?于是她最后选择了脱离苦海,将张汝舟告上官府。

依照宋朝当时的制度,女子告自己的丈夫,无论是否占理,无论最后能否成功,都要坐两年的牢。拼着坐两年牢,都要离开张汝舟,由此可见两人之间感情几近于无。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孩子的事情了。

李清照身世之谜,颠覆了《宋史》记载

宋朝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127年,金兵攻陷开封,废黜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南宋建立。背负着家仇国恨的李清照,对金人入侵和一味求安、东渡保全自己的南宋政府表示了强烈的愤慨。于是,这位表弱骨刚的女子就借项羽当年垓下战败,不肯回到江东之事,以对项羽的赞来讽刺南宋政府。

然而,翻遍李清照的作品,却又有令人不解之处,李清照赞扬项羽骨气,勇于亮剑战斗的精神,却为何一字不写抗金大英雄岳飞?北宋宰相的一块碑文,揭开了这一段隐史!

李清照出生于1084年,死于1155年,完整的经历了金兵肆虐、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过程,亲眼目睹诸多社会悲剧。靖康之祸中,中国北部狼烟四起,金兵铁骑践踏中原大地,战乱所到之处尸骨蔽野,满目苍凉,于是写下“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等诗词,反映出动乱社会的惨剧。

宋室南渡之后,李清照为了躲避战火南下江南,随后一生漂泊,居无定所,非常希望南宋挥军北上收复故土,但以宋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借口时世危艰,拒绝主战派北进中原,一味言和苟安,李清照十分不满,多次写诗讽刺南宋朝廷, 曾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以及赞叹项羽的诗句等。

众所周知,岳飞一直力主收复故土,提兵北上直捣黄龙,赵构连发12道金牌才得以制止。按说,岳飞所作所为应该非常符合李清照的希望,写几篇赞扬岳飞的诗词不过分,为何李清照一字不写岳飞?原来,这里面有一段隐藏的历史!

关于李清照的家世与生平,留传下来的史料非常少,且有相互矛盾之处。史料记载,李清照是李格非之女,但母亲身份却记载不清。

《宋史》: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

所谓“拱辰”,即为王拱辰,“原名拱寿,年十九,举进士第一,仁宗赐以今名”,是北宋著名诗人,累拜御史中丞,累官武汝军节度使,历史上非常有名,死于1085年。《宋史》认为李清照外公是王拱辰。

但是,在南宋杜大珪编写的《名臣碑传琬琰集》上,有一篇宰相王珪的《王文恭公珪神道碑》,里面却有不同记载,提到“女,长适郓州教授李格非,早卒”,另有《鸡肋编》等诸多资料也有类似记载。

《宋史》是正史,可信度应该更高,但却近乎孤证,《王文恭公珪神道碑》虽非正史,却有相关资料佐证。于是,李清照外公身世是谁就成了一个谜团,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得以破解。

1974年,在河南洛阳龙门,考古学家挖出一座王拱辰墓,出土的《王拱辰墓志铭》中,对王拱辰的身世及其子孙情况记载相当详明,但对其孙女婿李格非却没有一点记载。要知道,李格非是苏轼门生,也是学士韩琦的门下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上名气很大,而且李清照生于1084年,王拱辰死于1085年,如果王拱辰有李格非这样的孙女婿,必然在墓志铭上要记上一笔的。

可见,李清照母亲是宰相王珪之女。

我们都知道,王珪之子王仲岏的女儿王某,后来嫁给了奸相秦桧,李清照与秦桧之妻王某,两人是姑表姊妹,秦桧是李清照的表妹夫,而秦桧是陷害岳飞的头号奸臣。理清了这一层关系,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何李清照不写岳飞了,因为古人“亲亲相隐”,就是亲人可以隐瞒亲人的罪恶,谋反之罪除外,赞扬了岳飞就等于打脸秦桧,所以李清照干脆不写。

但是,李清照不写,不代表对秦桧不反感,根据史书记载,李清照南下之后,居无定所,受尽颠沛流离之苦,生活一度陷入困顿,沦为穷苦无依的老妇,却一直没有求助于秦桧,最终在孤苦伶仃之中悄然而逝。或许,李清照用这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秦桧的愤怒吧。

李清照的墓到底在哪儿?

还没考证。 有说李清照墓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境内,还有的说位于其出生地山东省济南市漱玉泉旁边。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成名史,以及她背后的男人

红楼梦中有一段故事,讲的是妙玉用珍贵茶器招待钗黛二人,宝玉也要个珍器,妙玉便拿出一只蟠虬海来让他用,并说:一杯为品,二杯便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这中间一个“品”字,即有细细的体会、玩味、品玩,包含着鉴赏的意思在里头。

作家刘小川的《品中国中代先贤》一书,就带领着我们大家对中国中代先贤人物一个一个细细地体会、欣赏、品味,一时让人深陷其中,沉醉不知归路。今天,从一个现代女性的角度,略品一品“千古第一才女”的一代词宗李清照。

01 O N E

品其人:无忧无虑的少女

从小喜欢李清照,皆是因为一首小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彼时的自己也正值十四五岁的妙龄少女,对李清照的这首小词描写的情景总有种身临其境,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般的感觉,那种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跃然诗中。这也正是少女时代的李清照真实生活的写照。

李清照出生于北宋时期的一个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章丘人 ,进士出身,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也就是说,李清照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家之女,名门之后,京城名媛。这样一个大家闺秀,生活无忧无虑自不必说。

更难能可贵的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还非常开明,他不把李清照囚于家中,做足不出户、待字闺中的女儿,而是让她尽情地发展她本身的潜质,培养她的兴趣爱好,可以尽情地疯玩,常常要“兴尽晚回舟”“沉醉不知归路”“浓睡不消残酒”,那样地惬意痛快、酣畅淋漓。同时,因为李格非本人学识深厚,且文章诗词很有造诣。李清照的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宋史中也说她善于文,很有文学修养。

在这样的文学氛围非常浓厚的家庭里自由自在地长大,本就聪明伶俐、天赋异禀的李清照更是浸润出了一身的才华横溢,小小年纪,词作就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就是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才情非凡的健康的女孩子。

意趣风雅的少妇

才情出众的李清照嫁给了门当户对的相府公子赵明诚。两人才貌双全,情投意合,浓情蜜意,真真一对神仙眷侣,羡煞旁人。

据说小夫妻在一个艳阳当空的春日,携手上街,买了一枝春花,李清照斜插于一头乌发间,硬要赵明诚来比并看,到底是人美还是花美。想想那场景,不知招致汴京城多少女子的羡慕嫉妒恨。难怪她写一首《丑奴儿》,小脚妯娌也要把她给宣扬出去,想出一出李清照的丑,以泄心头之愤。

赵明诚虽为相府公子,但是意趣高雅,从小酷爱金石研究,年纪轻轻就成为金石学家。李清照也夫唱妇随,跟着丈夫玩起了古玩文物。这两夫妻非常有意思,常常在吃完饭没事干的时候,去研究古籍文物。他们在书房里还玩猜书游戏。说出一件事情,要从书房摞着的一沓书中指出来是哪一本、哪一卷、哪一页、哪一行,谁先指出谁先喝茶。有一天玩高兴了,两人拉扯喝茶不小心将茶水撒在衣服上。后来清代词人写纳兰性德诗中写道“赌书消得泼茶香,却道每日是寻常。”

李清照和赵明诚就这样过着意趣风雅的日子。

颠沛流离的中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金国的入侵吓破了宋朝皇帝的胆,一直向南边逃。李清照也只得跟着朝廷逃难。

逃难中,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也是聚少离多,在池阳团聚没多少天,赵明诚又被调去健康赴任。李清照送他坐船,谁知这一去竟成了他们夫妻生活的尽头。当李清照得到信赶到赵明诚身边的时候,赵明诚已是病得不成人样,在李清照的陪伴下,赵明诚不舍地离开了他深爱的妻子。

从此,李清照变成了流落人间的一只孤雁,随着南逃的朝廷,陆路转水路,水路转陆路,舟车劳顿,颠沛流离。

这一路颠簸中,最让李清照挂怀的便是赵明诚和她视如生命的古玩金石名器。逃难本就不易,还有这么多的珍品随着一个弱女子,不知有多少虎狼眼睛在盯着她。为了保护好这些珍品,李清照也是拼了命,怎奈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动荡不安的局势下,李清照把这些文物珍器托付给赵明诚和她最亲近、最可信赖的人,但也一次次地消失殆尽,甚至被那龌龊的张汝舟骗婚。

身体上的颠沛动荡本已经让李清照身心俱疲,而一次次失去丈夫心爱之物,更是让她雪上加霜,苦不堪言,直落得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恬静安详的晚年

经历过无忧的少女时代,美好的少妇时期,颠簸的中年时代,甚至也经历过9天的牢狱之祸。所有的苦难让年岁渐大的李清照的胸怀更加广博和扩大,大开大合、潮起潮平之后,一切归于光风霁月。晚年的李清照的生活也归于平静,从容。

本就高贵无比的美妇人过上了恬静、安详、精致、从容的生活。尽管总是在寻寻觅觅中,碰到那冷冷清清和凄凄惨惨戚戚的状况,但她的灵魂总归是高贵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02 T W O

品其情 词女之夫

人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何况是大名鼎鼎的一代才女李清照。少女李清照的词作不仅仅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就是在士大夫中间也一时成为时尚。身为太学生的相府公子赵明诚被李清照的才华所倾倒。

有一天赵明诚做了一个梦,梦中看了一本书,书中其他内容不记得,只记住了四句话”言语司合,安上己脱,芝芙草拔“。他百思不得其解,就把梦讲给父亲听,当朝宰相赵挺之解完梦,竟然是“才女之夫”,意思赵明诚将来妻子必定是会写词之人。

当时非常有名气的李清照便成为赵明诚妻子的最佳人选。

清贫夫妻

结婚后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妻两人感情非常好,特别让人艳羡的是两人不仅感情好,更是志趣相投。李清照本就是一位文艺女青年,通晓古今,能诗善词。赵明诚也有着相当高洁的爱好,也是非常有名的金石学家。李清照也很快就跟着赵明诚玩起了金石鉴定收藏。

但是小夫妻当时收入有限,没有过多的收入来做收藏,于是他们经常当衣服来搞收藏。夏天当冬衣,冬天当夏衣,当点钱就拿去大相国寺淘宝,淘到一件好的藏品,夫妻两会挑灯夜观,欣喜不已。即使生活再拮据,也舍不得去卖一件藏品。

有一次,夫妻两看到一件非常好的藏品,两人借来家中,欣赏了两日,但是实在拿不出购买的钱来,只得恋恋不舍地归还给人家。

即使如此清贫,但是一点也没影响到他们对金石古玩收藏的兴趣,夫妻生活的品质却一点没受影响。

有一回,赵明诚在邢家村,得了一副白居易的真迹,即刻打马疾驰回家,和李清照连夜把赏,一直到二更天,点了两根蜡烛,两人先是边喝酒边欣赏,后来没酒了,就边喝茶边欣赏,都兴奋地手舞足蹈。

相思之苦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生活,在最初的十多年里过得比较幸福美满。靖康之难之后,随着国家的战乱,朝廷的一再退避逃难,使这夫妻两也是聚少离多。正值浓情蜜意的夫妻两总为相思之苦所扰。

两地分居之时,佳节重阳之日,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夫君寄给她的一封书信,引得她独上兰舟,把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无,直弄得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因夫君不在,日懒倦梳头,连那梳妆用的宝奁也因多日不用积满了灰尘。伤春悲秋之意日日侵袭着女词人,总是让她无计可消除。

及至赵明诚魂归健康城,李清照的思念更是无处着落,这款款浓情,天上人间,竟没个人堪寄。连想去双溪赏春,但是又怕那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她深沉的愁绪。

03

T H R E E

品其词

人常说,文如其人。读李清照的词,她人生每个阶段所遭遇的况味尽在其中。

娇俏小姑娘

两首《如梦令》,一首活泼酣畅,一首娇媚任性,清新自然,日常又不俗,读来让人总能回味起少年时的轻松快乐、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生活。

一个明媚的清晨,李清照一身轻衣,打完秋千,正在慵懒地休息,不想却闯进来一位客人。急得她来不及穿鞋子,只就着袜子向后堂跑去,连头上的金钗也掉了。可是跑到门边,却假装嗅一枝青梅,回眸看一眼来人,和羞走。少女这种羞涩、多情、可爱的情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即使是新婚燕尔,成了人家的媳妇,她也不忌惮,买一枝含羞带露的春花,胡乱地插在鬓边,硬逼着夫君问,到底是花美还是人美。活脱脱一个娇俏可人的小姑娘。

婉约小媳妇

婉约风是李清照的标志,她被后人冠以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与南唐后主李昱为齐名。

李清照的婉约,皆因了她和赵明诚的生离死别。在离愁别恨无处可托之际,李清照用诗词表达她的哀怨和思念之情。这也只有女词人才能写得如此的真情、深情、浓情,这也是男性词人表达不出,感受不到、触及不了的那种细腻和丰满,那种思念的浓烈和孤独寂寞催生出来的痛彻心扉的感受。

其实说到底还是李清照的才情。李清照曾作一首《醉花阴》送给丈夫赵明诚。赵明诚很不服气,一个女人怎么能老比自己写词写得好?于是三天三夜不出门,写了五十首词来和妻子的《醉花阴》,期间也夹杂了李清照的句子。写好之后,请他的朋友陆德夫来鉴赏。陆德夫看了半天,说这几十首词里,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这三句正是李清照醉花阴里的句子。

豪放贵夫人

李清照的骨子里自带着一种桀骜不驯的气质。

少女时代,李清照在父亲李格非的书斋里博览群书,对历史也颇感兴趣,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读罢诗人张耒的《读中兴颂碑》之后,感触颇深,并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两首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诗中说道: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为什么打仗总是兵败,就是因为把好的战马都用来给杨贵妃送荔枝去了。

诗作深刻分析了唐朝之所以会发生安史之乱和唐朝军队一败涂地的原因,诗中不仅将腐化昏聩的唐明皇和诸般谄媚误国的佞臣一同作了鞭挞,总结历史的教训,而且影射了北宋末年腐败的朝政——君主荒淫无能,臣僚尔虞我诈。用借古喻今的方式来对当权者予以劝诫,表现了诗人对北宋末年朝政的担忧。小小年纪的女孩子,就有着不俗的见识和非凡的胆识。

婚后,父亲李格非因政治纷争蒙冤受屈。她曾请公公为父亲李格非伸出援手,但是赵挺之却一点也不顾念儿媳妇的父女之情,李清照感觉到公公的无情,便发出了那句”炙手可热心可寒“的慨叹。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的性格表露无疑。

南逃的朝庭给百姓的生活造成流离之苦,李清照的一首夏日绝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道出了多少英雄气慨,指责朝庭只知逃亡,不思回击金人的懦弱,也表现出了她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她的那首《渔家傲》则更为大气磅礴。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谱入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黄苏评价她: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

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夏承焘则说:这首词中就充分表示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但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把这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然而在那个时代,个女子而能不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确实是很难得的。

也只有经李清照这样历过人生各种况味的贵夫人,才会有如此的气度,写出如此磅礴大气的词作。

真不愧”千古第一才女“。1987年,世界天文学会,用十五位世界名人的名字,为水星上的十五座环形山命名,李清照的名字也在其中。中国古代先贤们,用其智慧的光芒,一直照耀着现代人的天空。


投诉/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