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南金石录—宋徽宗《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

 另一面的海南 2023-02-28 发布于海南

    “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春,正月戊申朔,日下有五色云。”(《宋史·本纪二十二》),这一年是宋徽宗在位第十九年,虚岁三十八,是他自封“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公元1117年)的第三个年头。当时的“日下有五色云”现在看来肯定不是什么天降祥瑞了,有史为证的是,这一年宋江起义,次年方腊起义。但这并不妨碍这位“道君皇帝”对道教的极度推崇,或者说他正努力通过另一个自认为更有效的方式来应对:宣和“八月丁酉,以神霄宫成,降德音于天下”(《宋史·本纪二十二》)——汴京的玉清神霄宫建成了,皇帝亲自撰写了《神霄玉清万寿宫记》,令制成碑文置于神霄宫内,并要求以此碑为蓝本让天下摹勒立石,宣传道义,以传后世。

    琼州府遵旨照办,在天庆观刻碑立石,于是在这偏居一隅的海外孤岛便拥有了这通堪称“瘦金体标杆”的《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琼州府的天庆观在清初的时候便已坍塌了,二零零四年当地村民在原址附近(现府城北胜街与红城湖路交叉路口)重建了玉皇三清宫,幸运的是,这通诏碑幸运地挺过兵荒马乱、时代更迭,安然无恙地立在海口五公祠内。与这通碑同样幸运的只剩福建莆田元妙观三清殿(莆田荔城区梅园东路)里的那通了,其余的都已不复存在了。

现存重建海口府城玉皇三清宫

莆田市元妙观三清殿

莆田元妙观三清殿《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

海口五公祠《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

    这通诏碑高215厘米、宽130厘米、厚29厘米,首题“神霄玉清万寿宫诏御书御制”,碑文16行366字,碑文如下:

    道者,体之可以即至神,用之可以挈天地,推之以治天下国家。可使一世之民,举得其恬淡寂常之真,而跻于仁寿之域。朕思是道,人所固有,沉迷既久,待教而兴,俾欲革末世之流俗,还隆古之纯风。盖尝稽参道家之说,独观希夷之妙。钦惟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体道之妙,立乎万物之上,统御神霄,监观万国无疆之休,虽眇躬是荷,而下民之命,实神明所司。乃之召天下建神霄玉清万寿宫,以严奉祀。自京师始,以至崇极,以示训化。累年于兹,诚忱感格高厚,傅临属者三元八节,接冲科启净,供风马云车,来顾来飨,震电交举,神光烛天。群仙翼翼,浮空而来者,或掷宝剑,或洒玉篇,骇听夺目,追参化元。卿士大夫,侍卫之臣,悉见悉闻,叹未之有,咸有纪述,著之简编。呜呼!朕之所以隆振道教,帝君之所以眷命孚佑者,自帝皇以还数千年绝道之后,乃复见于今日,可谓盛矣!岂天下将兴斯文,以遗朕,而吾民之幸,适见正于今日耶? 布告天下,其谕朕意毋忽,仍令京师神霄玉清万寿宫,刻诏于碑,以碑本赐天下,如大中祥符故事,摹勒立石以垂不穷。

宣和元年八月十二日奉圣旨立石

    宋徽宗的这篇诏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道者……实神明所司”大力宣扬道教对于个人、国家、天下的超乎寻常的影响及作用;第二部分“乃之召天下建神霄玉清万寿宫……可谓盛矣”列举其为推崇道教所做的举措及由此而显现的各种神奇的现象和盛况;最后一部分“岂天下将兴斯文……摹勒立石以垂不穷”则阐述了为什么要全天下刻诏于碑的原由:以垂不穷。

    通篇读完,能感受到宋徽宗对道教的极力推崇,其期望通过道教崇拜普及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跃然纸上。这种极端的做法,源于北宋历代皇帝对道教的推崇,同时也有其自身和历史的原因。宋徽宗赵佶是宋哲宗同父异母兄弟之子,意外地因为第一继承人目有疾无法继位而荣登大宝,这样“先天不足”的出身急需一种神秘的力量来神化自己,让继位“名正言顺”;其次当时政局可谓危机四伏、内忧外患,方腊起义席卷全国,北方金国虎视眈眈,出于稳定人心的需要,道教成为了宋徽宗当时的最佳舆论工具;当然身边大臣投其所好进而推波助澜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徽宗时期的道教崇拜达到顶峰。

    在这通碑文的左右镶边回纹格内刻有题额者、管勾上石者、模勒并镌者的职衔与姓名,但毕竟九百多年过去了,字迹已模糊不清,很难辨认,但幸运地是我们可以通过与莆田的那通进行比照得出答案:

    (右)保和殿直学士、朝请大夫、提举上清宝箓宫、编类御笔兼礼制局详议官、校正内经同详定官、赐紫金鱼袋,臣蔡翛奉圣旨题额

    (左)通侍大夫、保康军承宣使、直睿思殿同知、入内内侍省事、同提点皇城司、充在京神霄玉清万寿宫提点,臣谭稹;检校少师、镇东军节度使、中太一宫使、直保和殿明堂兼在京神霄玉清万寿宫提举、提辖使臣、学臣梁师成管勾上石

    (左)睿思殿御前文字外库祗应、武功大夫臣张士永,武经郎臣张士亨,从义郎臣王公琬,臣封士宁等模勒并镌

    负责监制这块碑并留名的几个人——、谭稹、梁师成,都是宋徽宗时宰相蔡京的亲信党羽。蔡翛是蔡京(北宋六贼之首)的儿子,谭稹曾任同是宦官也是六贼之一的童贯的副将,梁师成(北宋六贼之一)更是贪污受贿,卖官鬻职,无恶不作,时称“隐相”。可以说除去几个刻工之外,这块碑差一点就汇集齐了那个时代的昏君奸臣,也算是一件奇事。

    说回这通诏碑,无论是书法艺术价值、中央集权政治研究价值,还是道教传播历史研究价值,之于海南,都是极其珍贵的,是值得大家珍视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