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味中药(107)丨余甘子

 松柏林光139 2023-02-28 发布于山东

图片

余甘子

药材来源

    大戟科油柑属植物余甘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图片
图片
图片

【药材别名】油甘子、喉甘子、米含、庵罗果、牛甘果等。

【性味归经】甘、酸、涩、凉。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

【用法用量】3~9g,多入丸散服。

【药材性状】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2cm。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果梗约1mm。外果皮厚1~4mm,质硬而脆。内果皮黄白色,硬核样,表面略具6棱,背缝线的偏上部有数条筋脉纹,干后可裂成6瓣。种子6,近三棱形,棕色。气微,味酸涩,回甜。

图片

【配伍药方】

    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痛、口干烦渴、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每用(余甘子)鲜果10~30个,水煎服。

    治哮喘:余甘子21个,先煮猪心肺,去浮沫再加余甘子煮熟连汤吃。

    治食积呕吐、腹痛、泄泻:余甘子果5~10枚或盐渍果5~8枚嚼食,或盐浸果液1汤匙,开水冲服。

    治高血压病:余甘子鲜果5~8枚生食,日服2次。

【古籍记载】

    1.《唐本草》:“主风虚热气。”

    2.《本草拾遗》:“主补益,强气力。取子压取汁和油涂头生发,去风痒,初涂发脱,后生如漆。”

    3.《海药本草》:“主上气咳嗽。”

【余甘子的吃法】

    1.新鲜食用,或者蘸点焦盐、辣椒粉,直接食用,酸涩回甜,消食化积,开胃解腥。

    2.去核单取果肉,放在木臼里舂成果泥,依个人口味差异,加入不同的调料食用,别具风味。

    3.放入土制陶罐里,以盐水浸泡,并加入小米辣、生姜、肉桂等调料,几天之后就可食用,随取随吃,可从年头吃至年尾。

    4.用余甘子果实浸泡在玉米酒或糯谷酒中,数天后饮用,此酒具有消炎、解毒之功效。

    5.将余甘子捣碎,加入甘草,制成夏季最开胃的甘草余甘子。

【水果余甘子】

    余甘子在水果界就是最近新兴的油甘子。原本它是潮汕地区的特产,但是近年来它已经红遍了大江南北。

    余甘子含有丰富的Vc,且不易被高温破坏,即使干制品也仍然保留有较多成分。此外它还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特别适合咳嗽、喉痛、口干、消化不良、腹胀等人群。除了传统的与瘦肉一起煲汤,或是糖渍等吃法。现在还有用余甘子直接打成果汁的吃法。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