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道德经》:考古发现改写认知,“大器晚成”果然错了

 百家杂评 2023-03-01 发布于江苏

唐朝时期,白居易作打油诗一首调侃老子,即“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既然道德经中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那么老子又为何留下五千文,岂非自相矛盾?

马王堆西汉帛书出土之后,人们发现老子没有自相矛盾,而是避讳带来的误解。原来,帛书道德经说的是“知者弗言,言者弗知”,所谓“弗”本义是矫正,缠束一物使之矫正不弯之意,因此不是不说,而是不轻易说出口。汉昭帝叫刘弗陵,为了避讳“弗”字,古人就将之改为了“不”,由此扭曲了老子的本意,所以古代皇帝的名字最好是生僻字,否则会带来很多麻烦,明朝在这方面做的不错。

除了上文所说的错误之外,道德经在传承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我们熟知的“大器晚成”,虽然很励志、很正能量,但其实不是老子的真实思想。

让人别扭的“大器晚成”

王弼(三国时魏国人)本《道德经》,是后世的通行本,其中第四十一章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有学者将之解读为:“最大的空间,没有边界;最大的容器,最晚成型;最大的声音,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道’把自己'隐藏’起来,默默无闻。”

问题在于,除了“大器晚成”,其他语句都是“大”在前,彻底相反的转折在后,钱钟书认为这叫“翻案语”与“冤亲词”,因此“大器晚成”放在这里就显得极为突兀,不太适合整体语境,让人读来有些别扭。

王弼将之解读为“大器,成天下不持全别,故必晚成也”,虽说有一定道理,但语境上的突兀还是难以解释。

说不清、道不明,古今文人都抓破了脑袋,最终只能自圆其说,勉强解释一番,于是老子道德经变得越来越神秘,越研究越深奥。

当然,虽然“大器晚成”不适合道德经的语境,但这个成语却属于正能量鸡汤,多数时候是善意的谎言,在激励失意“老人”方面,与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谓一时瑜亮。因此,“大器晚成”也就顺理成章的被人接受。

现代考古改写了认知

上世纪70年代,在湖南长沙浏阳河畔,考古发现“马王堆汉墓”,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家族墓地,出土了一批极其珍贵的帛书,其中一份是西汉时的《道德经》。

上世纪90年代,在湖北荆门郭店村,考古发现“郭店楚墓”,出土了一批战国楚国简牍,其中一份是战国时的《道德经》(有残缺),也是如今考古发现的最早版本的《道德经》。

在第四十一章部分,楚简、帛书与通行本道德经基本相同,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前两者都是“大器免成”,后者是“大器晚成”。

以“晚”与“免”字形来看,最大的可能是传抄失误,在“免”字上增加了一个“日”字,由于两个字读音有一定的差别,边抄边读的话一般不会抄错,因此传抄员可能没有精读过道德经,故而有此错误。

所谓大器免成之免,甲骨文中字形是上“宀”下“人”(见上图),犹如戴着帽子的人,学者考证认为是“冕”之初文,后来假借为去掉、除掉之意,后来另造“冕”字代表礼帽。需要注意的是,春秋时期“免”字已经代表去掉、除掉、不要之意,所以老子所用的“免”肯定是免除之意。

因此,“大器免成”就是“最大的容器,无所合成,浑然天成”,不要干预就会自然而成,不仅更符合“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的语境,而且更契合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成”的思想。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无为”、“无争”、“无名”的思想贯穿始终,他主张不介入,不参与“成”的过程——即为“免成”,让其无为而治,由此“大器”无为而成,所以说“大器免成”应该才是老子思想的体现。

所谓“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抄书员仅将“免”抄成“晚”,就造成了千古难题,苦煞无数顶尖学者,所以就越显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可贵。

其实,无论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还是“大器晚成”,都只是道德经传承过程中的一部分错误。对比王弼通行本与帛书本(郭店本与之基本相同),改动之处大约有700处,可谓已被改得“面目全非”,造成不少句子牵强附会、难以理解或根本错误。更为重要的是,郭店本含有不少战国色彩,大概被战国人“与时俱进”的增删过。因此,如今号称读懂了老子思想的大师,不是吹牛就是骗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