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胡记088丨幸运读到这本书,我们太需要这样的故事了

 胡子自然杂记 2023-03-01 发布于湖北

《劳动者的星辰》读书笔记

胡子不瘦/图文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两个字真实,特别是描述火车站那些见闻,真实的触目惊心。

这是一本北京皮村文学小组的作品集,这些作者有月嫂、木匠、家政工、育儿嫂、布展工人,有擦过鞋、务过农、摆过摊、看过大门。他们有个共同点爱好文学,用文字记录了自己,以及身边的生活故事。

第一篇是范雨素写的《大哥哥的梦想》,讲她大哥哥有个文学梦想,想成为大作家,买了很多文学书,让本就只能喝稀饭吃青菜的家庭雪上加霜。文学梦想破灭,又想造飞机,搞养殖,都没有成功,只好踏踏实实的做农民。

大哥哥的梦想,何曾不是我们的梦想了,所在的生活条件,束缚了我们。有的屡战屡败,默默归于平静,有的越挫越勇,不甘于平庸。

《“北漂”的日子》讲她自己在北京买卖藏品,一不小心就会亏的血本无归。辛辛苦苦赚得四万块钱,第二年全赔光了,还导致家庭也分离。但她没有气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月嫂,将两个孩子拉扯大。

《劳动者的星辰》作者之一李文丽手绘插图

还有讲述她有个关系要好的朋友,做买卖樟木箱子生意,据说这些樟木箱子经过多次转手卖了法国。

作者说“每次看到电视上巴黎时装周的节目,我就闻到古老的樟木箱子的味道,我就听到了森林树王在低吟浅唱。我想到这些美丽的衣服是装在从我国运过去的古老樟木箱中的,心里就得意。”这个想象很有意思。

写得真诚真实,也许这就是范雨素他们文章的文章能够打动人心的地方吧。

郭福来写的《工棚记狗》,看见一位老人遛着十二只狗,从工棚门前路过,他们有想找老人买一只狗,老人说:“那可不成,这些狗都是我一手带大的……是我的命根子。再说了,你们一帮穷打工的会养狗吗?先自个儿吃饱了再说吧!”

他们气闷着,去捡回养了一条流浪小狗养着,“在小狗'汪汪汪’的清脆叫声中,本来沉闷的空气似乎也轻快地流动起来。”一条小狗给他们的工地生活带来不少欢乐。

那老者,再次经过工棚大门,他们养的流浪小狗,“呼”的一声,朝那狗群的领头大狗扑去,吓得它们落荒而逃。算是出了一口气。

《劳动者的星辰》作者之一李文丽手绘插图

李若的那篇《穷孩子的学费》指望卖了做为学费的三头猪,得病死了,学费没有了着落,姐弟俩只能靠自己,去抓黄鳝,挖蜈蚣卖了攒学费钱。

姐姐辛辛苦苦挖的蜈蚣放在书包被老鼠偷吃了,想着不能上学还大哭一场。最后一句刺痛了我“而被老鼠吃了蜈蚣的我,从此辍了学。”然而真的就辍学了。

让我想起《马燕日记》的小女孩马燕也是为了上学,家人和她付出的艰辛,然而马燕是幸运的,最终上学了,也因知识改变自己以及身边更多小伙伴的命运。

施洪丽的《一个四川月嫂的江湖往事》写了在饭店打工的见闻;两次创业的经历;还有给富人家当保姆的见闻,窥视到一丝富人的生活世界。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在火车站擦皮鞋时的见闻。火车站是一个的小江湖,暗藏着好几伙抢劫的,骗钱的,倒票的。

他们冒充火车站工作人员,还有假警察,说售票厅在装修,需要跟着他们到别处买票,不知就里的旅客被他们拉到边边角角,将身上的钱洗劫一空,还“留有良心”的给顾客留下车票钱。

回想起亲身经历,历历在目。记得第一次独自出远门,那时候火车站也和书中描写的一样混乱和险恶。

刚到火车站门口,就被两个壮汉夹着就走,拖进一个小餐馆,并说吃了饭再走,一圆桌坐满了才开饭。在等待时,看着壮汉又在拖别的人,有个四五十岁的人,挣扎着不去,被壮汉扔在地上踢了脚才罢休。

开饭了,有几个人就有几个菜。平时两块钱可吃一顿饭,在这每个人要收20块钱。

有一点好,他们挤进满人的售票厅,插到长长的队伍最前面,帮忙给我们把火车票买了。候车室是一个大棚子,可以随便进进出出。也有盒饭卖,五元一份

书   名:《劳动者的星辰》

作   者:范雨素、郭福来、李若、施洪丽、徐克铎、苑伟、王成秀、李文丽、万华山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2-08

页   数:25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