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文兵梁冬《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学习整理笔记03

 背后国文 2023-03-01 发布于江苏

经文: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译文:南方地区,自然气候适宜长养万物,是阳气最旺盛的地方。那里地势低下,水土薄弱,雾露经常聚集。当地的人们爱吃酸味及发酵的食物,所以他们的皮肤肌肉纹理致密而色红,其病多为筋脉拘挛、肢体麻痹一类的疾病,治疗适宜用微针刺治。因此,九针疗法是从南方传来的。

其实生活里面不一定要做对的事,你只要不做不对的事,就可以了。不要干蠢事,要比瞎干蠢事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那时的南方就是现在所说的吴越楚,大概是江苏、湖南、湖北这一带。长养,就是植物疯狂的生长。阳之所盛处也,就是阳气特别的盛。

“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南方的特点,地势低下,都是长江冲积形成的平原。地势比较低就会出现湿气比较重。越往高越爽,越往下就越容易出现湿气。南方另外一个特点是水土弱,水比较软。雾露之所聚,南方多水,阳光把水变成水蒸气,蒸腾起来,变成了云雾,但云雾不会往上飘了,它又变成雾,笼罩在些土地或者城市的上空,所以南方湿。

水软的特点是洗衣服干净,另外软水对人的那个滋养也比较好。水软了以后,人的肌肤就显得水嫩、光滑。

这种雾露就是我们说的“风寒暑湿燥火”的“湿”,所以这些地方就容易出现与湿相关的疾病。

南方湖泊比较多,在南方打井不用打很深,这些水没有经过很好的过滤,所以存在一些有害的东西。喝这种水一定要澄清,还得必须烧开。不烧开直接喝生水,就容易闹病。很多北方人到了南方,喝这种水,就可能水土不服,上吐下泻。水土不服,还有个原因就是饮食习惯。南方,南方天气热,吃的粮食性质就偏凉,北方吃小米、吃黍子、吃小麦,都偏热。南方主要吃大米,对当地造成的火热之性,正好是一个平衡。

很多南方人有脚气病与南方湿气,湿浊相关。湿气就和雾露一样,它导致发病出现病损的部位都偏下,一个在脚上,一个在会阴部,周围会出现溃烂湿疹。治疗这些,一个就是改变饮食,在饮食里面加东西,加一些化湿的、干燥的东西;另外一个就是用中草药外敷,用它就化湿、利湿、解毒。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最土的办法,晒裆。

“其民嗜酸而食腐“,当地人喜欢吃酸的,喜欢吃腐烂的东西。如果吃肉,吃这种蛋白质含量非常高的东西,如果消化不好,那就变成痰湿。“鱼生火,肉生痰”,消化不了以后,要借助外界微生物,把它分解一下。肉腐,就是南方经常能看到的腊肉,或者是腌肉、火腿肉。

人们吃辣是最厉害的,在湖南、湖北、四川,包括云贵这些偏南的地方。吃辣的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去寒去湿,去湿气的作用甚至要超过它御寒的作用。吃酸,酸也是把这些东西发酵,发酵以后吃容易减轻胃肠的负担,把湿气给它化掉。

“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吃盐多的人,是为了排汗,所以毛汗孔、皮肤纹理比较粗。吃酸的东西,偏于收一点,紧一点,所以这些地方的人皮肤特别的细。另外一个是赤色,就是南方属火,那儿的人皮肤比较红。东方人吃盐,皮肤比较黑,西方的偏白,脂肥。

“其病挛痹”,吃酸的收敛过多,会出现痉挛的问题。痉是抽筋的感觉。挛是整个收缩到一块儿的感觉。湿气大的地方人最容易得的就是这种关节病,就是现在说的风湿病。风湿病就是筋变得痉挛或者筋挛,痹是堵住了,就是不通的意思。中医管关节的肿大,就是屈伸的不利叫痹。

胸痹指的是胸中的阳气,就是被堵住了。胸痹是阳危而阴悬,觉得胸闷的感觉。具体再分,有痛痹,就是天气一变,关节就疼;还有行痹,表现就是关节游走不定的疼的感觉或者叫痛的感觉。痛痹是寒加湿,就是寒性凝滞固定在一个地方痛;行痹是风加湿,游走不定,带着风在体内乱转。还有一个叫着痹,表现出来是肿,着痹就湿气更大。

痹症的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爱吃酸的问题,肝主筋,老吃酸就是让肝气、肝阳升腾不起来,治疗这个就是疏肝,就是让他吃那些辛散的、发散的东西。这些人从饮食上建议,就是吃点儿辣的,把湿气给散一散。真正治疗的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扎针。

针刺疗法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止疼,立竿见影,躺着进来站着出去。这是针刺的神奇,这种关节的疼痛,甚至再引申到各种“痹”,其它的经脉气血不通的这些病,针刺的效果都非常好。

中医有一个特点就是按经络辩辨证,根据经络理论,很多穴位的气是连着的,所以针刺可远端取穴,就是不往你痛的地方扎。还有谬刺,中医叫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刺激的好像是不同的部位,但是影响的是同一个神。

中医的可贵就在能把无形虚妄的东西落实在实处,比如说人伤心了,那就检查他心相关的经络和穴位。治疗痛症,中医能够用针影响到他的气,然后让气达到最隐秘的,我们都无法想象的那个部位,就触及到人的心神。肉身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心里活得很痛苦,中医能够帮助解决。

心病先治身,身病要调心。一个人主诉是生理问题,一定要考虑到让他得病背后的心理问题。先要调心,甚至要改变他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另外,心病要治身,先把他生理的出现出现的这些问题,淤血,痰块,寒气给他去掉。

“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相传伏羲制九针,他制造了九种不同规制的针具,有大有小,有粗有细,也有三棱的。九种不同形制的,适用于不同的病症。微针也叫芒针,就是像麦芒一样细的针。这种针他不是在调形,它调的不是有形的东西,它引的是无形的气,而气是我们的肉身和我们的心神沟通的一个桥梁。所以针对南方的病“治宜微针”,而九针的发明,是从南方来。

以上内容根据徐文兵老师和梁冬先生谈话内容整理,如有侵权,请速告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