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29岁当军长,作战时不听毛主席指示,贪功酿错,战后被调离憾失军授

 冬不拉拉 2023-03-01 发布于安徽

大家都知道,和毛主席一起打仗的将士们,在革命结束后都是开国将士,都得到了相应的官职,有这么一个人,因为作战时不听毛爷爷的指示,无缘授衔。

这个人就是程子华,他是山西运城人,在1926年就加入共产党,是较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他是一个很好的军事革命家,有非常卓越的指挥能力,正是因为物极必反的原理,他也是由于他卓越的指挥能力而无缘授衔。

一个好的指挥家,对于自己的指挥权是在意的,但是如果太过于在意指挥权就会丧失指挥家本身的意义。指挥家在战场上最大的意义就是指挥队伍赢得斗争的胜利,其次就是听领导的指示,很好的将指示传递给手下的将士。

图片

一旦因为自己的主观判断失误而影响战争,这无疑是指挥家生涯最惨败的经历。而程子华就是因为自主判断失误而使行动失败,使自己无缘授衔。

程子华于1922年就开始接触到先进的思想,后来在1926年加入我党,并且进入黄埔军校进行系统的学习。

毕业后的程子华在百团大战中表现出色,很好的受到上级的赏识,之后又在解放战争的时候和林彪完美配合,多次作战中对敌人进行沉重的打击,战功显赫,受到上级的表扬。

本该一路向上的元帅生涯,却因为指挥的失误而戛然而止。在1948年,我党与傅作义部队进行斗争,在之前表现很好的程子华受到赏识,有了这个机会被派往山海关。

在此之前,毛爷爷已经对战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此次作战的首要任务就是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

图片

但是敌军不知如何得到了消息,在我们还没有将他们包围时就开始撤退。毛主席面对如此形势,立即更改计划,要求程子华带兵去追剿敌军,并命令程子华不论用什么方法都要打乱敌人撤退的步伐,坚持到增援部队的到来。

得到命令的程子华即刻出发,在追赶的途中发现一个县城,有情报道县城中并无强兵把守,本该去追赶大部队的程子华,意图拿下小县城。

谁知刚开始攻打,敌人的军力就显露出来,强大的战斗力使程子华手足无措。没多久,敌军就发现我们想要等到增援的想法,于是加快了撤退的步伐,就这样,作战失败。

得知作战情况后,毛爷爷非常生气,在第一时间就要求程子华放弃作战,继续追捕,掉入敌人陷阱的程子华依旧一意孤行。

无奈之下,毛主席只能调动临时军队去阻止敌军的撤退,在我军大型武器和兵器的夹持之下,敌军连连败退,最终傅作义失去了35军。如果不是因为此战,北平解放可能还会拖延。

图片

经此战役后,程子华因为指挥的失误受到上级的批评,在做出检讨后被调离前线,进入行政岗。多年的军事指挥生涯,本该有大好的前程,却因为此战丧失所有的机会。

之后的程子华,一直在二线做着行政工作,再没有上过一线。总的来说,虽然程子华在军事上有重大的指挥失误,但不能否认他的军事才能和之前作战的荣誉。

一个将领对战时具有完全的指挥权,但正是因为有此权利,他将会承受更多的义务,每一次抉择都代表着无数战士的生命和献血,更应该慎之又慎。对于将领而言,只是一次指挥的失误,而对于将士而言,却是生命的赌注。

程子华的例子也给了后人启示,好好听从上级的命令,好好把握每一次指挥的机会,不能意气用事,自己的每一个命令都是无数将士的生命。一子错满盘皆落索,程子华该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综合他之前的军事成就,转至行政岗是他最好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