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革命战争年代的特战兵器——驳壳枪

 茂林之家 2023-03-01 发布于湖南

(此为2022年为《世界军事》写了一年的“人民军队中的枪杆子”系列之一)

革命战争年代,有一件兵器,将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因为它装备得太广泛,表现得太活跃,受到太多的青睐,富有太多的传奇色彩了。这就是今天要说到的驳壳枪。

一、驳壳枪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怎样的存在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题材的老电影中,驳壳枪的戏特别多,《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扑不灭的火焰》等,都有驳壳枪的密集上镜。特别是《飞虎队》中,队员们人手一支甚至两支长弹匣的驳壳枪,连发射击像微型冲锋枪似的,看着那叫一个畅快淋漓,特过瘾。

可过瘾是过瘾,但同时也给人产生疑问:以条件艰苦,装备窳劣著称的我敌后游击队,就连老套筒都是奢侈品,能有如此密集的驳壳枪,这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这还真的不是夸张。

举几组数字,看驳壳枪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人民武装中所占的比例:

1927年12月31日,湖北省委关于秋收暴动给中央的报告中,关于各地的武装情况,是这样记述的:“咸宁,快枪四十八支,驳壳四支……通山,快枪二十五支,驳壳五支……嘉鱼,快枪二十余支,驳壳五十余支……蒲圻,驳壳二十八支……新店,快枪十六支,驳壳九支……宜昌,步枪二支,驳壳二十支,手枪二支……麻城,快枪七八十支,驳壳十二支……沔阳,快枪二十支,驳壳六支,手枪一支……”

再看1930年3月29日鄂豫边革命委员会的报告中关于各地农军的装备情况:“黄安:有长枪三十余支,盒子(即卜壳枪)五十余支……麻城:有长枪百余支,盒子五十余支……光山:有长枪五十余支,盒子二十余支……”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似这样的报告很多,各地武装起义的农军中,驳壳枪的数量之多,十分惊人。

文章图片1

图1 长征路上的杨得志、肖华等红军指战员

农军中的驳壳枪是如此之多,红军中,整连整营甚至整团装备驳壳枪的就更多。红四方面军的手枪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少年营,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手枪团,还有每个军的交通队,每个师的交通排等,指战员都是每人必有一支驳壳枪。宁都起义后建成的红5军团,相当长的时间内,很多指战员仍保持着西北军手枪旅时的三大件:驳壳枪、步枪、大刀。

经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刚刚改编为八路军时,差不多是我军自创建以来装备最差的时期,以129师为例,全师的重装备只有迫击炮6门,刺刀只有55把,步枪只有3412支,但驳壳枪仍然有539支。

因为国民党故意刁难,组建之初的新四军枪弹严重匮乏,无奈之下,军长叶挺变卖了夫人李秀文女士的部分陪嫁,从香港购买了一批军用物资,其中就包括了德国造的二十响驳壳枪3600支。

抗战最艰苦阶段,与敌占区高度重合的我冀中、苏中等敌后抗日根据地,每个县大队(独立营)都编有一个手枪队,每个区小队都编有一个手枪班,这其中的手枪,清一色的驳壳枪。

侵略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宪兵队昭和13年对我东北抗联的战果统计中,有缴获“步枪1787支,匣枪756支”的记载,从一个侧面亦可看出抗联中驳壳枪所占的比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军事舞台,随处可见驳壳枪密集的身影。

二、驳壳枪是怎样的一支枪

所谓驳壳枪,系指7.63毫米M1896式自动手枪及其各种衍生型号,包括德国造,也包括西班牙造,还包括中国的仿造。因其装枪的枪套是一个硕大的木头盒子,在中国便有了“盒子”或“匣子”的俗称,在西洋也有出于同样原因的俗称“box”,传到中国,用音译,就有了“驳壳”的俗名。国民党军的军械教材中,该枪被叫作“自来得”,俨然成为正称,但民间和行伍间用得最多的,还是驳壳枪。

按枪身大小(枪管长短),驳壳枪可分作头把、二把、三把(也称作头号、二号、三号)。国民党青年军编写于民国35年的训练教材《兵器教练 阵勤实施 战斗教练》中关于驳壳枪一节,即做如是划分:

“因枪身之长短,分左列三种,但各部机能完全相同。

“1,头号自来得手枪身长十九公分【应为十八公分之误】;

“2,二号自来得手枪身长十四公分;

“3,三号自来得手枪身长十公分。”

文章图片2

图2 由上至下分别为头把、二把、三把盒子

这头把、二把、三把中的二把、三把,从来没有争议,但关于头把,却有多个版本。即除将枪管长180毫米的驳壳枪称作头把之外,也有将9毫米M1916式毛瑟手枪称作头把的,也有将山西仿造的11.43毫米一七式仿毛瑟手枪称作头把的。因都是俗称,很难界定哪个对哪个不对,也许都对,只是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俗称不同而已。

流行于中国最多的,是二把盒子,即枪管长140毫米的驳壳枪,其次是三把盒子。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右手所持的,即二把盒子,左手上的则为三把盒子。

驳壳枪在中国的俗称很多,长篇小说《烈火金钢》中肖飞的长苗盒子,孙定邦的二把长八分,汉奸何志武的大镜面,高铁杆卫兵的旁开门等等,便都是中国民间对不同型号驳壳枪的俗称。

驳壳枪早期都是半自动的,后来西班牙率先生产了带有快慢机的驳壳枪,可选择半自动和全自动发射,德国不甘让西班牙人占先,很快便也生产了带有快慢机的毛瑟手枪,即7.63毫米M1932式手枪。该枪在中国特别受欢迎,俗称的大肚匣子、二十响、快慢机等,即多指该枪。

在当年,手枪旅、手枪团、手枪队等所说的手枪就是驳壳枪,但在进行装备统计时,驳壳枪却往往并不统计在手枪之列,而是单列。

比如红4军10师过嘉陵江前后的实力统计:“二十八团……手枪四架,盒子三十六架……三十六团……盒子四十七架,马枪六支,手枪四架……

比如新四军1师18旅1945年三垛伏击战斗的缴获统计:“步枪一千一百二十支,卜壳枪二十八支,手枪十五支……”

同时代的国民党军也一样,比如1933年骑兵旅的装备:“手枪161支,驳壳枪368支,骑枪1339支……”

这又说明了一个问题,即驳壳枪在当年,既是手枪又不是手枪。驳壳枪用于装枪用的木制盒套,结合到枪柄,就成了枪托,抵肩射击时,其有效射程达150米。隐约觉得,当时的人们有时把它当作手枪,也有时是把它当作卡宾枪或微型冲锋枪看待和使用的。

三、驳壳枪在中国的情结与传奇

驳壳枪弹匣前置,体型硕大,属于大型战斗手枪,不像同时代的勃朗宁、鲁格等手枪那般小巧,所以在西方不怎么受欢迎。但在中国,驳壳枪特别受欢迎。德国毛瑟手枪在枪身上铭刻中文“德国制”字样,西班牙阿斯特拉手枪在枪身上铭刻中文“日国制”(旧中国称西班牙为日斯巴尼亚,简称日国)字样,就是专门为中国人量身打造。那年头随身佩戴两把盒子炮,很是拉风。

喜欢盒子炮的,并不仅限于基层带兵人,很多高级将领,也一以贯之地对驳壳枪深爱有加。据粟裕、肖克等回忆,不论是南昌起义失败后南下转战期间,还是在井冈山斗争期间,身为军队统帅的朱德经常手持驳壳枪身先士卒,带头冲锋。据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的警卫员黄生发回忆,将军的身上,时时佩有一把匣子,两把撸子。杨牺牲后,敌人为炫耀讨伐武功,曾将其牺牲时的遗物进行展览,展品中,就有这三支手枪。

抗战时,还发生过一件吕正操赠枪乔明礼,化干戈为玉帛的传奇佳话。冀中军区反摩擦作战中,俘虏了国民党河北民军支队司令乔明礼。从抗战大局出发,军区党委研究决定释放乔明礼。临行前,政委黄敬动员司令员吕正操将他自己的一支二十响驳壳枪作为礼物送给乔明礼,吕司令员舍不得,反问黄政委:“要送,怎不把你的枪送他?”黄说:“你是司令员,以司令员的名义送他,对统战有利。”吕无奈,只好将枪赠与乔明礼。后乔与我军的关系一直不错,抗战结束后不久,与高树勋将军一起于邯郸起义,任民主建国军第二军军长。

军博中,收藏有朱德在南昌起义中使用的三号驳壳枪,有吕正操使用的大镜面,还有徐向前、聂荣臻、罗瑞卿、谭震林、宋时轮等使用的大肚匣子。身为高级将领的他们佩带如此大型战斗手枪,可能主要不是要用它打仗,而更多是一种情结了。

文章图片3

图3 宋时轮将军使用过的毛瑟试制型快慢机驳壳枪

老电影《平原游击队》中开头部分,刚刚下山回到平原的游击队与敌遭遇,李向阳用一支锉掉了准星的二把盒子,甩手一枪打灭敌手电筒,从而震慑住一队伪军的场景,想必是很多人印象深刻的。这并非夸张。战争年代,因为战斗频繁,许多驳壳枪手练成了枪人合一的境界。射击时,根本不用瞄准具,只凭多年养成的手感,即能指哪打哪,百步穿杨。

抗战时期,白洋淀的伪军警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讨伐碰上张大嘴,望乡台上当小鬼。”这张大嘴,即安新县第四区小队手枪班长张芝凯的绰号。据王子健等在《河北革命回忆录》中的忆述,“五一”大扫荡后,冀中我主力兵团外转,敌焰嚣张,有一伪警长为虎作伥,欺压百姓,并扬言要活捉张大嘴。但就在某一天他正在警察所附近的小酒馆里喝酒吹牛时,却被神不知鬼不觉摸进城来的张芝凯给活捉了。

城外苇子地里,张对其进行了一番教育后,将其释放。待其走出三十步远,张芝凯抬起手中的盒子炮,瞄也不瞄地一枪打去,伪警长头上的大檐帽被打落到了地上,脑袋上则毫发未损。吓得这小子跪伏在地,一边千恩万谢张芝凯的不杀之恩,一边保证再也不敢与八爷做对。这之后城里的伪军警们收敛了许多。令人悲痛的是,1943年秋末,张芝凯被俘落入敌手,酷刑受尽,宁死不屈,竟被敌人残忍地在刚刚割了苇子的苇茬子地上飞跑着拖曳,惨烈牺牲。

“打竹板,你来听。说一说,袁永福的枪法神,莱芜战役立新功,智射野兔显威风,吓得敌人掉了魂。”这是山东野战军第8纵队文工队根据著名战斗英雄袁永福的事迹编的快板书。说的就是某营通信班小组长袁永福孤身一人途经敌高射机枪排阵地,用驳壳枪一枪打死敌排长,两枪打死两名敌机枪手,又一枪打死三十多米外一只狂奔的野兔子,从而震慑敌兵,俘敌23人,荣立一等功,被授予战斗英雄的故事。

杨靖宇将军壮烈牺牲后,参与讨伐的敌伪曾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对杨的评价中有这么一句:“那家伙可是在二百米之内能打穿放在人头顶上的苹果的……”

战争年代,似这样的神枪手很多很多。

四、驳壳枪为什么能在革命战争中出尽风头

看文艺作品也好,看回忆录也好,你会有一个发现,驳壳枪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特别活跃,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解放战争开始以后,就逐渐变得沉寂,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则更少有出彩的表现。

这一来是因为,驳壳枪适用于短距离突袭、伏击、遭遇等特种作战,不适用于大兵团的正规作战。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军事专家们才终于发现,短小精悍并有密集火力的微型冲锋枪,是特战小分队必不可少的利器,于是有了乌兹、英格拉姆、MP5K、VZ61等一波微冲的问世。要我看,特种作战也好,特种作战中使用的家伙也好,西洋人搞的那些玩意儿,十之八九是跟我们的前辈学来的。因为比他们早了几十年,在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中,特种作战运用得就已经炉火纯青,作为冲锋手枪的驳壳枪就已经在特种作战中大显身手了。

红军长征中的抢渡大渡河战斗,红一团以十八个勇士突破天险,将对岸守敌一个营打垮,夺占渡口,就是一次最优秀的特种作战。十八勇士的武器配备,就包括了人手一支的驳壳枪。

稍后的飞夺泸定桥战斗,红四团长途奔袭,一天行程二百多里,到达泸定桥后,又硬是从撤去了桥板的铁索上攀了过去,驱逐守敌,又是一次货真价实的特种作战。二十二名突击队员的装备,也包括了人手一支的驳壳枪。

抗战时期的华北敌后,像一把把匕首,用心战、渗透、突袭、伏击、暗杀等特种斗争手段,如幽灵一般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地带,令日伪闻风丧胆的武工队,还是每人必有一支驳壳枪。

在广大的敌后游击战场,不借助任何特种设备而能在飞驰的火车上窜上窜下的铁道游击队,没有现代蛙人那样的潜游装具而能在水中潜游捣毁敌船艇的雁翎队,各县大队的手枪队,各区小队的手枪班,等等等等,同样也都具备了特种部队的性质。其装备,仍然主要是驳壳枪。

特种作战,一般以近战居多,对武器的射程要求不高,但对其便携性和火力密度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当年的轻武器中,汉阳造、老套筒、三八大盖等,枪长都在1200毫米以上,骑枪型也都在900毫米以上,弹仓装弹5发,栓动,单发,既不便于暗藏携带,也不具备突击需要的密集的火力,显然不适合作为特战兵器使用。驳壳枪的枪长在300毫米上下,弹匣容弹量10发和20发,射击方式半自动和全自动,有效射程70~150米,就恰恰满足了突袭、伏击、遭遇等特战的需要。当然如果在今天,各种短突、微冲更适合特战突击,但在当年,你没有哇。

解放战争开始以后,我军的武装斗争改变为以大兵团的正规作战为主,特种作战不占主要地位了,因而驳壳枪的舞台也变窄变小了。

二来是因为,在轻机枪和冲锋枪还未能普及的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驳壳枪勉为其难地弥补了步兵分队的火力,而解放战争开始以后,轻机枪和冲锋枪已经逐渐列装,驳壳枪不那么吃香了。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军队,基本就是纯粹的步兵,而步兵差不多就是步枪兵,火炮很少,机枪很少。以当时装备最精良的东北军为例,每个步兵团的重武器也不过就是6挺重机枪和4门迫击炮而已,营以下则是清一色的步枪。那时的轻机枪虽已诞生,但还没能普遍列装到步兵分队。

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就是在这样的战场上,驳壳枪闪亮登场,优势胜出。

文章图片4

图4 安装盒式枪套做枪托后的大肚匣子

曾任陈毅元帅警卫员的宋生发回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陈毅的四名警卫员在一次护卫陈毅执行任务途中,与大队的敌兵遭遇,“和我们只差七八步了,明晃晃的刺刀,直逼过来。我们四个特务员【警卫员】猛地拔出枪来,挥舞着四支二十发的快慢机,劈劈啪啪朝着冲上来的敌人猛扫,八十发子弹就像一阵暴风雨似地卷向敌人,杀开一条血路,我们就突围出来……”

陈宜贵将军回忆西路军古浪战斗时,曾记述到,当敌人冲到军部附近时,陈海松政委亲自率领交通队向敌人反击,“交通队是军部的一只铁拳,每逢关键时刻,首长才把他们撒出去。交通队的队员个个精明强干。都是挑选的最优秀的年轻战士。他们每人配备一支德国造的二十响驳壳枪,外加一把大砍刀,打起仗来就像一群小老虎。只见他们手中的百十支驳壳枪,像一把无形的铁扫帚,哗哗一扫,敌人便倒下一片。”

这其中有一个情况要交待,即围剿西路军时期的马家军,没有轻机枪,没有冲锋枪,并非电影《惊沙》所表现的那样。当时的马家军,相比红军所占的优势,一是在他们家门口作战,占了天时、地利和充裕的后勤补给;二是有四条腿的战马可以灵活地机动,至于火器,则并不比红军更强,甚至还不如红军。如果马家军真像电影中表现的那样勃然轻机枪密集配备,斯登冲锋枪人手一支,就没有驳壳枪什么戏了。

据《大厂党史资料》记载,抗战时我冀东第十三军分区双何回民队(由何臣回民队与何凤如回民队合组而成),在一次转移途中被日伪军包围在三河县的天辛庄村。全体指战员利用房屋据守,队长何臣、副队长何凤如各持两支二十响大肚匣子,忽而单发,忽而点射,配合以几名神枪手的精准狙击,硬是让几百敌人不得近前。打到天黑,仅有七十余人的回民队以极小的代价杀伤大量敌军后,成功突围。

冀中九分区武工队小队长,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的作者冯志,曾在一次率领四名队员护送干部过路时与敌特工队遭遇,冯等利用夜暗,几支二十响点射冒充机枪连,竟将十倍于己的敌人击退。

这两个战例又说明,在步兵分队自动火器极度缺乏的当年,二十响连发的驳壳枪,不仅担当着微型冲锋枪的战术使命,在丛林、街巷等近距离的攻防作战中,有时甚至还扮演着轻机枪的角色。

抗战胜利后,情况不一样了,捷克、勃然等轻机枪,斯登、M3、汤姆逊等冲锋枪开始大量装备,驳壳枪的优势被打压,地位被取代,伴随了中国革命二十年的这支传奇兵器完成了它的使命,开始渐渐退出军事历史舞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