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女作家‖【杜秀香散文精选】

 白云之边 2023-03-01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杜秀香,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济阳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网高级作家,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齐鲁文学社签约作家,《华人文学》杂志签约作家。出版散文集《小满》《一念》。

 《典籍里的中国》之我观《越绝书》篇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国有史而知兴替,家有谱而世系明。地方志简称“方志”,是一方的古今总览,记载一地的地理、风俗、物产、舆地、诗文以及故事传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也是研究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梁启超曾说:“最古之史,实为方志。

《典籍里的中国》推出首部方志典籍《越绝书》。“越者,国之氏也。绝者,绝也,谓勾践时也。”《越绝书》全书十五卷,以记录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实为主干,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法、语言等多有所涉及,明朝人称其为“地方志鼻祖”,清朝人称其为“一方之志,始于越绝”,它为后世的地方志编撰开创了先河。
《越绝书》虽则古今遐迩,可惜作者成谜。《典籍里的中国》巧妙选取了有着明代三大才子之称的史学家、方志学家杨慎的视角,于是,我们看到了穿越时光的撒贝宁与杨慎江边对饮一壶杏花酒,畅谈《越绝书》的奇景,也看到了杨慎不疾不徐将一部吴越争霸的历史风云娓娓道来。
吴越争霸,有着历史渊源,也更像是注定的宿命。古人说,成事需要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这一段波诡云谲,风起云涌的龙虎会同样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所谓天时,春秋末年,天子微弱,诸侯争霸。俗话说,不想当霸主的君王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所以,吴王阖闾起了争霸中原之心,想要吞并越国,结果被越王勾践大败,负重伤而死。吴王夫差立志报父仇,开始了与越王勾践纠葛一生的恩怨情仇。所谓地利,从地缘上看,吴国欲争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国,以解除其后方威胁;而越国欲北进中原,更必先征服吴国才能够打通北进中原的通道。由此可知,地理上的相邻相杀亦是吴越战争躲不开的宿命。所谓人和,勾践、夫差,英雄生逢同时,既有争霸的野心,更有家仇国恨的纠葛,一场吴越之战,他们打了整整一生。怎不让后人慨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
《典籍里的中国》从一个“绝”字入手,讲了《越绝书》中的三绝。
一绝,乃为子贡搅动五国风云,改变天下格局的绝世智谋。齐国田常欲作乱,可“三封而三不成”让他明白自己受到了众大臣的排挤与孤立,为转嫁国内危机他陈兵攻鲁。鲁国一时岌岌可危。为救鲁国,孔子派出了子贡。于是,一段以一己之力,改写五国形势而冠绝古今的故事就此上演。子贡先到鲁国,向鲁王许下救鲁之诺。随后来到齐国,以一句“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打动田常,并提出请吴国救鲁与齐交战的策略。子贡到了吴国,以“救鲁显名,伐齐大利”游说吴王,并以“诛暴齐以服强晋,名存亡鲁,实困强齐”的诱惑成功挑起了吴王称霸中原的野心。夫差虽蠢蠢欲动,却担心勾践会背后捅刀。子贡云淡风轻,说他东见越王,令他出兵,名从诸侯以伐,实则空越国实力。越王勾践甚是谦卑的接待了子贡,子贡动以情、晓以理、告以谋,以助越灭吴的光辉前景快速拿下越王,勾践爽快的派遣三千甲士随吴王伐齐。一时,吴、越皆大欢喜。这还不够,子贡最后一步棋局里还有晋国。他仅仅告诫晋王,吴国伐齐而胜必兵临晋国,让晋王修兵以待。晋王对他感激不尽。这一番奔波,从曲阜到临淄,从苏州到杭州,再到太原,不知彼时没有高铁,没有飞机的子贡是如何驾着马车日夜兼程,但结果却显而易见。吴救鲁,与齐战,败齐而存鲁;吴败齐而如晋,与晋斗,挫而疲;越乘其弊,攻吴而杀吴太子,最后灭吴以血耻。
太史公司马迁忍不住在《史记》中赞曰:“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一段小说都不敢写的情节何以如此成功?因为子贡善于把握大势,洞悉人心,他看到了田常的不臣之心,看到了吴王的争霸之心,看到了晋王的崛起之心,看到了鲁王的怯懦之心,更看到了越王的复仇之心。他权衡利弊,步步相因,环环相扣,不费一兵一卒,搅动五国风云,终成春秋传奇。读《论语》知子贡善辩,利口巧辞;看孔子墓前草庐,知子贡虔诚,独独为孔子守墓六年。看《越绝书》知子贡智慧,行仁义之道,抑强扶弱。这才是子贡,一个风姿绰约却又纵横捭阖的说客、贤者和纵横家。
二绝,乃是越王勾践绝地反击,转死为生,以败为成,终成霸业。越王勾践的故事我们自小耳熟能详。公元前494年,夫椒一战,勾践大败,被围会稽山,无奈求和降吴。他从吴为奴三载,受尽羞辱。归越后,他卧薪尝胆,韬光养晦,食不加肉,衣不重彩,与百姓耕田播种,同甘共苦。他重用范蠡和文种,发展经济,加强军备,同时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致使忠心耿耿的伍子胥被杀,贪财忘义,暗中与越国眉来眼去的伯嚭却备受重用。公元前473年,时隔21年,同样的戏码又一次上演,不过,这次被围城中,无奈求和投降的成了吴王夫差。这场戏演的颇为荡气回肠。夫差眼见守城无望,孤身来见勾践。两个从青春到白发,对峙了一生,斗了一辈子的人竟然和解了。就在勾践许诺将夫差流放甬东,给予百户人家颐养天年时,夫差以最悲壮的姿势横剑自刎,为这场吴越争霸的战争画上了句号。君王一死酬社稷,虽身死国灭,夫差还是用死亡给了自己最后的尊严。就如楚霸王自刎乌江,英雄死了,还是英雄。“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历史也给了另一个英雄勾践最高的荣誉,他以区区东陲小国,克己自励,躬而自苦,励精图治,终成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三绝,乃是勾践尊奉天子,抑强扶弱,绝恶反之于善。勾践灭吴之后,踌躇满志,北渡淮水,与诸侯会盟于徐州,并致贡于周天子。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肉(祭祀祖先的肉),承认越国是华夏诸侯的“伯”。春秋时期被周天子盖章称为“伯”的,除了勾践,只有齐桓公和晋文公。这份官方的头衔和荣耀值得勾践和其子孙世代自豪了。随后,勾践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国,归还宋国被吴国侵占之地,以泗东百里地与鲁国,一时风头无两,诸侯臣服。《越公其事》篇记载了勾践励精图治的全过程:先是无为而治,让越国休养生息,以此“安民”。随后,“五政”推行,以此“用民”。王朗则赞其“俭其家以施国,用能囊括五湖,席卷三江,取威中国,定霸华夏。”《越绝书》载:“中国侵伐,因斯衰止。”此后,诸国进入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直至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时代拉开序幕。
除此“三绝”,《越绝书》亦记载了大禹扬州绝地求粮之事;记述了欧冶子、干将为越王、楚王铸绝世宝剑之事,后来的考古发掘证明确有其事。此外,伍子胥的草木皆兵、范蠡的泛舟五湖、文种的鸟尽弓藏也有记录。只是,《典籍里的中国》的舞台上好像省略了一个人,西施,省略了史书中所谓的“美人计”。也是,一个女人何以能灭国。男人的傲慢与野心、自大与愚蠢导致身死国灭,却非要拉一个女人来背锅,由此可见,史学家们还是有欠厚道。
剧尾,杨慎和撒贝宁一起吟诵了他的《临江仙》“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随着历史的风云散尽,多少英雄浪花淘尽,勾践和夫差早已两两相忘于江湖,可他们绝想不到,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会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在湖北省博物馆里,依然两两相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