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滔《北征记》辑佚注释

 君独 2023-03-01 发布于浙江

伏滔,字玄度,州举秀才,辟别驾,皆不就。大司马桓温引为参军,深加礼接,每宴集之所,必命伏滔同游。

(济水又东北径垣苗城西,故洛当城也)。伏韬《北征记》曰:济水又与清河合流,至洛当者也。(《水经注》卷八)

洛当:今山东长清西南五十里。

(白楼),伏滔《北征记》曰:下邳城,韩信所都也。中城吕布所守,南临白楼门。(《初学记》卷八)

下邳:秦置,今江苏睢宁西北古邳镇。《汉书·地理志》 应劭曰“邳在薛,其后徙此故曰下”。白楼门:《郡国志》云“下邳城有白门楼,即曹公征吕布所登”。

(穴),《北征记》曰:姑熟有井山,有九穴与江通。(《太平御览》卷五十四)

井山:亦“九井山”,今安徽当涂东南十里。山有九井,相传桓温所凿。

(渎),伏滔《北征记》曰:姑熟西北有甘宁墓,孙皓时,占者云,墓有王气,皓凿其后十许里曰直渎。(《太平御览》卷七十五)

甘宁:字兴霸,东汉末起兵,相继投奔刘表、黄祖。后归孙权,为将勇猛好杀,历拜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孙皓:三国吴末帝,孙权之孙。

(丘),伏韬《北征记》曰:博望城内有成汤、伊尹、箕子冢,今皆为丘。(《太平御览》卷五十三)

博望城:《水经注·汳水》引杜预“梁国蒙县北,有薄伐城,城中有成汤冢,其西有箕子冢”。“薄伐城”,即“薄城”,又名“北亳”。《寰宇记·宋州》曰:箕子冢在宋城北四十一里古蒙城内。又曰:伊尹坟在楚丘西北。崔骃“殷帝沃丁之时,伊尹卒,葬于薄”。《城冢记》云“济阴界梁国有二毫:南毫,谷熟城;北毫,在蒙城西北。”

(都梁山),伏滔《北征记》云:有都梁香草,因以为名。(《太平御览》卷四十三)

都梁:都梁山,今江苏盱眙南。《广志》 云: 都梁山生淮兰草,一名都梁香草。

(冢墓),伏滔《北征记》曰:姑孰九井山北十里,有吴大将诸葛瑾墓,墓墙犹存。西北十八里直渎前墓,是吴将甘宁墓也。相者云:"此墓有王气。"孙皓凿其后,计里名为直渎。(《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

诸葛瑾:字子瑜,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

(台),伏滔《地记》曰:琅琊城东南十里有郎山,即古琅琊台也。秦始皇二十八年,至琅琊,大乐之,留三月,作琅琊台。台赤孤山也,然高显出於众山之上,高五里,下周二十五余里。山上垒石为台,石形如砖,长八尺,广四尺,厚尺半。三级而上,级高三丈。上级平敝二百馀步,刊石立碑,记秦功德。汉武帝亦登此台。(《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七)

琅琊台:位于山东青岛黄岛区琅琊镇。

(柱),伏滔《北征记》曰:广陵,吴王濞所都。修大城,得柏柱三,皆柏心,盖吴王濞门柱也。(《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七)

广陵:秦置,今江苏扬州西北蜀冈上,西汉为广陵国治,东汉为广陵郡治。吴王濞:刘濞,西汉宗室,汉高祖刘邦之侄,西汉诸侯王,“七国之乱”的发起者。

(殿),伏滔《北征记》曰:梁城东有韩冯墓,去城三里。青兰殿是宋王行殿。(《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五)

韩冯:相传战国时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甚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沦为城旦。凭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宋王:宋康王,亦称宋王偃、宋献王,子姓,戴氏,名偃战国时期宋国最后一任国君。

(城),伏滔《北征记》曰:梁国,名故宋国,微子所封。城再重。大城,梁孝王所筑。(《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二)

梁国:即高辛氏之子阏伯所居商丘,战国宋地,秦并天下,改为砀郡,后改为梁国。汉文帝封子武为梁王。微子:子姓,名启,商纣王庶兄,封于微,故称微子。梁孝王:刘武,汉梁国诸侯王,汉文帝刘恒嫡次子,汉景帝刘启同母弟,母亲为窦太后。

(图书),伏滔《北征记》曰:皇天坞北古时陶穴。晋时有人逐狐入穴,行十里许,得书二千馀卷。(《太平御览》卷六百一十八)

皇天坞:在阌乡的东南。阌乡:今河南灵宝西北文底。《汉书·戾太子传》“以湖阌乡邪里聚为戾园”。《水经注》卷四:“河水又东北,玉涧水注之,水南出玉溪,北流径皇天原西。《周固记》:开山东首上平博,方可里余,三面壁立,高千许仞,汉世祭天于其上,名之为皇天原。上有汉武帝思子台。又北径闅乡城西。”逐狐得书:汉语词语“狐书”的出处,喻古奥稀罕的书籍。

(浦),伏滔北征记曰:广陵西一里水名公路浦,袁术自九江东奔袁谭於下邳,由此浦渡,因名也。(《艺文类聚》卷九)

公路:袁术,字公路,袁绍之弟。九江:九江郡,秦置,今安徽寿县。袁谭,字显思,袁绍长子,曾任青州刺史。下邳:秦置,今江苏睢宁西北古邳镇。

(三王城),晋《北征记》云:魏惠王徙都于此,号梁王。为眉间赤、任敬所杀,三人同葬,故谓之“三王陵”。(《寰宇记》卷十二)

魏惠王:即梁惠王,战国时魏国第3任国君。惠王九年,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从此魏亦称梁。眉间赤:眉间尺的故事原出刘向《列士传》:眉间尺是干将的儿子,干将用了三年时间为楚王造剑,干将知道楚王怕他再为别的国君造剑定会杀他,留下了另一把剑告诉妻子,要还未出世的孩子日后报仇。干将妻子莫邪生下了一个男孩眉间尺,楚王梦见眉间尺要来杀他,叫人画了眉间尺的像悬赏捉拿,眉间尺跑到深山里躲藏起来了。这时,来了一个黑衣人,他对眉间尺说“拿你的头和剑来,我去为你报仇”。黑衣人带着眉间尺的头去见楚王,说应该放在汤锅里煮烂,要不还会兴妖作怪。楚王将眉间尺的头放在汤锅里煮了三天三夜没煮烂。黑衣人提议楚王到锅边来,趁楚王不备砍了楚王头进锅里。眉间尺的头立刻咬住了楚王的耳朵,黑衣人割下自己的头,帮眉间尺去斗楚王。最终,三颗头颅被煮得稀烂分不清了。人们只得把锅里的东西分成三份,葬在三个地方修坟,通称“三王墓”。

(司马碑),下邳大城内有大司马碑,石声如馨。。。(项羽井),下邳西南有石,崇四丈,碑云“项羽井在下相城也”。(《寰宇记》卷十七)

大司马:桓温,字元子,迁使持节、安西将军、护南蛮校尉、荆州都督,掌握长江上游地区的兵权。 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拜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册封临贺郡公,声名大振。累迁大司马,册封南郡公。相城:秦置,为泗水郡治,今安徽淮北西北相山区。

(九井山),九井山,在丹阳山南。有九井,五井干,四井通大江。昔有人卸马鞍,乃从牛渚得之,即知通江。(《寰宇记》卷一百五)

牛渚:一名牛渚矶,又名采石山。今安徽马鞍山西南采石山。

黎阳,津名。(《文选》卷三十注)

黎阳津:古地名,今河南浚县黎阳角场营村黄河故堤边。黎阳津建于战国时期,称白马口,亦谓天桥津、白马关、黎阳关、黎阳口和黎阳津。

石头城,健康西界,临江城也,是曰京师。(《文选》卷二十六注)

石头城:今江苏南京西清凉山上,本战国楚金陵城。健康:南京的古称。京师:首都之别称。《公羊传· 桓公九年》: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者何? 大也。师者何? 众也。

金城西泝曰涂涧,魏步道所出也。(《文选》卷四十注)

金城:今江苏南京东北长江南岸。相传三国吴筑。东晋南渡后曾侨置琅邪郡于此。《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瑯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泝:溯,逆流而上。涂:滁河。《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赤乌十三年(250),“遣军十万,作堂邑涂塘以淹北道”,即在堂邑(今江苏六合)境堰涂水为塘以防魏兵南下。魏步道:郭缘生《述征记》“兴浦,旧魏步道,吴揭水灌之,今绝道为浦。”

徐县北有大冢,徐君墓。延陵解剑处。。。葛峄山,出名桐,今盘根往往而存。。。彭城北六里有山临泗,有宋桓魋石椁,皆青石隐起,龟龙麟凤之象。。。彭城西二十里有山,山有楚元王墓。。。赖乡有老子庙,庙中有九井,水相通。。。睢阳城,周三十七里,南临睢水,凡二十四门。。。萧城周十四里,南临汴水。(《后汉书·郡国志》注)

徐县:西汉置,今江苏泗洪南大徐台子。徐君:春秋时徐国国君。延陵解剑:《新序·杂事卷七》: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葛峄山:亦名峄阳山,俗称距山。今江苏邳州西南。《禹贡》“峄阳孤桐”。桓魋:一称向魋。春秋末宋国人,官司马,又称桓司马、司马魋。孔子经宋时,与弟子习礼树下,他欲杀之,孔子逃去。楚王山:原名赭土山,亦名同孝山。公元前201年刘邦封其同父异母弟刘交于楚国,都彭城(今徐州),死谥元王,葬于山北坡,山改名楚王山,今江苏铜山西。赖乡:即厉乡,今河南鹿邑东。《史记·老子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晋太康地记》 云“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也”。睢阳城:本春秋时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萧城:今安徽萧县西北。汴水:名汴河、汴渠。今河南荥阳西南索河。

中牟台,下临汴水,是为官渡,袁绍曹操垒尚存。(《通鉴地理通释》卷十一注)

中牟台:一名官渡台。在今河南中牟东北。《寰宇记》卷二,(中牟县):中牟台在县北十二里。一名官渡台,又名曹公台。故基在河南,是为官渡城。即曹公与袁绍相持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