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健康管理现状

 营养及健康管理 2023-03-01 发布于贵州

健康管理没有什么高大上,无非是管理对象是人的健康而已,追本朔源以预防为主解决存在的健康问题,有着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使客户更好地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并节约经费开支,提高生活质量并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在我看来,健康管理的关键是细化的管理生活方式。

社会的发展、市场需要是健康管理诞生的基础,尽管早在60年代就有人采用健康危险评估(HRA)的手段来指导病人促进健康,但作为一门新学科及行业,发展需要不断的完善技术、科学的流程及提升公众的健康观念。

由于慢性疾病发生的增加以及由此造成的医疗费用大幅度持续上升,因而寻求控制医疗费用并保证个人健康利益的需求推动了健康管理的发展。以“个性化健康需求”为目标,系统、完整、全程、连续、终身解决个人健康问题的健康管理服务有着巨大的需求及潜力,也正在并逐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产业前景远大。

近年来国内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出现及发展趋向,已经显示出为健康管理埋单的苗头。不难预见,随着市场环境的日趋成熟,专业人才的不断成长,市场需求和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保险业、信息产业和健康管理产业的联合与互动,将有力推动和加速健康管理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将逐步建立并发展、完善,将成为中国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目前我国健康管理的现状还不尽如意,有关健康管理、健康产业的内涵、外延、实际运作存在着很多不清晰的认识和不足的地方。

首先是理念先进,学术理论与技术研究相对滞后。自2001年国内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注册到2007年,健康管理走过了艰难而重要的7年。其先进的理念,对国内健康服务的全新视角和理解,无论好坏都获得了宝贵的经验。2006年,以健康管理为主题的会议、论坛、培训在增多,甚至有业内人士称2006年是“健康管理年”。2007年10月20日《中华健康管理杂志》创刊。但是必须要明白,目前国内在健康评估、健康维护、健康产品、服务模式、运营模式、服务范围等,还没有哪家公司摸索总结出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流程,与国际健康管理水平存在相当长的差距,现有的技术与现状跟不上、不匹配。

其次是专业人员匮乏。健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其中,营养学、循证医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健康促进学(包括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运动学等都是与健康管理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至今为止尚无医药院校培训健康管理的专业人才,需要这方面人才的各大机构有的是招聘即将毕业的医学方面的大学生,进行单独培训,更多的是边干边学。

这里面有个问题,才毕业的学生临床经验和阅历欠缺,有很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影响健康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比如仅生活方式就包括饮食结构、工作、睡眠、运动、情绪、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这对于才毕业踏入社会的人来说,其知识体系是难以支撑的。而已经考了证的健康管理师,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非医学专业,即使是学医的人考了健康管理师证,要分析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出健康干预报告尚难,况且非医学专业的健康管理师。

第三是公众对健康管理认识的误区和观念有待提升。健康管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较狭窄,公众对健康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健康管理是专为经济富裕者提供的项目,对于经济条件一般者是一种额外负担。实际上,健康管理对社会、企业和个人都是必要的,通过健康管理准确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隐患,积极主动参与自身的健康管理,改善健康状态,减少大病发病率、促进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这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有效降低危险行为,还节约了医疗费用的支出、提高了生命质量。

有人认为健康管理局限于已患疾病,其实健康管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亚健康人群、慢性疾病和疾病康复前的群体。相对于介入治疗,健康管理更看重“防患于未然”,并根据不同的个体或人群特点各异,健康风险不同,确定其健康管理内容就不同。

而我国正处于慢性病的高速增长期,尽管慢性病的危害在逐年加剧,但大众对慢性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极低,如高血压群体中,得到有效控制的只有6.1%。每年都体检,但每年身体健康指标都在恶化,因此,在中国推行健康管理势在必行。

然公众的认知度还不高,健康管理的理念尚未被大家所接受,这需要加强宣传。如有人一年抽烟能花费上万元,而花几百元做健康管理在他们看来却是“太贵了”,一旦生病,到医院花销大额医疗费,而事实是健康管理提前预防可以让他们少花这笔冤枉钱。几年前,我见过一个例子:三十多岁男性晚期肝癌,医院叫他回家疗养(他本人不知道治疗已经没必要了),我问他,如果之前有办法能够预防,愿不愿意出钱,他说当然愿意,现在回去拿钱行不行。很多人(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平时无所谓、不重视,到时候悔之晚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的进步,医疗技术、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存、生活、生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人类目前面临的生存环境、生存状况对健康的影响,健康管理这一新兴产业有着强大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专家预计,在未来10年内,全球范围内医疗业将会发生颠覆性改变,医疗重心将从疾病治疗向预防为主转变,健康管理也将完成它由“配角”到“主角”的历史转变。而从预防医学角度看,有70%的疾病是可以通过预防而避免或降低风险的。

这一切,为健康管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