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月竞临-草书(第22期):魏晋王羲之《严君平帖》

 巴市硬协 2023-03-01 发布于内蒙古

截稿日期:2023-3-31


请扫描以下投稿二维码进行投稿:


投稿作品统一为A4纸(可多页)扫描版(300像素)图片,投稿时请确保图片可正常打开并请注明作者姓名及“月月竞临-草书”字样。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是公认的“书圣”。
王羲之书法功底造诣之高,泱泱中华,浩浩历史,难有出其右者,他的书法博采众长,综合诸多字体于一身他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在原有的汉魏书风上更上一层楼,自成一体,开创新河!他的书法风格笔势委婉含蓄,平和自然,遒美健秀。后人称颂其字“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其行书被誉为“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可惜的是真迹不知何处,现在流传的只有临摹的版本。

本期临摹参考以下版本

《严君平帖》是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尺牍,2行,14字。信中问及汉代名士严君平、以及同为“汉赋四杰”的二杰司马相如与扬雄在益州是否都有后代之事。
法帖内容:
释文:严君平、司马相如、扬子云皆有后不?
大意:严君平、司马相如、扬子云都有后代在益州吗?
注解:王羲之信中所问的问题,亦有“欲广异闻”的色彩。严君平即严遵,君平乃其字。汉代蜀人,以字行,卜筮于成都市,名重当时,与人卜,言利害得失,各因势导之以善。《汉书》卷七二载:“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司马相如,字长卿。原名犬子,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蜀郡成都人。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出仕后常称疾闲居,不慕官爵。时时作文著书,人分取之。其与卓文君结为伉俪事,更属千古佳话。
扬子云,即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少而好学,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好辞赋。慕司马相如所作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少时尝从严君平游,待四十岁出仕显名后,数为朝廷在位贤者称严君平之德。扬雄恬于势利,嗜酒。卒于公元18年(西汉天凤五年),年七十。王羲之所问三人皆蜀地旷世奇逸之杰。何况严氏治老庄之学,司马氏、扬雄文才雄世且放达不驯,王羲之皆心仪,故关注其后裔。
书法赏析:似奇反正
《严君平帖》虽短短两行,却仪态万千。“严”字右倾,而“君”字左斜。“马”字末笔左伸,“相”字则顺势左出,将行轴线变曲,末行“皆有后”三字的轴线又回盼向右,最后一字“不”,将上述三字连绵之势一改为断,若飞若举。董其昌曾谓“王大令之书,从无左右并头者。右军如凤翥鸾翔,似奇反正。”又云“转左侧右,乃右军字势。所谓迹似奇而反正者,世人不能解也。”正是《严君平帖》最好的写照。
字体处理:“严”字险中求平,“如”字简约峻厉,“扬”字开合有度,体态安详;反手发笔,正手后翻,一折一搭之间,大显功力。只有反复对照背临此字,才可体会其妙处。“云”字含蓄,但蕴有纵跃之势,“后”字正是纵跃之势的高点,“不”字点画烂漫,已消解了首字“严”的紧张之气。纵观王羲之《十七帖》和其他诸帖,“不”字的处理变化不亚于“之”字。

友情链接

巴彦淖尔市硬笔书法家协会:投稿指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