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见过太多由于父母的否定、排斥甚至伤害,而陷在阴影中无法自拔的青年学生

 我思故我在hyp 2023-03-01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我们先来看学生甲,他是一个五官端正的大男孩,一副不苟言笑的冷峻模样,完全符合当代青少年的美学标准:酷。可就是这样一个大男孩,却被他内心对人的恐惧感和对这种恐惧的无奈深深折磨着,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则是,在他小时候,父母总开玩笑说他长得丑。

父母对孩子相貌的否定性评价真会有这样严重的后果吗?很不幸,答案是:确实如此。

这种评价造成的结果,轻者会表现为孩子对自己相貌的否认,重则发展为孩子的体像障碍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指一个人强迫性地认为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有严重缺陷,并采取特殊的方式来掩盖或修复,最严重的则会泛化为对自己整个人的价值的怀疑与否定。

一个人若从小被父母看作丑孩子,起初他也许不以为意,但久而久之,他就会认同父母的评价,会以为自己真是一个丑孩子,当与外人交往时,他就会以丑孩子自居,会坚信自己长得丑,会在长相上自觉低人一等。

当这样的人进入青春期后,他对自己的长相会变得格外敏感,自己“丑”,别人美,与人相处时就会自惭形秽,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从最初的不接纳自己的长相,发展到不接纳自己整个人。到那时,自卑与回避就会成为他们的人格特点之一。

这样的学生,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自我否认和自我挣扎上,他们哪还有精力去学习和上进,去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

学生乙来自农村,她的童年很不幸,因为她是女孩儿,她的父亲为此不仅对她的母亲极为粗暴,对她也极为轻视。她从小在父亲的歧视和咒骂中长大,对男性充满了恐惧和愤怒,她的依恋模式是焦虑矛盾型的。

图片

现在乙的问题是:她不知道该怎样控制自己对男性的怀疑甚至恐惧。然而, 最让她感到不安甚至害怕的,是她对男性所怀的敌意:“我知道只是我爸爸那样对我,这和我所认识的男生没有关系。我们村,也只有我们家是这样,其他女孩儿的爸爸最多就是冷淡但是,我一看见我们班男生就忍不住去想,他们会不会也会像我一样看不起甚至仇恨女的?

当前婴幼儿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童年无游戏”已成为今日中国的现实。这使中国儿童的健康成长受到了阻碍,如果父母对此缺乏足够的警觉和认识,那么,童年期无游戏就会成为很多青年中年人的未完成事件 ( Unnished Business)  ,并在某一天或者某一个时刻成为影响他们责任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尼尔·波兹曼在其名著《童年的消逝》中写道:“本书的基本观点是,我们的电子信息环境正在让儿童'消逝’,也可以表述为我们的电子信息环境正在使成年消逝。”要知道,波兹曼这本著作发表于1982年。当时的所谓“电子信息环境”不过是广播电视而已,而当前的世界,则是万物互联的网络时代!

很多人以为重大创伤性事件才构成伤害,其实不然。有心理学家发现,对有些人而言,微小生活事件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同样会给人造成创伤。

所以,一个人童年、少年期时所遭受的父母的苛求、冷淡、漠视、嘲讽甚至排斥,或者在童年期缺乏基本的游戏,都有可能构成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

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个人如果儿时得到的是父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那他长大后就能够健康地发展。反之,则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所谓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把人看作无条件具有自我价值的人,并给予积极的关心与关怀。换言之,被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一个人天生就应该拥有而非靠后天努力才拥有的权利。一个人并非要有突出的长相、优点、成绩、成就、作为,或者做出别人希望的改变才该被无条件积极关注。

甲、乙、丙、丁的童年期都未曾得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他们因为长相、成绩、性别,而被父母排斥、逼迫、拒绝。

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是有条件的关注,甚至是无关注,他们原本具有的无条件的生命价值被他们的父母条件化了。

前面谈到,儿童期的任务最简单:吃好、喝好、睡好、玩好,一切就都好。可是,如果一个儿童在父母的嘲笑甚至轻视中生活,如果一个儿童连嬉戏玩耍的时间都没有,他又怎么可能吃好、喝好、睡好、玩好?

说到孩子的幼年期,我们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经验也值得大家汲取,那就是:女孩要富养。

我的观点是:不仅仅是女孩,男孩子同样需要富养。

简言之:孩子都要富养。

现在,我从心理学角度来证明孩子富养的重要意义。在中国人的智慧中,女孩富养的心理学意义在于:富养的女孩子会对物质脱敏,不会因为贪图物质而丢失自己,尤其在择偶时不会被金钱所迷惑。这个道理对男孩子同样适用。从小物质上的富养可以帮助一养成抵制诱惑和延迟满足的定力

此外有必要说明的是,富养是一个相对性概念,不是只有有钱人才可以富养孩子,物质匮乏的家庭,在保证孩子温饱和整洁的前提下,也可以用精神上的富足去影响孩子——严格的底线伦理,做人的基本原则,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等——让孩子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凭诚实的劳动去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诸如这样的理念。

最具操作性的精神上的富养,就是让孩子从小接触古今中外的世界名著。孩子总要识字读书,那就让他们从小浸润在名著中。现在各种名著都有婴儿版、幼儿版、少儿版和成人版,因此,从小就供给他们各种名著,从绘本读起,直到读原作,甚至原版,这样被精神富养的孩子,其品位、视野、胸怀、智慧和能力对他们的人生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而且也会让他们的发展更有后劲。

图片

相关图书

图片

本书以随笔手法和大量案例,用21个关乎人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幸福感和个人成长的心理学术语串联梳理了300多个心理学概念,提炼出一份“个人心理自助实操清单”;并在每个章节后精心设计了具体练习,帮助我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甚至生活智慧分门别类、对号入座,并将其提升到理论水平。通过学习,我们能够灵活调动这些心理学资源,成为优秀的通俗心理学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