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评3张照片,玩摄影要懂得“突出”画面中的景物

 没有烦恼的人 2023-03-02 发布于广东




点评一

图片

......

......

......

......

......

......

1.景深太浅

并不是说拍植物就一定要让主体全部清晰,这需要根据景别和其形态来确定。

比如上图采用近景来拍摄,并且其形态并没有很强的整体性,反而是针叶以及主体都较为零散。

这时景深过浅,就会导致画面中模糊的区域不够集中,从而会让观者产生对焦不准,或者是画面有些糊的错觉。

使用较小的光圈,即可扩大景深,拍出主体大部分都清晰的画面,既不影响背景的虚化效果,又不至于让主体出现一块儿模糊、一块儿清晰的情况。

2.构图针对性不强

斜线构图是拍摄植物常见的构图方式,但对于这张照片的景物而言,并不适合。因为该植物的叶、花、茎在侧拍的时候根本无法形成很强的线条感。反而会因为针叶导致茎干显得比较粗,缺乏线条美。

而类似的景物采用正对花卉进行俯拍时,则会呈现放射线构图,既利用针叶作为“框”突出了中间的花卉,又能够充分表现出针叶的线条感,可谓一举两得。

3.取材不佳

取材是摄影的头一关,取材不对,就像在错误的路上奔跑。以这张照片为例,以小松枝作为拍摄取材,作为纯新手练一下相机操作尚可,但如果以其为主要拍摄对象想拍出意境与画境俱佳的对象就有些勉强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题外话,也许这位摄友就是一个纯新手,只是练练手呢。





点评二

图片

上面这张照片有以下4个问题:

1.拍摄角度不够极端

想让画面有陌生感的其中一个有效方法就是采用更为极端的角度进行拍摄。而在摄影中走极端往往可以营造出更具艺术感的画面。

比如上图就可以让镜头沿水滴向前方延伸,从而拍出更强烈的空间感和透视 感。如果采用的是广角镜头,还能拍出水滴的大小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而如果是像上图这样,采用接近垂直的拍摄角度,则应该让机位更“正”一点,将照片平面化,表现整齐排列的水滴的形态美。

2.景别不够极端

如果器材允许,这样的场景以微距景别来拍摄,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水滴的动感不够突出

拍摄这种水滴,最好是既有滴落在半空的,又有水滴马上就要滴落的两种不同的状态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

而上图的水滴虽然拍摄清晰了,但由于瞬间把握得不好,虽然给人的感觉比较平淡。

建议采用高速连拍快门释放模式,完整拍摄下整个水滴滴落的瞬间,然后再选择一张动感最强的画面进行出片。

4.构图随意

这张照片的线条,用句俗话说就是不上不下,说歪也没有形成斜线构图,说正也没有形成线条水平分割几何构图效果。这一点其实是很有改善空间的。





点评三

图片

这其实还是一张很不错的照片,有颜色对比、虚实对比、线条对象,景的确是一个好景,但在拍法上就比较值得商榷了。

1.画幅选择问题

由于画面上有大量竖直线条,还有一棵树,除非特别穿帮,否则竖画幅应该是第一选择,而不是方画幅。

2.还是有贪多的问题

上图中最有看点的地方明显是大面积的玻璃倒映的景象。在玻璃的倒映下,原本是立体的景物变成了具有一定抽象感的平面。

其实拍摄者完全可以将树木和枝叶作为陪体,通过实物与倒映的景象形成对比,拍出与众不同的,不同空间的对比。

想形成这种对比,画面最好干净一些,右上角的杂成树枝不应该入画。有舍才有得。

3.重点不够突出

在这张照片中出彩的地方就是玻璃的树影及玻璃门上的行人,树影的突出效果尚可,而玻璃门上行人则完全可以称之为被摄影师遗忘的角落。

对于摄影而言,画面中“有”什么不是重点,重点是“突出”了什么

这个场景是一个值得琢磨的地方,至少应该有6、7种拍法,大家感觉呢?

点击学习各型号相机摄影、后期※

R5

R6

A7M4

5D4

5D3

6D2

80D

90D

A7C 

A7S3

D810

A7M3

D750

XT4

D850

D780

Z6II  Z7II

Z5

D5

Z7

Z6

A7R4

A6400

A7R3

D7100

D7200

D7500

6D

800D

1DxM2

Premiere教程 

剪映教程

ACR 14课

 ※ 安卓用户请点击上表链接 

微信被苹果卡脖子,苹果用户无法访问上表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