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荣的七二一矿人(7)青春的足迹

 艾俊民的游子报 2023-03-02 发布于浙江

主编按语:国营721矿是个富有光荣历史的核工业矿山,鼎盛时,职工人数达到九千多,为祖国的核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时代的发展,二十年前,721矿政策性破产重组,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工人、家属均得到妥善安置,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为了让721矿的后人时刻牢记过去的艰苦岁月,为了让不知情的群众了解721人的无私奉献,自即日起,《游子报》微信公众号开辟“光荣的七二一矿人”专栏,展示老一辈721人的精神风采,告知新一代721人的创业足迹。
青春的足迹
■作者:尚  春
左一为作者尚春,左四为谢征勋
  我1958年9月毕业于哈尔滨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后分配到核工业部十二局。核工业是个保密单位,选人要出身贫下中农,普查三代,无海外关系,在校的班、团干部的优秀人才。我校只选了2人,所以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听党的话,为核工业贡献一辈子。
  在北京呆了一周,被告之分到新疆铀矿去,一共有七八个人。当时根本就不会考虑新疆有多远,有多苦。就上了火车走了几天,又坐汽车,用了七八天才到达目的地——达拉地(音,维语意思是老鼠窝)矿点。那里什么都没有,在戈壁滩上见不到村庄,也见不到地方老百姓,有时会有几位苏联专家过来看看,据说这里要建一个中苏合营的铀矿基地。当时,我们就自己动手支起了帐篷。睡觉时确实有小老鼠在边上窜来窜去。当年我只有20岁。
  1958年底,我们也参加了全民大炼钢铁活动,当时我们在一起的同志有谢征勋、赵凤阳、聂文富、王淑贞、王桂琴、沈思危等。我们用泥巴就地建起了小毛炉(非常简单的一个坑),用煤和铁矿石放到里面烧,直到下面流出铁水就大功告成。每天出铁的重量还要称重上报。后来,为了提高产量,我们就把旧铁锹、锄头及锅铲都放里炼,这样的全民大炼钢恐怕全世界都不会有。
  1960年初,由于苏联专家撤走,加之我国当时资金有限,铀矿战线不宜拉得太长,所以,新疆矿区还没动一锹一铲就决定下马了。我和赵凤阳等人从新疆调到了江西乐安721矿。从戈壁滩又到了山沟里,听说721矿是全国最大的铀矿基地,所以不管是到沙漠和山沟,只要国家需要,我就会义无反顾。
  在新疆我的工资是每月29.5元,因为家庭弟兄多,生活困难,我又是老大,所以才放弃了上大学,上中专可以早点毕业出来赚钱养家。所以拿工资后,每月都给家里寄10元钱。这在农村还是很起作用的。1962年,我和王玉琴结婚到黑龙江老家时,我父亲就跟我讲,县邮局对我父亲说,你儿子月月寄钱回家,看来我们县就你家这么个大孝子了。
  1960年7月,我们到了江西乐安县公溪镇721矿总部莲塘。下车一看,已经有楼房了,真是高兴。我被分到了工会二楼单身宿舍里,条件比新疆好多了。开始是在基建处搞施工管理工作。1963年矿成立了安装队,负责全矿的水电设备安装工作。书记是高学亮,队长是王清福。我和王祖康(同济大学毕业)负责供排水。供电技术员是陈胤生,设备安装技术员是严文炳。全队100多人,我们除了负责施工技术管理外,还与工人一起挖土方,抬管子,搞安装。
  当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没有肉吃,粮票也不够,真的是摘树叶,挖野菜。由于营养不良,许多人都患了浮肿病。腿上一按一个坑。但大家仍然照常工作。为了活跃职工的文艺生活,我和张睦、董宝春等人还排演了“千万不要忘记”话剧,演出多场。同时工会李世经同志组建了一个小乐队,张睦吹萨克斯,朱印明吹黑管,我吹小号或打扬琴,陈达犹打架子鼓,赵凤阳敲木鱼,每周六晚上举行一次交谊舞会,苦中作乐,大家都很开心。
  由于我喜欢文艺、体育,在基层还担任团支部书记,所以1965年经矿党委研究决定,提拔我为矿团委书记。据说当时是矿党委书记韩礼和提名,说尚春这人有眼就能吹,有弦就能拉,很适合做青年人的工作。当时我只有26岁,在矿中层干部中算最年轻的,自此我就彻底改行了。
  当时团委共有8人,有人幽默地按姓氏把团委的人说成是“一个和尚揭开盖,里面一只王八,一头猪,三只羊,还有一只小老鼠”。即尚春、揭东初、王奎春、朱江、杨斌、杨博山、杨淑清、孙曙共8人。在团委工作期间,组织了青年理论教育学习班,轮训团干部,还在全矿组织了青年园地黑板报评比和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等。同时还组织了一个业余文艺小分队到生产一线现场采编演出,鼓励工人们在大会战中鼓足干劲。我们还帮工人们推矿车,很受欢迎。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由于我和王玉琴都看不惯有些人平时不怎么干活,而此时却大喊大叫要打倒矿领导,自称造反派。抢班夺权时,我就自然成了保守派(俗称老保)。1967年8月,当听说抚州造反派要杀到矿里来时,我和公茂有、赵凤阳、王均定等人拖儿带女逃到了乐安县郊区一个小村庄,在村办公室用稻草打地铺住了下来。此时,外面的消息一点也没有。一个月后,派人下山去打探情况,才知道721矿已平安无事了。我们9月份就回矿了。一回矿,我就被造反派关起来,以我是“当权派”(因我是团委书记)的名义继续批斗,不让回家。
  1968年初,我被调到矿宣传科当科长,在此期间,多次参加省、地、局组织的理论学习班,较系统地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等。并任学习辅导员,编写过学习辅导材料。在基层干部轮训班上多次讲课。当时,宣传科负责有线广播每天早晨半个小时的矿内新闻播放。基层通讯员供稿出现稿荒时,就要自己抽时间采编。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广播员都是下放知青,一位是雷武江(女),一位是谢苏平。“四人帮”被打倒后,恢复了高考制度,我们科雷武江考上了江西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市二轻局,由于工作认真负责,能力强,进步很快,没多久就当上了南昌市副市长,历任南昌市委秘书长、统战部长,南昌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至今我们还有联系。前年,到她家拜年时,她当着我和我爱人、儿子的面说“我们最佩服你的就是白天还在挨批判,晚上还加班给矿领导写讲话稿”。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宣传科负责理论教育的一个同志不知说了什么话,被人检举是反革命,政治部领导找我谈话,我说不知道,他不会是反革命,最多是说错了话。所以政治部领导就说我是捂盖子,找人批判我立场不坚定,“三大讲”总是通不过,所以一直不“解放我”(后来证明他无罪)。但我想,既然还没撤我的职,我就要把本职工作干好。当时毛主席最新指示经常发表,每发表一次矿领导就要开一次庆祝大会,讲话稿也是我来写,白天没时间,只有晚上写。事情就是这样的。
  1979年,我调到矿办工作,除了抓全面的工作外,大部分时间是搞文秘工作,如起草矿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职代会报告、工作汇报材料,上报典型材料等计二十余万字。还有外事、信访、小车管理、工农关系等杂七杂八的事也很多。我都与办公室工作人员一道把这些事办好。心想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
  1982年初,我被借到北京参加矿冶局大事记的编写工作。1985年在矿领导安排下,我负责主编《国营七二一矿志》和《国营七二一矿大事记》共10万多字,按时完成了任务,得到了领导和上级的好评。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1985年我还参加了北京经济函授大学的学习,并取得了毕业证书。
  1986年底,我被调到江西矿冶局办公室工作,当时已47岁。我的青春足迹已深深的留在了721矿。虽然我已退休多年,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把红色基因世代传承下去,核工业一定会越来越好,中国梦也一定会实现。
@原文刊载于第171期《721矿游子》
原中国核工业部副部长陈肇博题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