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渔河·清涟阁】赵友坤||丹青妙手肖庆九

 颍州文学 2023-03-02 发布于安徽



丹青妙手肖庆九

文/赵友坤

“一河颍水,两岸人家,五谷飘香,十里荷花。”滚滚东去的颍河水,造就了颍东的千年文脉,颍东区正午镇濒临颍河与济河,是远近闻名的艺术之乡,书画、剪纸、五谷画皆有杰作,尤其是程氏剪纸、肖氏书画,更是全国有名。

众所周知,艺术的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身心愉悦,感受生活幸福的快感。艺苑高手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抒发其对生活的感悟,激荡人们追求理想境界的热情,营造出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工艺、美术也好,文学、书法也罢,不无如此。我首闻书画家肖庆九的大名,是从姥爷长满白胡子的口里说出来的。

小时候,走姥家。姥姥家正对木门的内墙上挂有四幅屏,画着《喜上梅(眉)梢》,梅干豪放、奔逸、深厚、苍郁,喜鹊站在梅梢头,向人频频报喜。姥爷自豪地告诉我:“这是肖庆九给我画的!”

我长大后,毕业分配到袁寨镇政府工作,得以近距离接触在颍河左岸袁寨文化站指导兼创作的肖庆九,他给我留下温文尔雅、说话慢斤四两、见人面带微笑、做事稳重的第一印象。后来,多次接触,我了解到他经历的风风雨雨,看到他彩虹般的人生。

肖庆九(1939-2021),阜阳市颍东区正午镇人。1939年,肖庆九出生于中医书香世家,从记事起,他就喜欢翻看家藏的古字画。到了上学的年龄,他跟随驻袁寨集行医的父亲在袁寨小学就读。在语文老师严格训练下,他临字帖,细琢磨,练就一手写字的“童子功”,点似瓜籽,钩似金钩,正楷字像雕版印刷,又如木刻般刚劲有力。1956年9月,他因品学兼优,被保送到阜阳三中读书。在那里,他遇到一位颇有艺术修养的美术老师,他找到了知音,师生之间感情日益笃厚,老师引领他走上艺术之路,为他指点迷津。师生如父子,他告诉儿子,要学会感恩,这位老师令他终生难忘。受恩师影响,肖庆九坚定了学书绘画的决心。他开始练行书,笔迹流畅。同时,他接触版画,木刻形象逼真。1956年初夏,他考取苏州美术学校,因文革没能成行。他又考取中医学校,却因家庭成分高而搁浅。他仍坚持画画,创作版画和宣传画。版画就是木刻,宣传画主要画英雄人物、工农兵、工厂和农村等内容的作品。不久,他被抽调到阜阳县文化创作班,专门从事艺术创作。他看到小学生在放学的路边田头看书,就立即画了下来,寄到阜阳报社,居然发表了!他惊喜之余,画了《加油站》发往报社,又发表了!接下来,他一鼓作气,以宣传体育运动为内容创作的绘画作品《选球》等,分别登上安徽日报和阜阳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进入袁寨文化馆工作,长期笔耕于袁寨区美术社,数十年笃学不倦,临池泼墨,创作不辍,其作品意境深邃,苍茫厚重,形成“坚韧朴拙,而不失清灵秀逸,孤高清寂”的风格,最终,成为老年高级书画师,形成自成一体的颍淮画派,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类书画展。2003年,他成功举办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个人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雄关漫道真如铁》,反响热烈!同时,这幅作品荣获首届全国老年书画展二等奖。多年来,肖庆九创作颇丰,作品收入《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珍品选》《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博览大典》《首届中国老年书画展获奖作品集》《四省书画联展作品集》等,部分作品被国内外人士收藏。

“以艺通心,沟通世界。”肖庆九与全省的书画家多有交往,他与周觉钧、刘继成、李伯英、谭道一、朱堃英、萧玉磊都有往来。上世纪六十年代,供职于省文化厅的画家周觉钧从省城来阜采风,与肖庆九切磋技艺,使新安江画派与颍淮画风发生碰撞与融合,双方收获颇丰,有相见恨晚之感。周觉钧返肥前夕,还从阜阳城到正午乡前李村西肖寨,步行二三十里,把其节省下来的地方粮票等物品,送到肖庆九手中,可见二人感情非同一般!

回顾过去,肖庆九说,他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书画,如果算作画家,当属于自学成才。他既受传统文化的浸润,效法前人的精湛技艺,又吸收西画的特点,洋为我用,使作品更贴近自然,更加真实合理,以满足人们对崇高美的追求。一开始,他见什么就画什么,花鸟虫鱼都出现在他的笔端。其中,牡丹雍容华贵,光彩照人;老猫温柔可爱,使人迷恋;麻虾长腿细须,遍体通红;蝈蝈肚大须长,翅膀透明......

“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渐渐地,随着外出游览机会的增多,肖庆九阅历丰富了,眼界开阔了,他爱上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主攻起山水画来。山水画可以浓缩天地山水、风云草木于方寸之间,供人观赏品味。静下心来,品赏山水画,如同置身于优美的山水草木间,颇有雅趣。其实,他爱好艺术,就缘于其父对山水画的收藏,他最早接触的一幅山水画《丹枫呦鹿图》令他两眼放光:“远山近林树下鹿,呦呦鸣声荡山谷。”这颇有李白诗句“树深时见鹿”的意境,充分体现出山水画万物通灵的气质与意趣;同时,构图上疏密相依,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肖庆九从中感受到时光温柔流淌的美感,产生了愉悦之情。于是,他对这幅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遇到了中国山水画家、美术教育家李伯英。李老曾受徐悲鸿指教,又得顾彦平和吴子琛亲授,李老的言传身教,教画改画,对他的山水画创作影响很大,以致于“从此只爱山与水,宣传、木刻抛脑后。”

肖庆九不仅学画绘画,还练行楷。前期,他主攻版画(木刻)、宣传画,书法以行书为主,其字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线条优雅,抑扬顿挫!美术字等工艺美术也有所涉猎;后期,他专注于山水画,他把对大自然的感悟,对山水的依恋,都画进了他的作品里,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

肖庆九注重文化的传承,次子肖伯红继承了他的衣钵,守正创新,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行稳致远,成长为中国美协会员。2019年,在全国文联主持下,安徽省美协在北京市举办“肖伯红水墨人物成果展”,肖伯红创作的《油菜花开》等作品,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上。

肖庆九认为,现代社会只有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活下来,还要用起来,火起来。他利用自己的专长,积极创作,举办书画展,普及传统文化书画艺术,培养青少年的兴趣。他的书画展引起了观展人员的关注,影响了口孜、袁寨、正午等周边乡镇的一批批青少年。同时,他性格谦和,心胸豁达,为人随和且厚道,待人以善,乐以助人,对求书求画者有求必应。他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青年书协会员萧遨的引路人。80后青年萧遨就是看了其同宗四爷肖庆九的个人书画展,才对书画产生兴趣,渐渐痴迷起来,后经苗太林先生手把手调教,走上了艺术之路,渐入书画艺术之殿堂!

2021年10月,肖庆九因病去世。临终前,他还忍着病痛的折磨,泼墨作画。他一生历经各种磨难,但却没有因生活挫折而自怨自艾,而是在困境中奋发向上,在绝望中胸怀希望,为文艺后辈活出了榜样!

“人虽远去精神在,画已成册经典存。”肖庆九正如禅语所说:“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高标准做事,低调做人。也正是这种"深藏不露",使其魅力无限,画魂长存。他永远活在文艺人的心中,让文化传承下去,让美育润泽你我!

作者简介:赵友坤,曾用名王玉友,网名愚夫,阜阳市颍东区人,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颍淮作家,阜阳市作协会员,供职于颍东区袁寨镇政府,爱写散文,曾在阜阳日报与颍州晚报,发表数十篇散文,在西散原创等网络平台发表作品若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