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中国》:中国的人际关系格局,是个圆|豆爸读书会·139

 亲子学乐 2023-03-02 发布于河南

全文音频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现象,比如大多数父母辈会有“落叶归根”的理念,甚至很多没有爱情的婚姻也能维持长久,在中国很多人托人办事喜欢请客吃饭......

过去,对于这些现象一直觉得不理解,但读完《乡土中国》这本书后,突然间豁然开朗。

该书首次出版于1948年,是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的一本社会学著作。

由14篇论文构成,分别从乡土特色、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洞察剖析乡土中国的结构和特点。

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乡土、理解农村、理解上一辈人及自己身上某些特性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只有理解乡土,才能理解中国,才能真正接受自己身上具有的“乡土性”。

乡土社会就是熟人社会

中国自古是个农业大国,我们靠土地为生,不像游牧民族那样经常迁徙。

这就使得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人际关系都是固定的。

乡土中国说白了就是“熟人社会”,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就像书中提到的那样,每个孩子都是在别人眼中看着长大的,这些孩子的事情,在那些长辈看来,像是谁七八岁了还尿床,谁小时候放火烧了别人的草垛之类的事情都可以如数家珍地道来。

整个乡村邻里之间再熟悉不过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粘着照片的身份证是毫无意义的,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很多个“老王”,但他们却绝不会因此而认错人。

不像是在城市中生活,几乎每天都在接触陌生人,为此手机通讯录和名片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正因为是个熟人社会,大部分沟通都是语言上的,文字似乎就显得多余了。

《乡土中国》中有这样一句话:“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

但乡下人不识字,在作者看来,并不意味着他们愚,这是由其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所决定的。

费老在书中用了一个特别生动的情景来描述:

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躲西藏的,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

费老在教书的时候,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

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

乡下人和城里人的生活环境,所接触的知识面也不一样。乡下人没有见识过城里的世面,因此不知如何应付汽车,就如同城里人到乡下,没在乡下生活过,分不清包谷和麦子是一个道理。

这只能说明知识及认知问题,与智力无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们能看到农村现在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年轻的人都去外地打工,孩子由老一辈或其他亲属照顾。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留守儿童”,这个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这些留守儿童,他们没有城里孩子手上戴着的电话手表,他们放学回家也不能随时拿手机和远方的父母视频通话,他们没有见过无人机......

乡村生活虽然没有给他们送来玫瑰花,但他们好像也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天真纯朴,总是能找到自己的乐趣。

他们会经常约在一起去爬树、下河捉鱼,享受着大自然,这些也是城里孩子所感受不到的自由自在。

对于他们来说,只能靠知识改变命运,但农村教育资源的贫乏,关于文字乡下,书中也提到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只有打破了乡土社会的基础,文字才能成为大众的需求,带来真正的文字下乡,才能更顺利地开办学校、支教,将教育资源更好地分配到乡下。

“差序格局”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像这样的话:“哎呀,都是自己人”“都是自家人,不说两家话”。

中国人从古至今,凡事喜欢讲究关系,提及交情,形成一张张的关系网,也就是我们说的“人情社会”,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举个例子,很多人想办好一件事,总是习惯找各种关系,找的人或许不能直接帮上忙,但他们又可以借助自己的关系网,一层接着一层去托人,这层关系网也就撒得越来越远。

差序格局,书中有个很好的比喻,就像是投入水中的石子引起的涟漪,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同心圆”。

首先,血缘关系就很好地体现“差序格局”,这是根据生育与婚姻事实的亲属关系发生的。

以“己”为中心,自己就是那颗石子,而亲人朋友就是身边激起的涟漪。

越亲近的人,就站在离你越近的涟漪上,稍微亲一点的次之,偶尔来往的再往后,以此类推。

这个涟漪的多少,范围大小是随着个人的权力、财富、地位而伸缩,具有弹性。

书中举例苏秦潦倒时,家人对他的态度表现出“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父母不以为子”,这都是因为他个人权力、财富、地位发生了变化,所以差序的影响范围也会相应的缩小。

除此之外,地缘关系也很好地体现了差序格局。

作者所提到的“街坊”,就是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在周围形成的一个圈。

一家实力越强大,所划的圈子也就越多。

在地缘上,自然也希望自己亲近的人住得离自己近一些。

譬如《红楼梦》中的贾府,这种势力超强的大户人家,就把黛玉、史湘云表亲等人也请进家中来居住。

一旦出现家道中落时,就会出现“树倒猢狲散”的现象,也就能理解那句“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背后的含义了。

虽然如今农村开始向城市化发展,但差序格局的影响是深深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的。

乡土社会中是命根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有段子调侃说中国人真是喜欢种地,即使不种地还是会在软件上施肥、种菜、种水果。

究其原因,可以从书中了解到,作者在本书的开篇就说道:“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有了乡土,自然就有了乡土情。

方面是因为他们在故土居住,这里就是他们的根,寄托着他们的许多情思。

在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出发取经之前,唐太宗为他践行,取了一小撮泥土放入唐僧的酒杯中,并对他说:“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这一幕情景表达的就是对故土的怀念。

包括书中也有费老也提到自己初次出国时,他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他的箱子底下。

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喝。那包裹着的正是家里灶台上的一包泥土。

了解了这些,也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对买房那么有执念。

因为中国人有浓厚的乡土情结,过去劳动人民对土地有多依恋,现代人对房子就有多迷恋。

大多数普通人,不在熟悉的乡土扎根,就盼望着能在偌大的城市里有个容身之处,这样才能有安全感。

可见“土”对于一个身在异乡的人,是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纵然现在城里的房价昂贵,很多人靠自己打拼还买不上房,有些也只能努力很久才付得起房子首付,但他们哪怕是沦为房奴,能住在属于自己的房子里,才有了在城市里扎根的底气。

另一方面,土地是乡下人的谋生根本。

乡下人最基本的谋生手段就是耕田种地。常年在地里种庄稼的人,相当于半个身子都插入了土地,这一身土气,也就渐渐染上了。

正如书里描述的那样:“长在土里的庄稼无法移动,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有赖于泥土的生活,使一个人像植物一样在一个地方生下根,在悠长的时间里去摸熟周遭的生活,如同母亲认识她的儿女”。

土地是乡土社会的根本,经过几千年的生息发展,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与执着早已深入骨髓。

即使乡下人进了城,但泥土赋予他们的“特殊味道”,还是牢牢地刻在了身上。

就像史禄国教授说的那样,中国人即使到了西伯利亚生活,仍然试图撒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由此看来,土就是乡土社会的命根。

写在最后:

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这些阶层其实都是从乡土社会分离出去的。

即使许多阶层开始慢慢地城市化了,但在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上,还是会带有很多乡土的印记。

我们身边很多人,有人选择自己创业,而父母强烈要求找个安稳工作,甚至觉得宇宙的尽头就是考公;也有不少人虽然认为独身很好,但却又受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约束;城里人笑话乡下人土气,乡下人认为城里人势利......

这是乡土社会迁跃到现代社会带来的变化,我们身处在大城市里,面对着高楼林立,灯红酒绿,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依然会感觉难以自处。

乡土性已与大部分人血脉深处相连,难以割舍,我们依然是费老笔下的“乡土人”。

乡土文化这股韧性,对于我们了解自己“从何而来,因何如此”还是具有一定意义和借鉴的。

也对于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教育工作有更深远的指导意义,也成为了我们未来“去往何方”的重要出发点和依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