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真题(word版,含解析) (2)
2023-03-02 | 阅:  转:  |  分享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2019?济宁)下列变化过程,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C )冰雪融化B. 海水晒盐C. 钢铁锈蚀D. 沙
里淘金1.【答案】C【解析】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沙里淘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化学变化是指有新
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
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019?济宁)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不相匹配的是(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工业上可用作燃料B. 氮气的化学性质定稳????????????
??工业上可用作焊接保护气C. 白醋含有醋酸,显酸性??????????家庭中可用作除水垢D. 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 医疗上可用于“钡餐”造影2.【答案】A【解析】解: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
,故A错误;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能作保护气,故B正确; C、醋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水垢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正确; D、硫酸钡
既不溶于水,也不与胃酸反应,因此医疗上可用于“钡餐”造影,正确。 故选:A。A和B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进行分析,氧气具有助燃性,
不具有可燃性,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能作保护气;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D根据硫酸钡的溶解性回答。本题考查了物性质及用途,完成此题,可
以依据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2019?济宁)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C.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D.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3.【答案】C
【解析】解: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断运动的粒子,故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故正确; C、分子、原子是显中性的
粒子,离子带正电或负电;故错误; D、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故正确; 故选:C。A、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断
运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的微粒构成解答; C、根据分子、原子、是显中性的粒子,离子带正电或负电进行分析判断; D、根
据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进行解答;通过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和分子、原子的构成,处理问题;了解常用物
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2019?济宁)由C、H、O、Mg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都属于氧化物B. 是一种
难溶性碱C. 是一种稳定性酸D. 、都属于盐4.【答案】C【解析】解:A、H2O、H2O2都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
物,正确; B、Mg(OH)2是一种难溶性碱,正确; C、H2CO3是一种不稳定性酸,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错误; D、Mg(HC
O3)2、MgCO3都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属于盐,正确。 故选:C。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回答;B根据常见碱的溶解性回答;C根据碳
酸的不稳定性回答;D根据盐的概念回答。本题是关于物质的类别、性质和常见物质的溶解性的判断,关键是识记物质的分类标准和常见物质的基本
性质。(2019?济宁)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B. C. D. 5.【答案
】D【解析】解:反应是氯酸钾,生成物是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条件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故选:D。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
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2019?济宁)为区別N2、H2、C
O2、CH4四种气体,小丽进行了下面实验:①点燃四种气体,将气体分为可燃性气体和不可燃性气体;②在可燃性气体火焰上方,分別罩一内壁
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是气体Ⅰ,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Ⅱ;③将不可燃性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其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的是气体Ⅲ,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Ⅳ。根据实验推断,Ⅰ、Ⅱ、Ⅲ、Ⅳ对应的气体分别是(  )、、、B. 、、、C. 、、、D. 、、
、6.【答案】B【解析】解:在可燃性气体火焰上方,分別罩一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是气体Ⅰ,说明有二氧化碳
生成,气体Ⅰ是CH4;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Ⅱ,气体Ⅱ中无碳元素,气体Ⅱ是H2;将不可燃性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其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是气体Ⅲ,气体Ⅲ是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Ⅳ,气体Ⅳ是N2。 故选:B。根据氮气不支持燃烧、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二氧化碳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烷燃烧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等性质 进行分析解答。明确气体的性质,要有不同现象才能鉴别,并能结合相关知
识灵活解答问题。(2019?济宁)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室温时,将生石灰加入饱和石灰水中,
生石灰对溶解影响的判断(参照如图溶解度曲线),错误的是(  )反应中,石灰水始终是饱和溶液B. 反应中,氧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C.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D. 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7.【答案】B【解析】解:室温时,将生石灰加入饱和石灰水中,氧
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逐渐减小,所以 A、反应中,石灰水始终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 B、反应中,氧氧
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故B错误;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水,氢氧化钙析出,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故C正确; D、
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溶解度不变,溶质和溶剂始终是成比例的,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B。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
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9?济宁)为达
到以下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区别NaCl、Na2CO3两种溶液滴加酚酞试剂B鉴别某种溶液是
FeCl2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滴加AgNO3溶液C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O4滴加适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分离出含
有少量NaCl的KNO3高温下配制KNO3的饱和溶液,趁热过滤AB. BC. CD. D8.【答案】D【解析】解:A、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的是碳酸钠溶液,溶液不变色的是氯化钠溶液,该选项合理; B、溶液是浅绿色,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亚铁和
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亚铁,说明溶液是氯化亚铁溶液,该选项合理; C、滴加适量BaCl2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
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氯化钠溶液,该选项合理; D、高温下配制KNO3的饱和溶液,趁热过滤得到的是硝酸钾和氯化钠
的混合溶液,该选项不合理。 故选:D。显酸性和显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
液,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亚铁; 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钠; 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
而增大,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
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019?济宁)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別与足量的
、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见图,分析图象所得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 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C. 三种金属消耗稀的质量:D. 三种金属与稀反应后溶液的质量:9.【答案】A
【解析】解:A、由图中信息不能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三种金属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盐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都是+2,生成氢气质量越小,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由表中信息可知,生成氢气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锌、铁、镁,因此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
量:Mg<Fe<Zn,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生成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硫酸质量越大,因此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Mg>Fe>Z
n,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生成氢气质量越大,反应后形成溶液质量质量越小,因此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
n,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
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
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019?济宁)甲、乙、内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见下面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
以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面选项中不能按图示转化关系实现的是(  )选项甲乙丙AH2SO4H2H2OBNaOHNa
ClNaNO3CNa2ONaOHNa2CO3DCa(OH)2CaCl2CaCO3AB. BC. CD. D10.【答案】B【解析】
解: A、硫酸(甲)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乙),和金属氧化物或者碱等反应生成水(丙)。氢气(乙)和水(丙)可以相互转化。可以
实现; B、氢氧化钠(甲)可以和盐酸或者某些可溶性金属氯化物如氯化铁、氯化铜等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乙),和硝酸或者某些可溶性金属硝
酸盐如硝酸铁、硝酸铜等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丙)。氯化钠(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丙)和氯化银,但是硝酸钠不能转化为氯化钠。不可
以实现; C、氧化钠(甲)可以和水生成氢氧化钠(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丙)。氢氧化钠(乙)和碳酸钠(丙)可以相互转化。可
以实现; D、氢氧化钙(甲)可以和盐酸或者可溶性金属氯化物如氯化铁、氯化铜等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乙),和二氧化碳或者可溶性碳酸盐如
碳酸钠或者碳酸钾溶液等生成碳酸钙(丙)。氯化钙和可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钠或者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丙),碳酸钙(丙)和盐酸反应生成
氯化钙(乙)。可以实现。 故选:B。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能实现转化的需要逐一进行
举例验证,而不能一步转化的只要整个过程只要有一个转化不能实现即可。涉及多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时,第一要注意转化的方向,第二是要是否
存在明显的不能实现的转化,也就是找出明显的突破口来加速题目的解决。(2019?济宁)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
题:(1)写出2个二氧化硫分子的符号______;(2)标出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3)写出CH4中右下角数字“
4”的意义______;(4)写出SO42-中右上角数字“2”的意义______。11.【答案】2SO2?2O3 一个甲烷分子中含
有四个氢原子 ? 一个硫酸根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解析】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
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2SO2。(2)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
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2O3。(3)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
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CH4中的“4”表示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4)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
的电荷数,SO42-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答案为:(1)2SO2;(2)2O3;(3)一个甲烷分子中
含有四个氢原子;(4)一个硫酸根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
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3)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
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4)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
、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019?济宁)波尔多液泛应用于蔬菜、果
树等的病害防治,是由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保护性杀菌剂。请回答:(1)配制波尔多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____,配制过程中不能用铁制容器,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喷洒波尔多液后,不到采摘期的蔬果表面有一些蓝色
斑点(一种难溶性喊),蓝色斑点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不易用水清洗,可用厨房中的调味剂______浸泡除去。(2019?
济宁)某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Cl-、CO32-、SO42-、Na+、Mg2+、Fe3+六种离子中的几种。为确定废液中存在的离子,进行
了下面实验:①取少量废液,向废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②为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③再取少
量废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请分析实验后回答:(1)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可能含
有的离子是______;(2)有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理由是______。(2019?济宁)果糖(C6H12O6)主要存在于蜂蜜
、水果中,具有口感好,甜度高等优点,是天然糖中甜度最高的糖。请回答:(1)果糖的组成元素是______(写元素符号);(2)果糖分
子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是______(按化学式中元素符号顺序)。(2019?济宁)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未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下
面实验:①取10g稀硫酸于烧杯中,逐滴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止,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沉淀物的质量为4.71g
②为保障测定结果的精确性,按实验①操作又连续进行了四次相同的实验。几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固体质量/
g4.714.634.644.664.66分析实验与表中数据后,回答:(1)第一次实验测得数据明显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五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是______;(3)请利用(2)中数据计算:未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______。(不要求计算过程,计算
结果精确到0.01)(2019?济宁)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候氏制碱法),其生产流程简明如图
1:请读识流程图并回答下面问题:(1)写出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上述流程中气体X的化学式是______;
(3)沉淀池中晶体转移至焙烧炉时用到操作①,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2019?济宁)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补碘是一个长
期生活化的过程。碘盐(加碘食盐)可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症,另外,也可以通过食用含碘较多的海产品如海带、海鱼等食物来补充碘元素。请读识上
面文字和如图图片后回答:(1)碘盐的成分是______;(2)除食用碘盐外,我们还可以食用______补充碘元素;(3)大家知道:
单质碘(I2)遇淀粉溶液变蓝色。请用实验证明碘盐中的“碘”与单质碘的不同:______。(2019?济宁)过氧化钠(Na2O2)是
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这一原理广泛应用于潜
水艇中密闭舱的氧气再生技术,可同时完成产生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的双重功能。课外研究小组为验证其可行性,利用石灰水、稀盐酸、浓硫酸、过
氧化钠和饱和石灰水等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见图1):①A是CO2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图2中的______(填序号),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______。②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③为保证干燥、纯净的CO2气体进入D装置,装置C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④检验
E装置集气瓶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⑤若装置E中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原因是______。(2019?济宁)生活中经常遇到一
些“长相”类似的物质,如家庭制作食品用到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区分二者,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溶解度法(溶解度曲线见图)。①小亮同学利用
这种方法,在室温条件下设计了下面实验,请完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取两只试管,各倒入10g水,分别向两试管中逐步加入碳酸钠和
碳酸氢钠固体,充分振荡、静置、观察现象。至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其中,固体溶解量少的,所对应的物质是 ______ (填化学式,下同
),另一种物质是 ______ ②现有碳酸钠(2g)、碳酸氢钠(2g)和足量蒸馏水。请仿照上述①中的方法和实验设计,在室温条件下,
调整变量、自主设计实验,进一步区分碳酸钠、碳酸氢钠两种物质: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 ______ 答案和解析12.【答案】
Ca(OH)2+CuSO4=Cu(OH)2↓+CaSO4 Fe+CuSO4=FeSO4+Cu ? Cu(OH)2 食醋【解析】解:
(1)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uSO4═Cu(OH)2↓+Ca
SO4; 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 (2)波尔多液中两种物质
氢氧化钙与硫酸铜相互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不溶于水,形成蓝色斑点,厨房用品中的食醋显酸性,可以和氢氧化铜反应置中和反应从而
把氢氧化铜除去; 答案: (1)Ca(OH)2+CuSO4═Cu(OH)2↓+CaSO4;Fe+CuSO4=FeSO4+Cu。 (
2)Cu(OH)2;食醋;(1)根据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据此解答。
(2)根据波尔多液中两种物质氢氧化钙与硫酸铜相互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不溶于水,形成蓝色斑点,氢氧化铜属于碱,要用酸性物质
才能清洗下来解答。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3.【答案】Mg2+和Cl- Na+ 步骤②向废
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SO42-和CO32-,故溶液中一定含有Cl-【解析】解:①取少量废液,向废液
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Mg2+,不含Fe3+; ②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说明溶液中不含SO42-和CO32-; ③再取少量废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Cl
-。 (1)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Mg2+和Cl-,可能含有Na+; (2)溶液对外是不显电性的,步骤②向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SO42-和CO32-,故溶液中一定含有Cl-。 故答案为: (1)Mg2+和Cl-Na+; (2)
步骤②向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SO42-和CO32-,故溶液中一定含有Cl-。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
析,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的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的氯化银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氢氧根离子能与镁离子
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氢氧化镁是溶于酸的沉淀,据此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关于离子的性质进
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离子性质的掌握,以便灵活应用。14.【答案】C、H、O ? 1:2:1【解析】解:(1)果糖是由碳、氢、氧三种
元素组成的,其元素符号分别是C、H、O。 (2)1个果糖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果糖分子中各元素原子
个数比是6:12:6=1:2:1。 故答案为: (1)C、H、O; (2)1:2:1.。(1)根据果糖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1个果糖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答案】第一次产生的沉淀未充分干燥 ? 4.66 ? 19.60%【解析】解:根据后四次数据可知,数据在4.66左右是合理
的,而第一次数据偏高,说明含有水分,是没有干燥或者干燥不彻底所致。五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是=4.66;设未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Ba
Cl2+H2SO4=BaSO4↓+2HCl 98????????? 233 10gx??????? 4.66g=x=19.60%故
答案为:(1)第一次产生的沉淀未充分干燥;(2)4.66;(3)19.60%。根据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未知稀硫
酸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16.【答案】NaCl+H
2O+NH3+CO2=NH4Cl+NaHCO3 CO2 过滤【解析】解:(1)沉淀池中氯化钠和水和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碳
酸氢钠;故答案为:NaCl+H2O+NH3+CO2=NH4Cl+NaHCO3; (2)上述流程中气体X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
; (3)沉淀池中晶体转移至焙烧炉时用到操作①,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沉淀池中氯化钠和水和氨
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 (2)上述流程中气体X是二氧化碳; (3)过滤是固体和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本考点考查了纯碱
的制取、混合物的分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强,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17.【答案】NaCl、KIO3 含碘较多的海产品,如海
带、海鱼等食物 ? 取少量加碘食盐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淀粉溶液,振荡,淀粉溶液未变蓝色,证明碘盐中的“碘”与单质碘不同【解析
】解:(1)碘盐的成分是:NaCl、KIO3;故答案为:NaCl、KIO3; (2)除食用碘盐外,我们还可以食用含碘较多的海产品,
如海带、海鱼等食物补充碘元素;故答案为:含碘较多的海产品,如海带、海鱼等食物; (3)实验设计:取少量加碘食盐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适量的淀粉溶液,振荡,淀粉溶液未变蓝色,证明碘盐中的“碘”与单质碘不同;故答案为:取少量加碘食盐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淀粉溶液
,振荡,淀粉溶液未变蓝色,证明碘盐中的“碘”与单质碘不同;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碘盐的成分是:NaCl、KIO3; (2)除食用
碘盐外,我们还可以食用含碘较多的海产品,如海带、海鱼等食物补充碘元素; (3)实验设计:取少量加碘食盐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淀
粉溶液,振荡,淀粉溶液未变蓝色,证明碘盐中的“碘”与单质碘不同。本考点考查了元素、淀粉的检验方法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理解
应用。18.【答案】b或c ? CaCO3+2HCl=CaCl2+H2O+CO2↑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氯化氢气体 ? 浓硫酸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 D中的二氧化碳未完全反应【解析】解:①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
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b或c;CaCO3+2HCl=
CaCl2+H2O+CO2↑; ②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氯化氢气体; ③二
氧化碳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故答案为:浓硫酸; ④E装置集气瓶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
证明是氧气;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⑤若装置E中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原因是:D中的二氧
化碳未完全反应;故答案为:D中的二氧化碳未完全反应;由题目的信息可知,①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②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氯化氢气体; ③二氧化碳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④E装置集气瓶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将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⑤若装置E中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原因是:D中的二氧化碳未完全反应。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干燥、检验和除杂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9.【答案】NaHCO3 Na2CO3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 至固体全部溶解,消耗蒸馏水多的,是碳酸氢钠,消耗蒸馏水少的,是碳酸钠【解析】解:①在室温条件下,碳酸钠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取两只试管,各倒入10g水,分别向两试管中逐步加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充分振荡,至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其中,固体溶解量少的,所对应的物质是碳酸氢钠,另一种物质是碳酸钠,其化学式分别是NaHCO3、Na2CO3。 ②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振荡、静置、观察现象。至固体全部溶解,消耗蒸馏水多的,是碳酸氢钠,消耗蒸馏水少的,是碳酸钠。 故答案为: ①NaHCO3;Na2CO3; ②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振荡、静置、观察现象;至固体全部溶解,消耗蒸馏水多的,是碳酸氢钠,消耗蒸馏水少的,是碳酸钠。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献花(0)
+1
(本文系教育启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