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宫女王钟儿:是北魏苏麻喇姑?还是流浪地球的MOSS?

 猴格 2023-03-02 发布于河南

《漫长的余生》其实是用北魏宫女王钟儿为线,串起与她处于同一时空的人和事。

作者极力想让王钟儿做主角,奈何资料实在太少。史书没有关于她的资料,墓志铭加上标点也才770余字。把墓志铭中起修饰作用的溢美之词去掉,捞干货,陈述客观事实的信息只有160字(含标点):

尼俗姓王氏,字钟儿,太原祁人,宕渠太守虔象之女也。年廿有四,适故豫州主薄行南顿太守恒农杨兴宗。王师致讨,掠没奚官。遂为恭宗景穆皇帝昭仪斛律氏躬所养恤。共文昭皇太后有若同生。太和中固求出家。侍护先帝于弱立之辰,保卫圣躬于载诞之日。正光五年,尼之春秋八十有六,四月三日,忽遘时疹,出居外寺。五月庚戌朔七日丙辰,迁神于昭仪寺。

24岁出嫁、30岁入宫、57岁出家,86岁去世,这就是她的一生。

除非作者化身为小说家,结合墓志铭虚构故事,不然这点内容怎么也不够支撑这本书的。

所以作者以王钟儿为主线,用墓志铭填补史书的空白,把与她处于同一时空、可能与她发生交集的历史人物串起来,把那些墓志铭里记载的信息串起来,于是王钟儿和北魏历史的交集逐渐清晰,故事逐渐完整。

北魏皇兴二年,王钟儿30岁。她进入平城,从最低一级的奚官女奴做起,在北魏皇宫生活了56年,去世后被追赠女尼最高官职“比丘尼统”。

官方盖章的、王钟儿/比丘尼慈庆的最大功劳——是帮助抚养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

王钟儿入宫之前,只是南朝低级官员之女、之妻。跟大部分平民相比,她可能不那么普通,但跟留名史书的帝王将相比,她也是普通人。

大人物们作出的选择,会影响无数小人物的命运。王钟儿一生即是如此,她人生的重要节点基本都是受历史大人物的选择影响。

王钟儿所处的悬瓠城为南朝刘宋淮西边境要塞,南朝内部争权,悬瓠城守将降了北魏又叛逃,悬瓠城遭遇战争。

这次战争导致王钟儿等三县民人都被俘,王钟儿成为北魏皇宫的低等宫女。

王钟儿初入宫时所做的工作是伺候拓跋晃的昭仪斛律氏,当时献文帝拓跋弘(拓跋晃之孙)15岁,冯太后掌权。

王钟儿在北魏历经四朝(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文帝迁都是对她有影响的历史大事件之一。

在斛律氏之后,王钟儿伺候孝文帝的贵人高照容。因为迁都,王钟儿随高照容从平城去洛阳,途中高照容暴死。

高照容死于孝文帝冯皇后留子去母的选择,这让王钟儿不得不强烈要求出家以求自保。

接下来就是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孝文帝和宣武帝时期的权力斗争,女人在后宫斗,男人在前朝争,二者有交集。

其实要说起来,悬瓠城战乱的源头也是权力斗争,南朝刘宋的。这么看来,王钟儿人生路上的跌宕起伏都是因为权力斗争。

贯穿《漫长的余生》这本书的主线,除了王钟儿,就是权力斗争。这也印证了一个观点:政治的本质就是权力斗争。

真实的历史更吸引人,今天我们作为局外人来读这些故事仍然会觉得惊心动魄,可想而知,置身其中的王钟儿又会有怎样的心路历程。书中这些故事读起来只觉比小说精彩。作为对北魏历史知之甚少的读者,我迫切想知道后续。

孝文帝前期的权力斗争主角是孝文帝和冯太后。冯太后死后,主角变为孝文帝后宫的大冯和小冯姐妹俩。

冯太后和冯家为了巩固权势,送了冯家4个女儿进入孝文帝后宫(一次送俩)。

真是下血本了,从概率学角度来说,赢面非常大。从结果来看,冯家确实压中了宝:这4个女儿里,有2个皇后、1个昭仪(1个早死)。

可惜冯家还是笑不到最后,2个皇后先斗个你死我活,胜出那个也没坐稳皇后宝座。

后宫女人斗得你死我活又怎么样,皇帝才是最后赢家。在封建社会,掌握和分配资源和权力的是男人,“宫斗冠军”也斗不过皇权。

大冯姐妹先进宫,大冯有宠,可惜不久得了传染病,被冯太后赶出宫出家(按绿江小说的套路,可以yy大冯投靠孝文帝,所以孝文帝宠爱她,冯太后把她赶出宫;大冯小冯不同母,还能yy冯家宅斗)。

然后小冯姐妹进宫,冯太后安排小冯抚养皇长子,正当小冯准备自己做皇后、养子做太子的时候,冯太后挂了。

小冯等了3年才达成心愿,可惜孝文帝给她来了个“买一赠一”——附赠的是大冯:冯太后没了,孝文帝接回大冯。

大冯布局,一步步让小冯和太子失去孝文帝信任,孝文帝先废小冯,再废太子,又赐死太子。这个过程中大冯为了能抚养皇子元恪,害死了元恪生母高照容。

大冯终于成为皇后。

然后孝文帝出去打仗了。孝文帝先接到密报,说大冯在宫里乱来。

然后亲妹妹也跑来告大冯的状——公主这里又有一条支线,大冯想给自己弟弟娶公主,大冯、大冯弟弟、孝文帝都乐意,公主不乐意。

孝文帝调查过,也听了大冯的解释,奈何疑心已生,大冯彻底没机会了。孝文帝临死前让弟弟赐死大冯。

大冯的倒台,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失去了孝文帝的信任,而这主要是因为冯太后给孝文帝造成的心理阴影太大了。

用作者的话说:“冯太后留给孝文帝的噩梦般的记忆”,那是“孝文帝精神世界最黑暗的部分。”

他对冯氏女无法完全信任(按绿江小说的套路,还可以yy孝文帝在背后布局,先拉拢大冯背叛冯太后,让大冯小冯先斗个你死我活再出手)。

大冯小冯都是悲剧的,大冯做了一年八个月的皇后,小冯做了快三年皇后。她俩的失败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都是败于孝文帝的疑心。

大冯利用孝文帝这种疑心布局,扳倒了小冯,其他人如法炮制,扳倒了大冯。

并不是说大冯小冯就无辜,只是惋惜,她俩本是同父的亲姐妹,被安排给了同一个丈夫,俩人掐个你死我活,最后谁都没赢。

宣武帝时期的权力斗争主要在前朝,而且一直延续到他的儿子元诩即位,后宫的局势深受前朝影响。

元恪17岁即位,孝文帝临终前安排了6位辅政大臣,元恪刚即位,辅政大臣之间就有一番争斗,元恪的叔叔元禧胜出。

然后元恪倚仗宦官、禁军等势力和辅政大臣争权,元恪胜。

再然后元恪身边的宦官、功臣、外戚互掐。

元恪驾崩时他身边的宦官、禁军等人联合起来对付外戚,在后宫扶持起太子元诩生母胡充华,对抗外戚出身的高皇后。

胡充华利用局势把皇帝拢在自己手里,临朝称制。

这本书之外的历史,还有成为太后的胡充华被宦官等人幽禁又复出掌权的故事。

元恪第一位皇后于氏是功臣之女,表面大度,暗地里帮自己的妹妹兼妯娌打击情敌,可想而知她自己对情敌会是什么样。

第二位皇后高氏是元恪表妹,利用自己和娘家的权势努力杜绝其他女人接近元恪。

这两位皇后大概是元恪子嗣单薄的原因之一。元恪的儿子比大熊猫还珍贵,于是70多岁的王钟儿(此时已是老尼慈庆)组建了元诩的傅母团队。

元恪由于成长经历,疑心也很重,这应该也是他身边各种势力不断互掐的一个原因。

史书把北魏衰乱的责任【部分地】推给他,我认为一点也不冤。上层的权力更迭太频繁,对整个社会来说不是好事。

这本书里涉及到的这么多的人和事,其核心还是权力。因为权力,才有这么多故事。作者说“权势是限量供应的绝对奢侈品”,“皇帝既是一切官爵合法性的来源,也是一切官爵的终极分配者”,说得太对了。

元恪在位时,还有两条有趣的谋反支线。

一个是元禧谋反,很有点喜剧色彩。

先是酝酿阶段,元禧的弟弟元羽暴死,死因居然是:元羽大晚上出去浪,被人打伤,然后回家躲着,死在家里。而他之所以挨打,是因为他曾经强迫一个大臣妻子,给人戴了绿帽。

再是准备阶段,元禧一边召集亲信开会讨论,一边派儿子去黄河北岸响应他们在洛阳的政变,一边派了禁军亲信刺杀皇帝,结果开会讨论造反时,与会人员提出质疑,开了一天会也没结果。

三手准备只有他儿子那边成功了,这边散会后就有人去报告皇帝,元禧的禁军亲信有绝好机会刺杀皇帝,但他们担心刺杀皇帝会招致不祥(“吾闻杀天子者身当癞”),不敢动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元恪即位,由叔叔元禧大权独揽,元恪联合身边卫士和宦官,终结亲王辅政,让我联想到康熙除鳌拜。元勰字彦和,刘勰也是字彦和,他们好像还是同时代的人。

另一个谋反的是元恪的弟弟元愉。

在元愉谋反案的故事里,有宅斗,也有真正的“爱情”。

元愉先喜欢上一个歌伎杨氏,帮她改换门庭,让名族李氏认杨氏为养女,杨氏改姓李,然后杨氏应该是做了侧妃,生下长子元宝月。元愉又娶于皇后之妹为王妃,婚后不怎么搭理小于氏。

小于的姐姐兼嫂子于皇后把杨氏叫进宫,重打一顿,可能还让杨氏毁容了,又强行给杨氏剃发,让杨氏在宫内尼寺出家。小于以元宝月为己子。

一年多后,于皇后靠山倒了,于父让于皇后释放杨氏。杨氏回去后,“旧爱更甚”,又生了次子——元愉共4子1女,都是杨氏所出。

元愉谋反称帝,给出的理由之一就是“妾屡被顿辱”,就是要为爱妾讨公道才谋反的,称帝的元愉,立真爱杨氏为后,恩爱无比。

即便在元愉失败后被押解回京,途中“每止宿亭传,必携李手,尽其私情。”可见两人的确是真爱。

元愉死时杨氏已经再次有孕,生下遗腹女儿元明月,在明月1岁时杨氏被处死。

这个小闺女元明月也不是省油的灯,长大后和堂兄孝武帝元修搞骨科,元修逃离权臣高欢控制、投奔另一头恶虎宇文泰时都不忘记带走她。

宇文泰不待见元修,就把他的心头肉元明月杀死,又成为元修愤恨宇文泰的原因之一。宇文泰察觉后,一点都不惯着把他杀死,另外立元愉的第三子、也就是元明月的三哥元宝炬,做孝武帝元修的继任者,就是西魏文帝。

元宝炬即位后追尊父亲元愉为帝,母亲杨氏为后。以古人的眼光来看,元愉和杨氏这一对,也算是生死不渝了。

关于“子贵母死”。冯太后很好地利用了“子贵母死”,以之为武器,得以一直掌权,孝文帝父子都生活在她的阴影中。

田余庆先生认为:“'子贵母死’是一个政治行为,是一个因应于某种特定的政治情形而采取的行动,一旦行动采取,有的人就树立了先例,其他的人,就利用这个制度来控制权力,控制权力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控制小皇帝。”

存在即合理。这种反人性的事物,之所以能延续那么多年,几代皇帝及其生母深受其害,背后的原因就是那么简单:它对某些人有利。

我一直觉得,古代皇帝或政治家如果真的把儒家思想作为信条来执行,他们一定不怎么聪明。聪明的统治者会把教条变成自己的奴隶,有选择地加以利用,正如冯太后利用“子贵母死”。

“子贵母死”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晚年。汉武帝有鉴于他小时候窦太后作为皇帝生母专权,才要帮他儿子避免同样的问题。

但是他的儿子昭帝时期,出现了新的问题:大臣霍光专权。可见,这样的防范措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治标不治本。

因为它针对的是之前已经出现过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的人,很难预料以后会出现什么新问题。

人是具有极大变性的,汉武帝肯定想不到,他安排的辅政大臣格局会有那么大变动。

那应该如何防范各种势力专权?

我想,这个问题至今也难以解决,因为问题的本质在于人性的弱点和权力对人的吸引力。比防范更重要的,是制度体系和应急处突、随机应变。

关于佛教和当时女性的相互作用。

佛教对当时的女性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佛教传播过程中女性又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佛教对女性很有用,所以女性积极推动佛教传播。

史书中男性是主角,今天我们看到的南北朝佛教历史中,也尽是男人的身影,如萧衍、元恪身为皇帝而笃信佛教。女性在佛教历史中的存在感显得有些弱。

这本书以王钟儿的视角来看,就会发现女性跟佛教的关系非常密切。王钟儿自己作为一个比丘尼,她肯定还有一个比丘尼的朋友圈。

佛教对当时女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佛教给了她们的身体和心灵一条新的出路,她们的生活多了一种可能性。“中古前期佛教在东亚大陆的广泛传播,的确给许多女性带来了崭新的机会与可能。”像王钟儿这类被裹挟进权力斗争的女性,因为佛教而有了新的出路。

如果不是可以出家,恐怕她们只有死路。典型的例子是孝文帝废后小冯,作为宫斗失败者,她出家以后,仍可以自由活动,出家于她而言,可能相当于重生了。

很多女性遭遇不幸,她们也需要一个理由支撑自己继续活下去,佛教给了她们一种精神安慰,让她们能获得一丝喘息的空间,能治好她们的精神内耗。

关于北魏宫女。

北魏皇宫里的奴婢,主要是宦官、宫女,其来源主要是战争掳掠(来自南朝)、家庭陷罪(来自北魏),共同点是都出自官宦家庭。

我想起现在的政审,就总觉得北魏皇帝人身安全很成问题,这些宫女宦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不过我对北魏历史实在知之甚少,也不知道这些宫女宦官有没有出过大问题。

书中列出了十来个与王钟儿类似的人物,她们跟王钟儿类似,都是被北朝当成财物从南朝掠至平城,成了北朝的奴隶。之后成为高级宫女,死后有墓志铭。

她们的名字是:文罗气、吴光、杨氏、刘阿素、张安姬、缑光姬、孟元华、刘华仁、秦阿女、王遗女(大厨)、王僧男及其母、冯迎男(我自己列的,可能有遗漏)。

书中还提到了《魏书》记载的张谠之妻皇甫氏,也是被掳到平城做了奚官奴,幸运的是,张谠派人把她赎回去了。

我感觉这些女性可以组成一个北魏宫女群像,王钟儿是其中的一个,可以捋出这么多故事,其他人物想必也如此。扒一扒每个人的墓志铭,罗列一下她们的经历,梳理总结一下共性和特性,感觉会是一个不错的毕业论文素材。

比如,好几位宫女都是出自青齐,本书单列一章“青齐女子”。王僧男墓志还记录了针对幼年宫女的学校教育制度(宫学),在这种学校读书的宫女成为“宫学生”。

除了这些宫女,还有两位跟佛教有关的女性僧芝、元纯陀,她们的信息也都来自墓志铭。把慈庆加进来,也能有一个比丘尼的群像。

僧芝是胡充华的姑母,佛法造诣高,冯太后都器重的。僧芝请元恪身边的人向元恪推荐胡充华,胡充华得以瞒过高皇后受到元恪宠幸。

元纯陀是元澄的妹妹,史书不见记载。她两段婚姻都因丧偶结束,人生的痛苦让她转向佛教寻求安慰。

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小细节:作者认为,北魏皇帝多壮年而死,主要是因为食散服丹,散就是五石散。

另外,作者对悬瓠这个地方真是执念很深,悬瓠是王钟儿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大冯成为皇后之后孝文帝长期驻扎于此,作者每每提到悬瓠,都会强调王钟儿和孝文帝与悬瓠的关系,作为读者我想不记住它太难了。

王钟儿让我想起清代孝庄文皇后身边的苏麻喇姑。

王钟儿和苏麻喇姑,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皇帝生母身边的仆人,跟着亲历过很多历史大事件,帮助抚养皇子长大,得到几代皇帝的尊崇,都崇佛。

她们的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二人出身不同;王钟儿的身影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之中,苏麻喇姑则不仅在史书中留下了名字,今人还能找到她的墓葬遗址;王钟儿在权力斗争中被迫出家,苏麻喇姑则得以一直跟在孝庄身边。

王钟儿见证北魏历史,又让我想起最近因电影《流浪地球2》著名的MOSS。

MOSS是人类科学家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它默默地看着人类的悲欢离合。王钟儿在北魏历史中的角色,不是跟MOSS很像吗?

读《漫长的余生》这本书,除了王钟儿和那些权力斗争之外,还可以看到北魏历史政治、当时的很多社会现象,比如子贵母死、女主参政、皇帝短命、佛教信仰、北魏宫廷宫女宦官的来源等等。

这些现象应该是学术研究的很好切入点,也可以引发今人的思考。

此外,作者在讲述这些故事过程中,也夹杂不少关于某些问题的考证,作者对于史书和墓志铭的解读、治学方法,都很值得学习。

《漫长的余生》这本书的宣传,强调“关注遥远时代普通人”,即“普通人的历史,”它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读者,宣传是功不可没的。

这么多读者被“普通人的历史”吸引,说明什么呢?

看了罗新老师的访谈,他认为,关注普通人是现代史学的一个特点。不关注普通人、边缘人这些话题,是传统史学的系统性缺陷。唐人执着于修史,古人执着于“青史留名”,都是因为,史书不会记录普通人。

为什么我们今天会关心普通人?

罗新老师认为,是因为今天的社会人们高度平等。我认为还可能是处于当代的我们更关注我们自身。今天我们读新闻、小说,看电视剧、电影,很容易会代入自己。

这种“代入感”应该是很多人会关注王钟儿的原因之一。这本书的豆瓣评论就有人说,“我要是回到北魏时代,什么都不是。”

平心而论,王钟儿绝不是一个普通人,然而,相对于帝王将相,她确实是一个小人物。

今天的14亿中,绝大多数都是出身比王钟儿还低、认真生活勤恳工作但更加默默无闻的人。但这些人,在当下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戴口罩的这几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自身。

“建安七子”时代,人们遭遇战乱、疫病,感叹生命短暂,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成为一种社会思潮。

诗歌创作进入辉煌时期,诗人们都想努力展现自己独特的风貌——这其实也是源于他们对自身的关注。

当时的诗歌被称为“建安风骨”,客观上推动文学开始走向自觉。处在社会上层的曹丕也感叹“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几十年、几百年以后的人来读2023年的历史,14亿人中的绝大多数,可能只是某一个数字里的一个个体,比如某个数字之一。14亿人中的绝大多数如果生在王钟儿的时代,可能也只是包含在某一个数字里的“之一”。

大家关注遥远时代的普通人,其实还是关注那个与“普通人”类似的自己。

作者:转蓬飘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