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夫子医案》第四十期

 杏林真传公众号 2023-03-02 发布于广东
学习中医知识



咽梗案


姓名:章某
   
性别:男    

年龄:43岁    职业:教师

就诊时间:2021.02.10


【主诉】:咽喉梗阻感3年

【现病史】3年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咽梗感,于北京某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咽喉炎”,服“蓝芩口服液”治疗后咽痛消失,咽梗感未除,持续存在。

【现症见】:咽喉梗阻感,咽中有痰,色白粘稠,较难咯出,喜清嗓,胸闷,无心慌心悸,偶有头昏头胀,平素易感冒,感冒时多见咽干咽痒而欲咳,咳嗽黄痰,常迁延不愈;易上火,上火则咽喉疼痛灼热;口气较重,口略黏,无口苦,食欲胃纳可,无胃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日1次,不成形,偏散,质粘挂厕;晨尿黄;汗出较少,难下达,背部稍畏寒,平素易疲倦,活动后舒适。

【个人生活史】

个人史:1993-2003年于牛奶厂工作,长期饮牛奶,体重增加。

生活史:动少坐多,饮食荤素搭配,不饮酒,不抽烟。

【体征】

望诊:形体偏胖,面色黄滞微红,神情平和略呆滞

舌象:舌淡红,苔薄白干净,咽后壁肥厚稍充血

脉象:脉滑;左弦;左关旺,左寸稍沉

理化检测:血脂偏高,脂肪肝,左肾钙盐结晶,前列腺增生





现患者四诊信息俱全,请先试为分析。

再与下文之辨证论治解析相参校。

若有疑问,可于文后留言。



【诊断】:少阳、阳明湿痰郁热,易为外风引动

【治法】透湿化痰,兼清热疏风

方药】

上焦宣痹汤合温胆汤参考甘露消毒丹加减

郁金15 枇杷叶10 淡豆豉10 射干10

通草6 竹茹15 陈皮10 茯苓15

甘草5 薄荷6(后下)荆芥10(后下)桔梗10

茵陈10 连翘10 浙贝母10 天花粉15

14剂

头煎20min,复煎40min,一日一剂,一日2次,饭后温服


二诊进退


【病情进退】就诊时间:2021.5.12

病情进退:服上方1月余后,咽中梗阻感除,现欲调体质而来就诊。

现症:身体疲乏,精力偏差,活动后舒适,食欲胃纳一般,小便偏黄,大便不成形,夜寐可。

舌象: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象:脉弦,左脉滑

诊断:痰湿气滞郁热,少阳为主

治法:透湿化痰理气,兼清热

方药:柴宣温胆汤加减

柴胡15 黄芩10 法半夏10 郁金15

枇杷叶10 淡豆豉10 通草6 苍术10

陈皮10 茯苓15 枳壳10 炙甘草5

14剂 头煎20,复煎40  一日一剂,一日2次,饭后温服

辨证论治过程

(一)病象辨析:

病史

患者1993-2003年于牛奶厂工作,长期饮牛奶,体重增加——牛奶为肥甘厚腻之品,久服助痰增湿,而易成痰湿之体。《内经》言“五味入胃,各归所喜......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而久,夭之由也”,饮食不当亦可致病之源。

3年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咽喉梗阻感——湿热为外邪引动

3年前诊断为“咽喉炎”,服“蓝芩口服液”后咽痛消失,咽梗未除,持续存在。——湿热致病,用苦寒清热之品,热去湿留缠绵。湿热之治法,“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湿热分解,湿去热孤方是正途。

现症

咽梗阻感——湿痰气滞,阻滞局部气机;或痰瘀阻塞局部

咽中有痰、色白粘稠,难咯出,喜清嗓——湿痰痹阻于上焦焦膜

胸闷,无心慌心悸——鉴别病位,单纯在焦膜则多无心慌心悸,如影响到心或心包,可伴心慌心悸

偶有头昏沉、头胀——头昏沉多为痰湿阻滞、清阳不得荣养清窍,如“因于湿,首如裹”;头胀为(热)气涌而滞

平素易感冒,感冒时多见咽干咽痒而欲咳,咳嗽黄痰,常迁延不愈——内有痰湿郁热,易为外风所引动,须与体虚易感冒鉴别。

易上火,上火则咽喉疼痛灼热,口气较重——阳明火热上熏口咽

食欲胃纳可,无胃痛腹胀、恶心呕吐——胃气和或阳明之里波及不甚

口略黏——痰湿

大便日1次,不成形,质粘挂厕——湿邪,湿性粘腻

尿黄——里热

汗出较少,难下达——湿性下趋,湿邪郁遏下半身卫气的宣发通行

背部稍畏寒——湿、饮等阴邪阻滞,阳气不布

平素易疲倦,活动后舒适——湿邪阻滞,气不舒达

生活史

动少坐多——久坐不动,周身气机不得伸展,易停痰停湿

体征:

望诊:

形体偏胖——痰湿之体

面色黄滞微红——湿邪郁热

神情略呆滞——痰湿影响神

舌象:舌淡红,苔薄白干净——苔厚腻为有痰湿,但苔干净亦不能排除里有痰湿;临床上厚腻苔多见于脾胃肠或中焦湿痰。

咽后壁肥厚稍充血——湿、痰、有热

脉象:

脉滑——痰

左弦——气滞

左关旺——肝胆有热或气郁?

左寸稍沉——湿痰等阴邪痹阻上焦,气机不能外达

理化检测:血脂偏高,脂肪肝——痰湿

左肾钙盐结晶,——下焦湿热

前列腺增生——痰瘀?



辨证诊断

1.独立分类(辨证三要素)

1)病因:

痰湿:形体偏胖、神情略呆滞,长期饮牛奶,体重增加;咽中有痰、色白粘稠,头昏沉,感冒时咳嗽黄痰、迁延不愈,口略黏,大便不成形、质粘挂厕,汗出较少、难下达,平素易疲倦、活动后舒适,咽后壁肥厚,脉滑,理化检查血脂偏高、脂肪肝、左肾钙盐结晶、前列腺增生。

热:咽干、咽痛,咳嗽黄痰,易上火,上火则咽喉疼痛灼热,口气较重,头胀,尿黄,面色微红,咽后壁稍充血,左关旺。

2)病位:

少阳:咽喉梗阻感,有痰难咯出,喜清嗓,伴胸闷,背部畏寒,形体偏胖,左弦;左关旺,左寸沉。

阳明:咽干,易上火,上火则咽喉疼痛灼热,口气较重,咽后壁稍充血,大便散粘。

3)病机:

气滞——咽喉梗阻感,胸闷,平素易疲倦、活动后舒适,平时动少坐多,左弦。

综合判断

少阳、阳明湿痰阻滞气机而生郁热,易为外风引动。

依据时间先后,进行逻辑组装

患者生活饮食、运动不调,形成痰湿郁热之体,职业为教师用嗓多,咽喉易损,邪气外客则易引动内之痰湿郁热踞于咽喉,复因失治误治,误用苦寒,痰湿缠绵留着于咽喉而为窠臼。





*说明与发挥*

(1)辨析“易感冒”之必属虚证否?

(2)上焦宣痹汤、银翘马勃散、半夏厚朴汤类方鉴别

(3)咽梗的类病鉴别



1.辨析“易感冒”之必属虚证否?

侍诊刘师,常见病家自言体虚易感,服玉屏风、补中益气等补益之剂数月而了无寸功,何也?岐黄之术欺人哉?草木之品力薄哉?非也!

体虚易感者,世人皆知,内经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卫气虚者,肌表空疏无以御邪;阳损者,无以卫外而为固;营血亏者,卫失其守,肝无以使之候外;此皆是正气虚损无力抗邪,又不善养生调摄以避其毒气而易感者也。

体虚易感,理固宜然,然舍此别无他因?验之临床,“体实”而易感者亦不少见,何也?盖或因痰湿阻滞,气机不畅;或因贪食,积滞中焦,卫气不出;或因情志久郁,木气不达;或因火气内郁,邪气内伏等皆可致卫气阻滞、不充肤腠,而易为六淫之邪所客或为外邪引动而发。譬如有兵弱不能御敌应战而敌侵城而入,亦有虽具强兵而因故阻于途,不能应援而为敌所侵,或有内贼勾结,外敌一至即响而应之。一虚一实,一补一泄,理法相差迥异,不细辨病情、精析病机,而妄以“易感冒者属体虚”论治之,多有舛误。

2.上焦宣痹汤、银翘马勃散、半夏厚朴汤类方鉴别

上焦宣痹汤、银翘马勃散、半夏厚朴汤临床上皆可治疗咽喉异物感、梗阻感,鉴别如下:


上焦宣痹汤

银翘马勃散

半夏厚朴汤

病因

湿热,湿偏重

湿热(毒)热偏重

痰湿

病位

手少阳(上焦焦膜)

手少阳、厥阴

足阳明

病机

湿中夹热,郁痹上焦

湿温合风上扰

痰气交结,阻于咽喉

主症

咽梗或异物感,多持续存在,常喜咳咯淸嗓,有痰感,但咳咯不爽,痰白而粘稠不易出;局部或有微痛,或咽干不欲多饮

咽痛咽干甚至糜烂,咽梗或异物感,多持续存在,或咽中有痰

咽梗或异物感,或作或止,情绪抑郁时可加重,或有咽痒,较少有口干咽干及频繁清嗓

伴症

多伴胸闷不舒,或有微咳不爽,或胸微痛,或喜深透气或叹气

可伴心烦而悸,或有发热

可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

舌脉及咽喉

舌质稍暗红,舌苔薄白腻;或脉两寸独沉,或一寸沉而另一寸浮;咽粘膜充血肥厚、色黄,咽后壁或侧束有呈颗粒状或片状隆起的淋巴滤泡

舌尖边红,苔白略厚;脉数两寸浮;咽部红肿或糜烂,或扁桃体肿大,或有滤泡。

舌质较淡,苔白腻;脉多弦滑;咽喉色较淡,咽部多无阳性体征。

原文

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宣痹汤主之。

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3.咽梗的类病鉴别

临床上多种疾病皆可见咽梗一症,现列举常见几种疾病加以鉴别:

咽梗的类病鉴别

喉痹

梅核气

噎膈

症状

咽喉梗阻感、异物感、咽部干燥为主,或有痒、胀、灼热和疼痛感觉,空咽时或多说话症状明显,为减轻症状或欲吐出“粘痰”常以用力“吭”、“咯”清嗓动作,亦有反复吞咽或频频饮水试图消除不适。

自觉咽中如有物梗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多出现在情志不舒或注意力集中于咽部时,进食顺利而无梗塞感。

咽喉异物感,梗阻感吞咽时明显,咽下饮食梗塞不顺,食物在食管内有停滞感,甚则不能下咽到胃,或食入即吐。多伴有胃脘不适,胸膈疼痛等症。

体征

咽部慢性充血伴散在性淋巴滤泡增生或咽侧索呈条状突起,或伴悬雍垂肥厚增长

咽部多无阳性体征,患者多为女性,常见神情愁苦、眉头紧皱

久病多见形体消瘦,肌肤甲错,精神衰惫等

检查

纤维内镜检查同上

检查多无器质性改变

X线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胃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肿瘤系列检查等多见异常

西医对应疾病

慢性咽炎

咽异感症、神经官能症等

食管癌、贲门癌,以及食管炎、贲门痉挛等




作者——袁鹏辉

江西南昌县人

2020级岐黄国医书院研究生

师从刘英锋教授

热爱中医,喜读经典。立志以弘扬岐黄之术为己任,以济世救人解除病人苦痛为初心。矢志不渝,白首不悔。



好课推荐

《伤寒教授讲授温病课程》

临床如何辨治湿热系列疾病?如何用温病方治疗杂病?

学习刘英锋老师讲温病学,可拓展辨证思路,学习温病方证,整体提升治疗内科杂病、疑难病的辨治水平。

长按识别,开始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