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之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

 如意王学习室 2023-03-02 发布于上海

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  --------  获奖理由

莫里斯·梅特林克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他的剧作往往充满诗意,因此被称之为诗剧,而梅特林克也享有“比利时的莎士比亚”之称。梅特林克早年学习法律,并且当过律师,后去巴黎参加象征派文学运动,并且在第一个剧本《玛莱娜公主》中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受到法国评论界的重视。此后他成为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先后写了《青鸟》、《盲人》、《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蒙娜·凡娜》等多部剧本。梅特林克的创作思想始终围绕着唯心主义,但其作品风格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悲观主义为基调,充满着对死亡和命运的无常的无奈绝望的思想,其中比较熟为人知的有1890年创作的《不速之客》(讲述一家人在阴暗的客厅里守护着隔壁房间的女病人,他们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不速之客”的光临,其中盲人祖父第一个感受到了死神闯入,这时门突然打开,护士来通报:那个女人死了)和《群盲》(描写六对盲人男女陷入原始森林中,他们痴心等待曾经引导过他们的教士来搭救,但他已经死了)以及1895年的作品《室内》(讲述一家人在欢乐的聚会的同时,小女儿已经在外淹死,人们正赶来向他们通知这一噩耗,这部作品突出地展现了命运的无法违抗),此外还有《佩莱阿斯和梅丽桑德》、《阿拉丁和帕洛密德》、《丁达奇尔之死》等;后期以散文集《卑微者的财富》为梅特林克前期思想的总结,而后告别悲观主义,开始研究人生的奥秘和道德的价值,其中以1896年创作的剧本《阿格拉凡和赛莉塞特》(赞扬赛莉塞特在爱情中自我牺牲的精神,也肯定了阿格拉凡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代表,另外还有《蜜蜂的生活》、《大秘密》、《花的智慧》等。梅特林克一生都在探索生命的真谛,并且追求着光明与美好,因此他创作的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象征主义色彩,也有很强的浪漫主义精神。

《花的智慧》是莫里斯·梅特林克1907年的作品,是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典藏书系中的一本。
《花的智慧》描写了众多植物的生存方式,作品中对植物的美学、科学的观察和描写,至今在观赏植物时仍具有一定的启发。但毕竟梅特林克并不是一位自然学家,因此这部作品也并不是纯粹关于自然科学的著作,梅特林克通过对植物生存智慧的描写,来延伸对人类境况的哲学研究。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把植物写活,进而映射出整个社会制度,所谓“一花一世界”正是如此。

植物们在这个世界上显得多么的渺小而不堪一击,它们为了生存下去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因此它们在努力的创造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它们通过吸引昆虫来将花粉传递出去,由此可见使用工具并不是人类的专属。透过这些植物的生存智慧,我们可以窥见整个大自然的智慧和能力,而人类不过是最后出现在这个地球上的一种生物而已。由此在思索植物世界与人类社会的类比的同时,我们也会在作品中感受到人类的无知和愚蠢,我们一度认为我们是地球的主宰,然而并不是,自然比我们想象的要伟大的多,而我们也比我们想象的要渺小脆弱的多。正像我在学习“机器人学”的时候,我们有一门课是“仿生机器人”,人类最先进的技术多数是在模仿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假如“仿生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太远,那我们看看身边,相机云台模仿的是鸡头,雷达模仿蝙蝠,飞机模仿鸟类,上学的时候研究水下机器人(类似潜水艇),在进行外壳设计时,发现高铁或者水下机器人的头部大多模仿蛇头、豹子头、海豚头、鲸鱼头等高速移动动物的头部,由此可见,人类不过是将自然界已经存在的智慧进行探索后加以利用,也就是进行自然界的“复制-粘贴”而已,那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统治整个地球呢?现如今,全球都在提倡保护地球,然而地球是不需要我们去保护的,因为我们能否存在于地球上,是地球的选择,而不是我们可以进行选择的,由此我们保护的不是地球而是我们自己。难道地球会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就不复存在了么?不会的,最终消失的是人类,也许都不是我们现在可见的一草一木,因为它们远比我们有智慧的多!

扯远了,我们聊回作品本身。在这部作品中,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众多植物的智慧,也看到了人类的狂妄和无知,油然而生的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作者通过其对植物的探索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将其哲学思想轻易的传达给了读者,作者的文学功底可见一斑。但是由于作品中需要表达的观点很统一,所以这些观点会在作品中屡屡出现,这使得读者阅读起来会觉得厌烦,因此建议读者不要一次性连续通读这部作品。另外,对于并不熟悉植物学的读者,这是一部需要配合浏览器阅读的作品,因为作品中并没有插画去解释那些植物名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