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里的春天》 | 茅盾文学奖作品第一届(周末好文)

 如意王学习室 2023-03-02 发布于上海
摘抄五则

1. 往事如潮,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无法羁绊地驰骋着。他惊诧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回到昨天的世界里去了。

2. 生活就是这样复杂多变,喜剧会有泪水,悲剧会有笑声,垮台的汉子会再起,而那些显赫的“英雄”,倒成了历史垃圾。
3. 老实人总是把不属于自己的过错揽在身上。
4. 不会撒谎的人撒了个谎,为什么总心虚胆怯、漏洞百出呢?而善于撒谎的人,哪怕瞒天过海,也绝不露馅,关键就是前者怀疑自己是假的,而后者相信自己的真的。
5. 人必须要具备力量,才会使他人敬重;但受人敬重,未必等于被人需要。

全文共1823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冬天里的春天》的作者是当代作家李国文,他于1930年出生于上海,19岁毕业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之后入党并成为了文工团员,并前往了朝鲜战场。

李国文的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揭露社会阴暗面来对现实生活进行干预,并创作了小说《改选》,因此被打击为“右派”而受到迫害。

沉沦的日子并没有改变他的初衷,1979年,他通过创作小说《月食》重归文坛,并创作了诸多获奖作品,其中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冬天里的春天》可以算是其代表作之一了。

这部作品的名字将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感情都表达了出来。

《冬天里的春天》的主人公于而龙在抗日时期是游击队队长,新中国成立之后担任起了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厂长兼党委书记的职务。

在抗日时期,他的妻子游击队指导员芦花被暗杀。

这部作品就以于而龙返回游击根据地调查妻子死亡原因为线索,通过他三天内的经历与回忆向读者展示了从抗日战争到粉碎“四人帮”这40年的“寒冬”生活。

然而尽管在“寒冬”一般的日子里,人民依然积极的斗争,乐观的生活着,因此“冬天”的社会环境并没有改变人民心中的“春天”,这便是这部作品的主题了。

于而龙与妻子曾是贫困的渔民,为了偿还高门楼王家的债,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去冰湖中抓鲤鱼。

之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始革命,不仅仅与日匪斗争,也与地主资本家斗争

他的妻子芦花也是一个英勇果敢的“女勇士”,她曾亲手将高门楼王家的大儿子王经宇的头颅带到老二王纬宇的面前,而这也为她日后被暗杀埋下了伏笔。

王纬宇混入了革命队伍,并通过写血书、刨父亲坟墓等“猥琐发育”的行为得到了革命队伍的认可。

而他并不愿意看到革命的胜利和成功,因此他误导游击队做出错误决定,甚至杀死了芦花和四姐。

这部作品并不像其他作品一样以豪壮而澎湃的语言去讲述革命,而是少有的以怀疑的视角对革命进行反思,因此其也是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品。

《冬天里的春天》不仅仅对革命的过程进行了反思,同时还对革命的结果以及革命者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甚至还对“革命”本身提出了质疑,因此这部作品虽然叫做《冬天里的春天》,但并不是一味的展现着人民在革命中乐观情绪。

这部作品中人物并不是一味的乐观,这也减少了那一时期文学作品的“中二”特质。

与此同时,这部作品在刻画人物的时候也并不是非黑即白,尽管作品的主人公于而龙是一个坚强而勇敢,亲和而重情重义的正面角色,但是他依然有一些“可恨”的诸如冲动、轻信、易受骗等性格缺陷,也正是这些弱点使人物成为了有血有肉的“凡人”。

除此之外,这部作品将新中国苦难的四十年浓缩于于而龙三天的所思所想,这是中国最早使用意识流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了。

而意识流的使用也使得这部作品的阅读难度大大上升了,它并不是按特定的时间、空间顺序进行叙事,而是以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中心,扩散性的将四十年的革命变迁覆盖进作品当中,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感到混乱。

再加之当时对于意识流的运用并没有如今一样先进和成熟,这导致了这部作品中某些情节略显啰嗦和冗余,但是这并不影响这部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里程碑式的跨越。

《冬天里的春天》除了运用意识流手法之外,还运用了戏剧上的暗转手法和电影上的蒙太奇手法,同时也借鉴了章回体小说的设置悬念的手法,因此可以说,这部作品摄取了中外文学艺术上的诸多手法,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

当然,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这部作品在刻画人物时也有许多让读者无法接受的“设定”,例如高门楼王家老二王纬宇在明知姗姗是自己亲生女儿的情况下还与珊珊发生了关系,这种乱伦的道德底线的触碰使得这部作品的人物形象刻画过于简单直白了。





文末互动:点赞并点击在看,同时无分组转发该文章至朋友圈领取电子版《冬天里的春天》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