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提议:加大耕地“撂荒”整治力度!农民:挣不到钱咋办?

 着迷大乡村 2023-03-02 发布于湖北

导读:农村的耕地撂荒现象,日趋严重!看着大片大片的耕地,长满了杂草,确实很心痛。为此,有一些专家认为,需要加大农村耕地撂荒的整治力度,杜绝耕地撂荒,以及耕地的“非农化”、“非粮化”。对此,你怎么看?

从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耕地的态度。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严峻,粮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越来越重要。在农村,常听老人们说:“只有抓在自己手里,才是真的”。只有我们的粮食揣在自己的口袋里面的时候,我们的心底才是踏实的。

其实,这些年来,我们每年要从外国进口大量的粮食。虽然,这些粮食不全是大米,但是既然进口,就说明了我们有需求,也说明了我们本身没有种植出来。难道是因为我们种植不出来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进口的粮食中,主要的农产品以大豆为主,占据了进口量的60%多。这些年,国家也在提倡并扶持大豆种植。可是,目前的种植量,还是达不到每年的消耗量。难道是我们的土地不够吗?

其实,也不是土地不够,而是很多人不愿意去种植。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民们觉得种地不挣钱,所以大家宁可出门打工,也不愿意在家种地。其实,这也是农村出现撂荒的原因。如果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农村耕地撂荒只会越来越严重。难道耕地撂荒不能解决吗?

其实,也不是。对于农村耕地的撂荒现象,我们应该从本质上去解决问题。如果仅仅通过施压,要求农民必须种地。对于那些撂荒的耕地,就进行收回处理。最后的结果是,耕地不撂荒了,但是粮食产量却上不来。那么,如何解决这个根本性问题呢?我个人觉得有下面几点:

一、加快农村耕地整治改造。

其实,我们基本可以预料到,在过去15年,农村的耕地,将无人来种。因为现在还在地里干活的农民,年龄大都在60岁左右。等到他们这辈人干不了的时候,农村的耕地的劳动者,就出现断层的情况。

年轻人慢慢的走出去了,大多数年轻人也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即使现在农村的环境比以前更好,生活更加便利。可是,因为孩子的上学问题,因为自己的工作原因,农村只是自己的“老家”,一个偶尔回去的老家。

农村没有了年轻人,那么就没有了种田人。所以我们要通过加快农村的整治,让小田并大田,打造适合大型机械操作的“大块农田”。当农村里,都是这样的大地块的时候,村子里还愿意从事农耕的新农人,会承包种植。

二、积极探索耕地增值的有效机制。

其实,为了稳定种粮的积极性,这些年我们在不断的进行粮食补贴等惠农政策。可是,因为粮食补贴的钱比较少,所以并不能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其实,随着时代的变化,期望有更多的农民去种地,已经是不现实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探索的是,如何把大片的耕地汇聚到一起,让愿意种地的人,或者企业去种植。针对这样的种植大户,应该给予一定的补贴,而农民得到一些土地流转的租金。

总体来说,专家提议整治耕地撂荒,确实需要去整治。可是,我们也应该找到农民不愿意种地的原因。要是种地就可以挣钱,谁愿意背井离乡的外出打工。其实,并不是农民不愿意种,而是挣不到钱咋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