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书生一觉醒来,身处石窟中,女子:你把红绳归还给我吧

 正经说文史 2023-03-02 发布于湖北

唐朝长庆年间,有一个名叫罗峦石的书生,出生于世家门第,但是命运不济,十六岁时父母双亡,由堂叔照管。堂叔对他看管很严,每天晚上都要考查他的功课,回答不上来,就会罚他跪在祖宗牌位前思过。

罗峦石实在受不了,听说都城非常繁华,便雇了一辆马车,把家里的银子偷出去一万两,去都城里玩耍。堂叔得知后,气得差点吐血,那一万两银子,是罗峦石祖辈积攒下来的财富,被罗峦石席卷而空,家里就剩下房子和田地,无异于一座空壳。

都城里有一个头牌,名叫花蕊,王公贵族争相拜倒在他的石榴裙下。罗峦石贪恋她的美色,一掷千金,和她好上了。花蕊贪恋他年少英俊,又舍得花钱,便留他在香闺里,一起沉沦在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日子里。

过了小半年,都城里来了一位波斯美女,门庭如市,车水马龙。罗峦石甩了花蕊,投奔到波斯美女的怀抱里,说不尽的万种风情,享不尽的风光旖旎。几个月后,他厌烦了波斯美女,又和其他的女子好上了。

就这样,不到两年里,罗峦石和六七个女子有染,钱也花光了,被女子赶了出来。他没有路费回家,也无处可去,饥饿盖过了面子,只好乞讨度日,边乞讨边向老家走去。

过了一段时间,罗峦石的身上长满了毒疮,臭不可闻,人们看见他来,老远就躲着他。因为臭气熏天,好多人不准他走近家门,拿棍子驱赶他,他也难得讨到饭吃,饿得头昏眼花。

这一天晚上,罗峦石又冷又饿,躲在桥洞下避寒,肚子饿得发疼,奄奄一息,不由得昏睡过去。这时,他感到身子动了动,面前忽然出现了光芒,刺得他忍不住睁开了眼睛,发现一名仙女站在面前,身上光芒万丈。

突然,一个声音响起,“这是两枚野果,你先吃了充饥。”话音刚落,光芒消失,面前出现一名女子,大约十五六岁的样子,一副俏皮的模样。

见到吃的,罗峦石双眼放光,一把抢夺过来,往嘴里塞着,喉咙里发出响声。等到他有了力气,环顾四周,这才发现身处山洞里,身边燃着一个小火炉。

罗峦石问道:“我这是在哪里?”女子调皮地一笑,歪着头说“这是我的洞府。”说罢,走近罗峦石,嘴角里浮起一丝坏笑,说道:“你把红绳归还给我吧。”罗峦石不解地问道:“什么红绳?”

女子说:“就是月老拴在你脚后跟上的姻缘红绳啊。”罗峦石抬起一双脚,看了看,脚后跟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女子说:“藏在脚后跟里面,肉眼凡胎看不见,我能看见。”

说罢,伸手捏住罗峦石左脚后跟,罗峦石赶紧挣脱掉,问道:“你先说说为何要拿走红绳?”女子冷哼一声说:“缘由很简单,你不配做我的郎君。”

原来,女子闺名刺梅,是一名狐女。她的母亲是狐仙,与一位书生相爱,结为夫妻,生下了刺梅。谁知书生始乱终弃,又爱上了别的女子,狐仙气愤不过,带着女儿上山去了。

刺梅从小跟着母亲长大,学了一些法术。前两年,她的母亲躲进深山里修行去了,她独自守在洞府里。

讲到这里,刺梅说:“每个人一出生,月老就会在脚后跟上拴上红绳,定下姻缘。我和你的脚后跟上,拴着同一根红绳,你是我命中的郎君。但是,你行为不检点,不但身体脏了,心也很脏,我不想嫁给你这种人,所以要收回红线。”

说完,刺梅捏住罗峦石的脚后跟,另一只手用长长的指甲使劲一掐,抽出一根血红色的肉丝,扔进火炉里烧了。罗峦石问道:“没有了红绳,你以后嫁给谁?”女子恨声说:“我宁愿单身一辈子,出家修行,也不愿嫁给你这种人。”

罗峦石苦着脸说:“这么说来,我也娶不了妻子吗?”刺梅挖苦说:“你这种人,就不配有妻子,再说了,你们男人可以一妻多妾,没有妻子,可以纳妾啊。”

罗峦石心生悲哀,不由得洒下两滴泪水来,叹息一声说:“我疾病缠身,恐怕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有没有妻子,不都是一样吗?”

刺梅叹息一声说:“念你曾经是我命中郎君,我姑且救你一命吧。”她把罗峦石带到山洞侧边,指着温泉说:“你在温泉里泡上三天,身上的毒疮就会消失不见,你也就能活下去了。”说罢,伸手在空中一挥,拿来一套衣衫。

罗峦石接过来一看,竟然是他的旧衣衫,不由得询问起来。刺梅笑着说:“这是隔空取物之术,我从你家里拿来的。”罗峦石啧啧称奇,跳进了温泉里。才泡了一个多时辰,身上的毒疮就开始脱落,皮肤变得光滑起来。

刺梅在温泉边放上几盘野果,也不管他。泡到第三天,罗峦石感觉到脚底下有小石子,摸起来一看,竟然是宝石。他探下身不住地摸索着,先后摸出十几颗宝石。他心中暗喜,这些宝石价值不菲,不能惊动刺梅,不然的话,她肯定不准他带走宝石。

于是,罗峦石穿好衣服,怀揣宝石,不告而别,下山而去。到了山脚下,询问当地人,才知道身处西南,离都城千里之遥。好在他的身上有十几颗宝石,卖了数万两银子,坐着马车往都城而去,他忘不了这个令人销魂的城市。

罗峦石又过起了灯红酒绿的生活,都城里一旦有了新来的美女,他都会一掷千金,一亲芳泽。正所谓坐吃山空,何况是大把大把地丢银子,不到三四年,罗峦石便把银子花光了,被扫地出门。

正所谓屋漏偏遭连阴雨,罗峦石身上的毒疮又复发了,无钱医治,只能乞讨为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死在了一个桥洞里。

刺梅心血来潮,掐指一算,得知罗峦石死去了,心生怜悯,使用法术,将他的尸首送回老家。罗峦石的堂叔看见侄子的尸首,不由得老泪纵横,将他好生掩埋了。

古人语,一失足成千古恨,罗峦石不思悔改,接连失足两次,可谓死有余辜了。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