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国文学简史

 肥猫喵星 2023-03-0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作品《小王子》

法国文学简史

1.古代文学

公元842年首次使用古老法语书写的《斯特拉斯堡誓言》(Serments de Strasbourg)一般被认为是法国古代文学史的起点。公元9~12世纪,法国文学主要是骑士文学,体裁是英雄史诗和颂诗,其代表作是《罗兰之歌》(Chanson de Roland)。该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13~15世纪,在新兴的市民阶层中流行新的诗歌、戏剧剧本和散文。16世纪,法国文学的主流是人文主义文学,代表作有《巨人传》(Gargantua et Pantagruel)等。作者拉伯雷(Rabelais)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17世纪,法国文学界盛行古典主义文学,无论诗歌、散文、戏剧剧本大多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典范。主要成就是戏剧剧本方面,高乃依(Corneille)和拉辛(Racine)的古典主义悲剧,其代表作有《西德》(Cid);莫里哀(Molière)的古典主义喜剧,其代表作有《吝啬鬼》(Avare)、《伪君子》(Tartufe)等。

2.近代文学

18世纪,法国诞生了启蒙文学。一些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往往利用小说来宣扬自己的信仰和主张,即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来体现和宣扬哲理,这类小说就被称为哲理小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宣扬启蒙思想,但是每个作家由于气质不同,还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格。例如,伏尔泰的《老实人》(Candide)和《天真汉》(Ingénu)的尖刻讽刺,卢梭的《爱弥儿》(Emile)和《新爱洛绮丝》(Nouvelle Héloise)的忧郁感伤,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Lettres Persanes)的寓庄于谐。狄德罗提倡“严肃喜剧”,打破了喜剧和悲剧的界限,更贴近现实生活。受狄德罗的影响,博马舍(Beaumarchais)创作的作品《塞维勒的理发师》(Barbier de Séville)和《费加罗的婚礼》(Mariage de Figaro)至今仍在法国和世界戏剧舞台上久演不衰。

19世纪是法国政治上最动荡的时代,也是法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文学流派相互交错、大放光彩,为人类的文化宝库留下了许多不朽名著和精彩篇章。鉴于浪漫主义还是19世纪法国文学的源头,其他一切文学流派都是由浪漫主义孕育和分化出来的,因此19世纪理所当然地被称为法国文学的“浪漫主义的世纪”。

19世纪上半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占据主导地位。法国浪漫主义虽然思想倾向不同,却有着共同的艺术特征,即崇尚自由和幻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情,极力描绘自然风光,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同时取材于基督教和中世纪以来的法国历史,以及当时国内外的现实生活,从而摆脱了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束缚。浪漫主义一大功绩是丰富发展了小说体裁,使小说从“二等公民”登上大雅之堂,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悲惨世界》(Misérables)和《海上劳工》(Travailleurs de la mer),大仲马的通俗历史小说《三个火枪手》(Trois Mousquetaires)和《基督山伯爵》(Comte de Monte-Christo),女作家乔治·桑(George Sand)的田园小说《魔沼》(Mare au diable)、《孔叙埃洛》(Consuelo)特别受人青睐。在诗歌方面,雨果的《东方集》(Préface des Orientales)和《惩罚集》(Châtiments),拉马丁的《沉思集》(Méditations Poétiques)和《新沉思集》(Nouvelles Méditations Poétiques)都是浪漫主义的作品。在戏剧剧本方面,雨果的《欧那尼》(Hernani)也被打上了浪漫主义的烙印。

图片

法国作家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 电影海报

19世纪下半叶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如司汤达的《红与黑》(Rouge et le Noir)和《帕尔默修道院》(Chartreuse de Parme)、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从不同的角度深刻反映着当时的社会风貌,反映了当时各阶层的私人生活、巴黎生活、外省生活、军队生活、农村生活和政治生活,不仅在法国文学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梅里美(Mérimée)的《卡门》(Carmen)和《高龙巴》(Colomba)、小仲马(Dumas fils)的《茶花女》(Dame aux Camélias)、中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羊脂球》(Boule de Suif)和《一生》(une Vie)等,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和腐败。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作为批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作家,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其主要作品产生在20世纪上半叶,如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和《母与子》(Mère et fils)。

19世纪末,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作家则用科学家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的发展。左拉创作的《鲁贡-马卡尔家族》(Rougon-Macquart),是继《人间喜剧》之后的长篇巨著,其中重要的有《小酒店》(Assommoir)、《萌芽》(Germinal)等,反映了法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这个时期,法国还产生了巴黎公社文学,如公社诗人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International)。还出现了如兰波(Rimbaud)、马拉梅(Mallarmé)等象征派诗人,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Verne)及其脍炙人口的《气球上的五星期》(Cinq semaines en ballon)、《海底两万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神秘岛》(Île mystérieuse)等。

3.现代文学

19世纪末,法国诞生了现代主义文学(又称先锋派或现代派)。它的基本倾向是反传统、非理性。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都对传统文学,尤其是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有所悖逆。它从个人的角度全面地否定社会的倾向,表现出极端冷漠、残酷、自我中心的思想感情,贬低自我,无法把握自我,对自我感到陌生的特点。在艺术特征上,它广泛运用暗示、象征、荒诞、变形、意识流、黑色幽默等手法,以发掘人的内心奥秘,再现主观化了的世界图景,揭示某种抽象的哲理。先锋派或现代派,在19世纪后期肇始法国文坛后,20世纪20~30年代和50~60年代出现了两个高潮。

一战后,法国文坛上最先是产生了达达主义文学流派,它否定一切传统的写作技巧,企图以文字堆积的方式进行创作。之后,达达主义演变成为超现实主义,认为可以不用任何艺术和思维的定式,把梦幻中看到和体验到的一切绝对真实地写下来。这些超现实主义文学家大多是法国年轻的作家,如布勒东(Breton)等。30年代末,存在主义文学流派盛行起来。在这期间,法国主要的作家有普鲁斯特(Proust)、马尔罗、萨特、安德烈·吉德(André Gide)、阿拉贡(Aragon)等。普鲁斯特是法国意识流小说的鼻祖之一,他以一种直接再现“心路历程”也即精神生活过程的手法创作,其长篇小说《追忆消逝的年华》(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成为新兴文学形式发轫的一大标志。马尔罗著有《人类的处境》(Conditions Humaines),吉德著有《伪币制造者》(Faux-Monnayeurs),萨特著有《恶心》(Nausée)、《墙》(Mur)等小说,阿拉贡著有《巴勒的钟声》(Cloches de Bâle)、《高等住宅区》(Beaux Quartiers)。

二战中,法国诞生了抵抗文学。许多作家如阿拉贡、马尔罗等积极参加抗德斗争,并化名在地下报纸和刊物上发表文学作品,揭露德国法西斯占领者的暴行,激发人民的抗德热情。在这期间,存在主义文学继续活动,如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创作了《局外人》(Étranger)。此外,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于1942年出版的童话小说《小王子》(Petit Prince)风靡世界,被译成270种文字和方言,多次再版,至今全球发行量已达5亿册,被誉为“阅读率仅次于《圣 经》”的最佳书籍。

4.当代文学

二战后,法国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多的国家,从一个侧面证明当代法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依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当代法国文学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1)二战后至50年代中期。抵抗文学继续存在并出版了大量的作品,揭露法西斯的罪恶,颂扬抗德的英雄和人民,对战后出生的一代人有很大的影响,如阿拉贡的六卷本长篇小说《共产党人》(Communistes)。存在主义文学依然风靡一时,如萨特的《理性的年代》(Âge de Raison)、《境地》(Situations)等,加缪的《鼠疫》(Peste)。加缪因《鼠疫》而获得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此外,这个时期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创作手法的传统小说、戏曲和诗歌也出现了不少的作品,如马尔罗的《沉默的声音》(Voix dusilence)。保持古典主义风格的传统戏剧剧本有萨特的《肮脏的手》(Mains Sales)和《可尊敬的妓女》(Putain Respectueuse)等。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也被称为“现代性文学”时期。在这个时期,法国文坛上多种思潮和多样流派并存,新一代作家不断地涌现,但由于没有哪种流派占主导地位,故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和创作手法都与过去不同,都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新小说流派认为艺术形式是最根本的,如萨罗特(Sarraute)的《天象仪》(Planétarium)、《黄金果》(Fruits d′Or),克洛德·西蒙(Claude Simon)的《风》(Vent)、《草》(Herbe)等,罗布-格里耶(Robbe-Grillet)的《橡皮》(Gommes)、《金三角的回忆》(Souvenirs du Triangle d′Or)等。在诗歌方面,法国出现了现代派,如被称为人民诗人的普雷韦(Prévert)的《歌词集》(Paroles)等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戏剧剧本方面诞生了新先锋派或称为荒诞派剧本,如贝凯特(Beckett)的《等待戈多》(En Attendant Godot)和《最后一局》(Fin de Partie)、约内斯科(Ionesco)的《犀牛》(Rhinocéros)和《饥与渴》(Soif et la Faim)等。先锋派剧本主要表现人和世界的荒诞性。

图片

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情人》

(3)20世纪90年代至今。也被称为后现代性文学时期。在这个时期,随着现代派小说的衰落,法国文学走上了通俗之路:一些作家向现实主义靠拢;而一些作家开始创作自传小说;另一些作家热衷于寻根,恢复用历史题材进行创作;还有的作家笃信宗教和写宗教作品。格拉克(Gracq)发表的《阿戈尔城堡》(Château d′Argol)说明他已从荒诞小说家向传统主义的创作方法转变。杜拉斯(Duras)的自传体通俗小说《情人》(Amant)在她于1996年去世后终于被广大读者接受。在新一代法国作家中,有许多多才多艺并已经成名,作品累累,如索莱尔(Sollers)、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奥塞纳(Orsenna)等。当代世界范围内最畅销的法国作家马克·莱维(Marc Levy)推出了《偷影子的人》(Voleur d’Ombres)、《比恐惧更强烈的情感》(Sentiment Plus Fort Que La Peur)等一系列作品,温柔、浪漫、风趣。

进入21世纪,在欧洲普遍存在文学疲软的情势下,法国文学可谓风景独好。随着20世纪末法国现代派文学的没落,21世纪法国通俗小说崛起。法国民意调查所在2013年发现被调查人员中有17%至少写过一部小说,每年出版的小说(包括法文小说和外文小说)在500部以上,说明21世纪法国文学有着肥沃的土壤。老一辈作家还在笔耕不辍,年轻作家尤其是“80后”作家不断涌现,外国裔作家特别惹眼,女作家的创作依然保持好势头。文学作品继续宣扬多元文化价值,文学出版繁荣,创作题材多样。书写历史题材和被历史遗忘的小人物或大人物身边的小人物成了主流,以真实存在的人物为主人公的外向虚构作品渐成规模,如西蒙·利贝拉蒂(Simon Liberati)的《爱娃》(Eva),与自我虚构作品平分秋色,如克里斯蒂娜·安戈(Christiane Angot)的《假日一周》(Une Semaine de Vacances)和《不可能的爱》(Amour Impossible)。有评论认为,这是法国小说逐渐回归纯虚构的兆头,如阿涅丝·德萨尔特(Agnès Desarthe)的《这颗变动的心》(Ce Coeur Changeant)被认为是法国小说向纯虚构回归的突出代表。后起之秀还有吉耶·勒加尔迪涅(Gilles Legardinier)、米榭·卜熙(Michel Bussi)、侯曼·普耶多拉斯(Romain Puertolas)等。2015年在巴黎发生的两次恐怖袭击事件重创了法国人的心灵,文学是首先用来抵抗的武器和疗伤的方式,涌现了一批聚焦伊斯兰宗教和文化的文学作品。例如,米歇尔·维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的《屈服》(Soumission)、纪尧姆·米索(Guillaume Musso)的《此刻》(Instant Présent)、马克·莱维的《她和他》(Elle et Lui)。

每年8~11月迎来法国一年一度的“文学回归季”,一大批新文学作品如潮水般集中上市。2018年面市的567部小说中,381部为法语小说,其中包括94部处女作,另有186部翻译小说。当今,在“文化例外”旗帜的指引下,法国文学家追求的是风格独特、技巧创新和个性张扬,他们对潜意识的挖掘、对概念的演绎、对心理的刻画甚至对知识的卖弄,书写着法兰西和海外的故事。

图片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法国作家莫迪亚诺

正因为法国文学在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截至2014年,在111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中,就有15位法国作家,占比超过10%,高居世界各国之首。2014年,莫迪亚诺的作品由于“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以“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在继承传统小说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派文学的手法,创作出了一系列融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于一体的新型历史小说。他的代表作有《暗铺街》(Rue des Boutiques Obscures)、《环城大道》(Boulevards de Ceinture)等。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36种语言,被翻译成中文的有《暗铺街》《八月的星期天》《青春咖啡馆》《地平线》。事实证明,法国依旧盛产高水准作家,而将他们的作品简单地归为几种主义,已很难全面概括璀璨辉煌的当代法国文学。

为了繁荣文学和鼓励创作,法国每年颁发的文学奖项高达1500种,其中最权威的几大文学奖都集中在每年10月底至11月初颁发,如著名的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Grand prix du roman de l’Académie française)、龚古尔文学奖(Prix Concourt)、雷诺多文学奖(Prix Renaudot)、费米娜文学奖(Prix Fémina)、美第西文学奖(Prix Médicis)、联合文学奖(Prix Interallié),因而每年这个时期被称为法国的文学奖季。2018年,获得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的是卡米耶·帕斯卡尔(Camille Pascal)的《四个国王的夏天》(Été des Quatre Rois),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是尼古拉·马蒂厄(Nicolas Mathieu)的《他们的孩子追随他们》(Leurs Enfants Après Eux),获得雷诺多文学奖的是瓦莱丽·芒托(Valérie Manteau)的《田野》(Sillon),获得费米娜文学奖的是菲利普·朗松(Philippe Lançon)的《碎片》(Lambeau),获得美第西文学

奖的是皮埃尔·居约塔(Pierre Guyotat)的《白痴》(Idiotie),获得联合文学奖的是托马·B.勒韦迪(Thomas B. Reverdy)的《不满意的冬天》(Hiver du Mécontentement)。这些评奖活动让我们看到法国文学依然保持着它的丰富面向和创作活力。

此外,法国文化部于1957年设立“法国勋章”,以表扬在文学界或艺术界有杰出贡献的人物,或在世界范围内为宣传法国文化做出突出贡献者,尤其看重他们在法国文艺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法国勋章分为司令勋章、军官勋章、骑士勋章三个等级。迄今为止,超过50位华人获得过这样的荣誉。

编选自列国志丛书《法国》第四版

【延伸阅读】

美国文学简史

英国文学简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