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佛教、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区别

 文明苑 2023-03-02 发布于山西

宗教,是西方人生活的一部分。在一个基本全面信教的地方,耶稣基本是他们大多数人的神。

但同样信奉耶稣,同样与《圣经》有关,为什么又要分为天主教与基督教两个教派呢?两者有什么区别?或许我们能从基督教的分裂历程看出很多明显的提示。

文章图片2

基督教的分裂

1053年,君士坦丁堡主教亲自策划了基督教的正式分裂。但一个宗教的分裂,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单独完成的,起码,是一堆人!

弥格尔只是宗教分裂的表面人物,其实在罗马分裂伊始,文化的差异就注定了宗教最终会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多....

最后基督教大致分成三个大派别: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新教)

文章图片3

天主教主要传播到西欧地区,东正教则往东散播开来;但到了近代欧洲爆发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天主教开始没落,随之而来的是新教,此时的新教又分为两个派别:马丁路德派和达尔文派

那么话说回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基督教的大分裂呢?分裂之后的走向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区别?这一切都要从拜占庭的成立说起。

文章图片4

公元359年,罗马帝国彻底分裂成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但西罗马帝国的建立,似乎在告诉人们,国家的消亡是不需要沉淀的。留存更久的,是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拜占庭。

拜占庭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逐渐将自己国家希腊化,而西方的罗马教会则始终保留着拉丁传统,就在这潜移默化中,东西方基督教会的差异随之出现。

这是促成基督教分裂的一个重点。到了公元8世纪,另一个分裂重点猛然出现...

文章图片5

公元8世纪,罗马教皇成为基督教的最高领袖。何为最高领袖?大概就是教皇一人能控制所有地方基督教会。拜占庭教会除外,因为拜占庭还保留着皇帝,拥有更大的权力。

在这样的权力悬殊下,皇帝打压基督教会的事时常发生。皇帝不能共执管理权,是因为教会比皇帝更有钱,另一方面又享受着免税权,生活安逸得很。

但皇帝统治国家,不停出征不停战乱,皇室财政变得十分紧张。不得已,皇帝只能把目光投向基督教会。随后,明目张胆的圣像破坏运动由此产生。

圣像破坏运动,顾名思义就是破坏神像、雕像等来打压教会,然后没收教会的财产。这事不关己的西方教皇固然不会顺从这样的做法啊,所以东西方教会由此出现了隔阂。

初步目的达成后,皇帝开启了第二步打压计划。

文章图片6

公元847年,时任拜占庭皇帝米海尔三世因为不满意君士坦丁主教,直接将他驱逐出境,随后把主教的位置交给了佛希要。

于教皇而言,皇帝的这个做法就想控制教会,教皇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他也想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佛希,但佛希要有皇帝为他撑腰呢,怎么会怕教皇。

佛希大胆发言:西方教会擅自修改圣经内容,同时宣布开除教皇的教籍。这件事轰动一时,毕竟从来只有开除教会成员的教籍,从未试过直接开除教皇教籍的事件。

由此,东西方教会裂痕变得无法修补,尽管后面两方教会经历再次统一。

文章图片7

到了14-15世纪,罗马教廷的腐败现象愈发严重,教皇、主教、高级教士成为权力和金钱的集大成者。贪婪、腐败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他们为了更高收入,压榨平民已经是人手必会的技能,后来他们还买通了妓院从中捞钱。

不能结婚,但大肆利用妇女为自己赚钱,这与淫乱没有区别。如果这样行为不制止的话,宗教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

于是,马丁路德带头发动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他重新申明,教士教会已经出现病象,基督教最具权威的,是这个是《圣经》,并且,圣经的解释权并不局限在教皇和教会上,只有信徒因信称义,那么他们就可以与上帝想通,无需其他人作为中介传达。

文章图片8

这才是基督教,后人一般会把这种基督教称为新教。

文章图片9

《圣经》的解释权

无论是天主教还是基督教(新教),两种宗教都有一个相似的信仰---《圣经》。

究其根本,天主教与基督教(新教)两个的区别,很大程度与《圣经》的解释权有关。

基督教(新教)像是一个二维平面结构,没有突出面,所以内部没有等级之分,每个信徒都允许对《圣经》有自己的理解,换言之,基督教的每个信徒都有《圣经》的解释权;

然而,天主教就显得不太一样;

文章图片10

相对基督教(新教)来说,天主教的结构更像一个有棱有角的金字塔。金字塔顶端是教皇和教廷。只有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才拥有《圣经》的解释权。

教皇和教廷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利用《圣经》控制且垄断了所有下层平民的思想。换言之,教皇和教廷认为《圣经》应该是怎样的,下层人员对《圣经》的理解就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11

佛教与基督教的区别

如果按结构来讲,天主教跟新教就是二维跟三维的平面立体关系,但他们与佛教对比,那佛教甚至都没有结构可言。

此话怎样?说白了就是宗教有没有解释主权的问题。天主教和新教都有解释的主权,两者的区别在于解释主权在哪个阶级中,但对于佛教来说,它并没有解释的必要。

像天主教和基督教,他们信仰的神是上帝和耶稣。但真正是耶稣说的道理并不多,事件的来龙去脉几乎都是人们想象脑补的。如果整个基督教当作一块冰山,那么耶稣说的话只能冰山的那个尖尖;有绝大部分不为人知的被藏在阴暗面;

也是因为空白的空间太大,所以给予了天主教和基督教相争的解释权。

文章图片12

但佛教不一样。

如果把佛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整理成册,那么这个册估计得有一个图书馆那么大。

毕竟佛陀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大藏经》就是后人整理的书,这里面单是汉译佛经就有十几万卷。经中内容之详细,是《圣经》远远没有的;

并且在《大藏经》中的每个道理,都会在不同场合,不同阶级的人,不同的视角,不同维度等全面地讲很多遍。可以说,这妥妥就是“重要的事情讲三遍”的鼻祖。

文章图片13

更重要的是,佛经中对客观事件给出来了改造方法,这些方法都具备佛性的。简单来说,这些方法已经得到了佛陀的实践。如果继续把佛教比喻成冰山,那么,佛陀几乎就已经把冰山的x光都公之于众了,就差没有把道理塞进脑袋里。

而这,就是佛教几乎没有解释权的地方。信佛教的人,道理都是佛陀给;不接受佛陀的人,那就是不信佛教的人;

这就好像是吃咖喱的物理老师和吃法棍的物理老师,他们对丁达尔效应的理解都是一样的。

或许有熟悉佛教的看官会说,那佛教里还有各种宗派呢,天台宗、禅宗、净土宗.....这些宗派就没有自己对佛教的解释吗?

或许换一个角度理解,那就不一样了。

文章图片14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同一道物理题目,只是因为思考的多维性,就有可能产生多种解法,那么,这几种解法的答案,就不是原题目的答案了吗?

答案是一样的。这道物理题就好像佛教,各个宗派都像不同维度的解法,他们不同的只是修习方式,但答案是一样的。

就像生活,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人喜欢每天刷刷视频放松,有人喜欢做瑜伽放松自己,有人喜欢找朋友聊天放松自己。对于什么是生活,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解法。

反过来看,难道这一千种活法活着,就不是生活了吗?不不不,一样是生活。这就是佛教的解释权限。其中皆是道理,只是行走的人有不一样的维度。

文章图片15

总结

天主教:拥有限制性的解释权,这种限制性主要掌握在教皇和教廷上;

基督教(新教):拥有较大的解释权,只要因信称义,就可以获得跟上帝对话的权限;

佛教:没有解释的空间,但对于什么是佛经?

佛陀的解释是这样的:

如果“自信”是月亮,那么,佛经就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因为没有解释的空间,所以这根手指形状、方向是清晰的,并不是模棱两可的。所以只要沿着手指的方向走,那心中的月明就一定能找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