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自己爆仓

 韦海生 2023-03-02 发布于广东

- 第 106 篇原创文章 -

我看过一个探险纪录片,说的是 2003 年有一个叫史蒂夫·凯伦的澳大利亚极限运动挑战者,他为了体验一下在鲸鱼腹中的感觉,于是开始了一场冒险。

他选好时机跳进了一条长 26 米的蓝鲸腹中,要不是危急时刻打开氧气瓶,让蓝鲸感到胃部不适把他呕吐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有的探险爱好者就没那么幸运了。比如 2020 年 11 月 15 日,一位女性潜水爱好者到广西都安县境内的桃花水母天窗,也就是巴丁潭潜水,后来因故丧身于潭内 140 米深处。

不可否认,这些极限探险虽然充满刺激,让人有一种不去试一试就白来世上走一遭的悲壮感,但我从没有去探险的念头。

一是我怕死,二是我不想把自己的生命交给随机事件上,而是努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像这类冒险的行为,极有可能在一瞬间让我爆掉,怎么想都是不划算的。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人生算法》,里面有一节讲到了「爆仓」。老喻在书里要讲的是,一个人去做任何事,或者做决定的时候,要警惕有让自己赔本的可能。

这种赔本,有的是本金,有的是健康,有的是性命。总之,如果有爆仓可能的事,就不要去做,哪怕得到再大的利益也不能去做。

书里有这样一个例子。假设给你一把能装 1000 发子弹的枪,里面只装一发子弹。你用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扳机,如果打一次空枪,给你 1000 万,要是不幸被打中了,给你一亿,你愿意去做吗?

也就是说,你运气好的话,前 999 次都是空枪,你的利益最大化。可是子弹是随机的,也许第一枪你就被打中了,这时候给你多少钱,哪怕是 10 亿,也是不能干的。

因为你命都没了,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

这个例子说的是当你面临一个随时让自己爆仓的机会时,有再大的利益也是不能做的,更不用说类似文章开头的那种冒险了——赢了多一次人生体验,输了人就没了。

这种赌上身家性命的游戏,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在马路上疯狂飙车,在悬崖峭壁徒手攀岩,卖车卖房去创业等等。

有些行为虽不至于丢了性命,但性质也差不多,尤其总抱着做任何事情都想 ALL IN,想赌一把的人,下场都不会好到哪儿去。

比如有的人看到别人买股票赚钱,就用掉全部身家去赌一把,用他的话说是「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赌一赌,汽车变路虎。」

运气好的话,他赌赢了,赚到了很多钱。可下次就不一定了,如果他还是有赌一把的心态,就有可能全部赔光——这也是一种爆仓。

你看现在的外卖骑手,闯红灯不说,还超速行驶。我们可能无法理解他们行业的艰辛,可是如此不顾性命地工作,是十分危险的。

虽然出事故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是真的发生了就是一出悲剧,类似的报道我们应该见过不少。究其原因,还是不懂得如何防止自己爆掉。

当然了,我不是说做什么事都得瞻前顾后,非得在十分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去做,而是说在意料到了危险之后,不要带着侥幸的心理做下去,否则就有爆仓的风险。

那么如何避免爆仓呢?在《人生算法》这本书里,作者介绍了投资大师索罗斯的三条生存法则:

法则1:冒险不算什么;

法则2:在冒险时,不要拿全部家当下注;

法则3:做好及时撤退的准备

适当地冒险是应该的,但不能 ALL IN,并要做好及时撤退的准备,见好就收。在明知道一旦失败,自己就有可能爆掉的情况下,最好选择合适的退出时机,或者不要开始。

就好像有人约你周末去徒手攀岩,非常刺激。你要是爬上去了,就可以晒个朋友圈嘚瑟一下,可万一失手了,你就摔得粉身碎骨。你去还是不去?

这种事就不要开始,连想不要想,因为当你决定赴约的时候,就把自己置于爆掉的危险之中。这种机会爆掉一次,你就没了,我想你也不会冲动到为了发个朋友圈放了舍弃了50%生还的机会。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太多了,像拼酒量,用容易漏电的热水器,走在随时高空坠物的小巷,搭新手司机的便车,乱吃药等等。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实际上让一个人离爆仓的距离越来越近,这无异于把自己放在危险之中,一不小心连命都丢了。

所以一定要有防爆思维,别让自己爆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