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影像:撕裂的社会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3-03-02 发布于山东

这是美国人托马斯·威尔逊·哈斯金斯拍摄的一组北京城市摄影作品的一部分,发布时间大约是在1902 年至 1908 年之间。
作者当时担任驻清使馆助理秘书,工作期间涉足北京城内外,拍摄了大量图片资料。

照片中不同人物、场景的巨大反差,映射出当时晚清社会的撕裂,此时的清廷统治摇摇欲坠,面临土崩瓦解。

我们选取的这组图片经简单修复上色后展示如下:

图片


开始的第一张照片是一队出殡的队伍,看得出队伍比较庞大,也很讲究,穿衣戴帽,服饰较为统一,相比较右侧的路人粗布长衫,估计是官宦之家的活动。

图片

这是晚清重要的人物李鸿章神牌被送入祠堂时的情形 ,李鸿章是1901年11月7日逝世,在北京的祠堂位于西总布胡同27号。照片中官员骑着高头大马,后面随行人员一眼望不到头。

图片

上图为大栅栏。这是北京早期商业的发祥地,从图中可以看到是店肆林立,旗帘飘卷。但是照片中显示的却不是人声鼎沸的繁华景像。映入镜头中的只有一位推车脚夫的背景和对面走来的三两行人。

图片

上图为东四牌楼。清朝属正白旗地,是一座四柱三楼式木牌楼。照片中迎面而来的是一位赶车马夫,旁边是一匆匆而过的路人,这时的城里道路不是太宽,还是土路,但主路明显已整修加高。

图片

上图是城外集市和普通百姓。清初,内城是八旗才能居住的,汉人都给赶出去了。到后来,随着旗民分治的制度日益弱化,有钱汉人也逐渐在内城买房子居住,而在城外的基本上就是一些无钱无势的社会底层百姓,从照片中,看他们破烂的衣着、凌乱的头发,无精打彩的眼神、暗淡的面容,很明显与前面几张图中人物差别巨大。

图片

上图是北京城外东南角楼。外城东南角楼,又称左安门角楼,当时的角楼顶部因战火已经坍塌,清廷这时也是内乱交困,疲于应付中,根本无暇顾及修缮。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外城整体拆除过程中,角楼也随之不复存在。后于2011年重建。

图片

上图是雍和宫入口处,牌楼上书“寰海尊亲”,为乾隆御笔所书。

图片

上图中所反映的院落生活就明显整洁有序许多,宽大敞亮的房子,院中人都穿戴整洁的长袍大褂,明显比前面城外贫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一大截。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面连续发布的四图是一组城内问斩囚犯的场景,原照片中有部分血腥图片不再发布。上面组图中,是一名囚犯被押至法场,马上的官员宣读罪状,兵丁摁着囚犯的头,刽子手高高举起屠刀,远处的简易大棚内,两名监斩官正在现场监斩。

法场外围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一圈官兵列队维持法场秩序。对于这种场景,当时的百姓或许因为看得太多了,对这种血腥恐怖的场面也有些许麻木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面的三图为雍和宫的打鬼舞现场,可以看出打鬼舞现场,前排团坐了一众清廷官员,地下铺着厚厚的垫子,后面是宫女和和各随侍人员。

雍和宫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后来是专供蒙藏僧侣居住的庙宇。

汉人所称的打鬼节,实际上是雍和宫的蒙古族喇嘛表演的大型宗教除崇乐舞,称为“跳布扎”,时间是从从每年正月二十九开始,到二月一日结束。

图片

上图是西黄寺。始建于1651年(清顺治八年)。是集藏、汉、印建筑艺术于一体藏传佛教皇家寺院。

远处是清净化城塔建筑群,由塔前牌楼、护塔兽、塔、塔后牌楼以及东西碑亭组成。可以看出照片中有许多外国人前来参观。

(本文原创:史说新传/影视闲画)

如有老照片、高清历史地图请私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