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的政治架构是权力的分散和制衡,内阁若欲掌权必须有太监支持

 炫叶楓雪 2023-03-02 发布于广东

明朝的时候,文官和皇帝经常性地吵,而且皇帝的气焰还真的在某些时候被文官们集体打压了下去,似乎真的有可能出现所谓的“文官治国”,皇帝真正意义上“垂拱而治”当个摆设的可能性,然而,事实如何?明朝真的可能出现文官当政的类似“君主立宪”的政体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绝不可能。

明朝的文官系统掌权除了下面具体政策执行者外,主要就是内阁。所以就用内阁来分析一下。

内阁制不是宰相制

很多人对于明朝的文官制度看得太高了,实际上,明朝文官的权力相比较以前的历朝历代是退化了的。

明太祖有感于宰相的权势太大,直接废掉了中书省和宰相,还把这种制度定为了绝对不可更改的祖制。

虽然权力是集中了,但是随之而来的巨量政务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形成了内阁制。

对于内阁制,明朝也是做出了种种限制。

首先,内阁的大学士们品阶都相当低。

正五品的品阶在某些时候也使得他们的权力受到限制,并且在进行某些政务处理时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其次,理论上来说,这些内阁的大学士们在任何政务上都没有最终的决定权。

大学士们只是个顾问的身份,仅仅能够“票拟批答”,随时准备应付皇帝的咨询。当然,某些时候,他们也能够通过对皇帝施加影响来达到目的,但是主动权在皇帝手里。

第三,内阁的集体负责制使得权力进一步分散。

内阁中虽然有首辅、次辅的区别,有些时候,首辅的权力甚至类似于以前的宰相,但是绝大部分时间,大学士们是共享权力的。

明代宦官集团的出现是为了限制内阁

实际上,内阁这种集体负责制是足以处理好政务的,但是这就不符合明朝皇帝喜欢把权力抓在手中的性格。

所以一整套区别于外朝廷的“内朝廷”出现了。明代的宦官机构号称“二十四衙门”,基本上就是一个小朝廷的雏形。

而且为了让宦官们真正能够抗衡内阁,还给了司礼监“批红”的权力。《明史·职官志》中记载:“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

什么叫拟票,也就是内阁的大学士们以皇帝的名义批阅奏章,并且商量出一个批答,“用小票摸书贴于奏章上,随同封进”,这就是拟票。

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内阁等同于相权的原因。

然而,后面还有一个步骤,那就是皇帝如果同意内阁提交的拟票,就亲自或者口述给司礼太监用朱笔标示,这就是“批红”。

真正的决定权在于“批红”。如果皇帝充分信任某个司礼太监,那么,他就会掌握整个帝国。

当然,实际上司礼监里的太监们在“批红”这件事上也有权力的分配和斗争。

《续文献通考》中就提到了明孝宗时的内阁大学士对于这一整套流程的讲述,或者该说抱怨:“朝廷有命令,必传之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传至臣。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之太监,太监乃达于御前。”

明初就设立的锦衣卫是皇权又一道保障

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卫军,既是一支护卫皇城的军队,也是一支监察机构。

锦衣卫

明初时对功臣的大清洗,锦衣卫就立下了功劳。比如蓝玉案就是由锦衣卫指挥蒋揭向明太祖揭发的。

锦衣卫就是明朝皇帝手中的一只虎视眈眈的恶犬,后来,为了平衡这只有些时候失去控制且权力过大的恶犬,又另外设置了由亲信太监控制的东厂、西厂和内行厂。

所以,可以看到,整个明朝的政治架构都在于权力的分散和制衡,务必使得任何一方的势力都不足以动摇皇权。一旦某个机构有权势过大冲击到皇权的苗头,就会立刻“创建”一个机构——往往还是直接复制——来制衡。

所以,如果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或首辅,想要掌握真正的政务决定权,那就必须获得太监们的合作。例如张居正之所以大权在握,完全是因为得到了司礼监大太监冯保的相助。

张居正

但是张居正仅仅是明朝的一个特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另外,即便是张居正,也并没有完全掌握整个朝廷,对于锦衣卫和“内朝廷”,他并没有多大的控制和影响能力。

明朝人对于内阁制的看法非常客观,《明史·李贤传》中就说道:“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这里面的“一二权势稍重者”说的就是张居正和严嵩,后来这两个人也没逃过皇权的秋后算账。

另外,还没有算上一直与文官不对盘的武将们的影响。一旦文官们真的有掌控皇权的这种举动,下面的藩王以及武将就会举起“清君侧”的大旗,到时候,就是天下大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