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今天:我国第一套法定新式标点符号诞生

 雨吻花开 2023-03-02 发布于河北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

在中国古代,虽然存在“句读”“圈点”等辅助阅读方式,但并没有形成通用的标点符号系统。古人阅读中的断句要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来进行,这样会造成读者对文章字句的误解,增加阅读的困难。

洋务运动时期,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首次从国外引进了标点符号。1904年,严复在他所著的《英文汉诂》一书中使用了一些新式标点符号,成为中国第一个使用新式标点符号著书立说的人。

至于大张旗鼓地号召在社会上推广使用标点符号,是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发起了以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为主要内容的书面语革新运动,开展了使用新式标点的讨论。在这批人的努力下,新式标点逐渐在社会上,尤其是知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的今天:我国第一套法定新式标点符号诞生

1919年4月国语统一筹备会成立时会员合影

1920年2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训令批准了由周作人、钱玄同、胡适等六位教授联名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提交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这标志着新式标点由个人提倡走向国家推行、走向法治,极大地推动了标点的使用和普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