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内篇《人间世》原文、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 (一)

 qingpodushu 2023-03-03 发布于山东

庄子内篇《人间世——原文、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

(一)

为了阅读方便,则按照讲述的内容分成部分分别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

【原文1—1

颜回见仲尼①,请行。曰:“奚之②?”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③;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④,民其无如矣⑤。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⑥,乱国就之⑦,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⑧,庶几其国有瘳乎⑨!”

【注释】

①颜回:孔子的弟子,姓颜名回字子渊,鲁国人。仲尼:孔子,仲尼为字。

  ②之:〈动〉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③独:专断。

④蕉:本义:生麻。未制的。这里指草芥。

⑤无如意思是没有归往的地方。如:往。 ⑥去:离。

⑦就:趋赴,前往。⑧以:用,根据。则:准则,办法。

  ⑨庶几:也许可以;含有希望的意思。瘳chōu:病愈,这里指国家恢复了元气。 

【译文】

颜回拜见孔子,说是要出远门,特来辞行。孔子问:哪里”颜回说:“将要到卫国去。”孔问:“去那里干什么?”

颜回说:“我听,卫国君主,年轻气行为独断专行,处理国事极不慎重,却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轻率地役使百姓使人民大量死亡,死人遍及全国不可称数,就像草芥一样被抛弃在荒野,那里的人民真是走投无路啊。我曾听先生'治理得好的国家离开它。治理得不好的国家却要到那里去,医门前病人多’。我根据先生的这些教诲而采取相应的行动。我去了也许能使卫国得救吧!

赏析

这一节,主要讲述颜回拜见孔子,告知自己要去卫国的打算。由此,引出以下颜回孔子的对话。

【原文1—2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⑩!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11)。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12)!

【注释】

(10)若:你。dài:大概;将,将要。刑:遭受刑

(11)存:存立,这里指道德修养的建立。

(12)暴人:施政暴虐的人,这里指卫国国君。

【译文】

孔子说:“唉!你到卫国遭受刑啊!推行大道是不希望杂乱,杂乱了就会繁多,头绪繁多就会出现扰乱,出现扰乱就会产生忧患,忧患多了也就自身难保,更何况拯救国家。古时候道德高尚的人,总是先使自己日臻成熟方才去扶助他人。如今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还没有什么建树,怎么能纠正暴君的行为呢!

赏析

孔子听了颜回想要到卫国去想法以后,显然是带着去改变卫国君的心态去的。其潜意识就是颜回认为自己的德行很高,用自己的道德去教化卫国君,然后自己可以获得美名。孔子不同意颜回去卫国,是因为颜回如今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还没有什么建树,不可能能纠正暴君的行为。以此可以领略到以下道理。

一是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这句即是告诫人们无论做任何事一定要专一,少而精,不能杂而多。同时又在告诫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掺杂私念。否则,对事情的评判和处理上就会失去客观公正,出现偏颇,往往不但不成事,反而会引火烧身。

二是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是文中最精典的语句。正如,人们常说的“正人先正己”、“打铁必须自身硬”。若你见有溺水者,若想救他上岸,首先你自己必须会水。如果你自己不会游泳就盲目下水去救人,不但救不了别人,反而会白白搭上自己一条性命。

所以,孔子并没有赞颜回的勇气,也不认为有这样敢于担当的弟子表示高兴,而是叹气说:“恐怕你去到卫国就会遭到

【原文1—3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13)?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14);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且德厚信矼(15),未达人气(16),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17),是以人恶有其美也(18),命之曰菑人(19)。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

【注释】

(13)且用在句首,与“夫”相似荡:放纵,放荡出:过于显露;过了头。所为:讲作“……的原因”。(14)轧:排挤,倾轧。

(15)德厚:道德纯厚。qiāng:坚实、笃厚。

(16)未达人气:意思是未能得到人们广泛的理解。人气:犹言民情、民心

(17) 绳墨:喻指规矩、规范。术:通作“述”。

(18)有其美从句意看应是反衬自己具有美德”之意。

(19)菑zāi:“災”字的异体

译文

“你懂得道德和智慧过于显露的原因吗?道德的放纵在于追求名声,智慧的显露在于争强好胜。名声是互相倾轧的原因,智慧是互相争斗的工具。二者都像是凶器,不可以将它推行于世。

“况且,一个人虽然德行纯厚诚实笃守,尚未得到众人的理解,虽然不争名声,可未必能得到普遍的认可。而勉强把仁义和规范之类的言辞述说于暴君面前的行为,这就好比用别人的丑行来反衬自己具有美德,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害人。害人的人一定会被别人所害,你这样做恐怕会别人害

赏析

孔子在这里又对颜回为名而去卫国的思想意识从“道德”方面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批判。

开头孔子反问颜回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这句话,是这一节的核心。孔子下面的话都是围绕着这句话展开的。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说明道德或者聪明都要有一个度。“德荡”即放纵、过度;过度的道德就不是道德。同样,“知出”即聪明过了头;聪明过了头反而是愚蠢。就如文中讲到的,虽然德行纯厚诚实笃守,尚未得到众人的理解勉强把仁义和规范之类的言辞述说于暴君面前的行为外表看好似不争名声,实际上,这就好比用别人的丑行来反衬自己具有美德,反而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这样做恐怕会别人。退一步说,如果你是出于一片好心,好心不一定得到好报。其原因,颜回的行为已经超出了道德所允许的范围。所以,孔子由此料想到颜回这种做法,肯定要遭到卫国君的迫害。

【原文1—4

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20),恶用而求有以异(21)?若唯无诏(22),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23)。而目将荧之(24),而色将平之(25),口将营之(26),容将形之(27),心且成之(28)。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29),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注释】

(20)苟若;假使。为:是。悦:喜好。不肖:品行不好,没有出(21)而:汝,你。“异议”

(22)唯:因为。诏:君主的命令叫“诏”。此指卫君的“召见令”

(23)王公:本是指王子公爵,后来也用来泛指达官贵人乘人“乘虚而入”的缩略乘:趁斗其捷:快捷地向你展开争辩。

(24)荧yíng: 泛指光亮,尤指微弱的光亮此指眼光迷乱,迷惑(25)色:表情。平:平和。

(26)营:营救,指辩解,用言语自我解脱。

(27)容:容颜、态度。形:显露,表现。

(28)成之:以之为成”之意;表示认可;和解

(29)厚言:反复进谏。厚:多;丰厚。

译文

假如卫君是一个喜好贤能而厌恶不肖之徒的人,哪里还用得着向你征求意见?你到卫国得不到卫君的召见这样,卫国的达官贵人就会乘机快捷地向你展开争辩。你必将眼光迷乱表情不再是大义凛然的样子,说话只能我辩解态度会显得无可奈何心里则准备同他们和解了。这样做就像是用火救火,用水救水,可以称之为错上加错。有了依顺他的开始,以后便会没完没了,如果你未能取任他们却又反复进谏诬陷,那么一定会死在这位暴君面前。

赏析

孔子指出,一是卫君如果是一个“近君子而远小人”、愿意听取不同意见的人,他才会接见颜回,可惜卫君不是这样的人。卫君身边肯定是聚集了一批不肖之徒颜回到卫国后,如得不到卫君的召见他们就会乘机向你展开围攻,反复向卫君进谏诬陷你,最终一定会死在这位暴君面前

以上是孔子又从卫国的社会环境条件,对颜回到了卫国后的遭遇进行了预测和论证。进一步说明颜回不能去卫国的理由

【原文1—5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29),纣杀王子比干(30),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31),以下拂其上者也(32),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33)。是好名者也。昔者尧攻丛枝、胥敖(34),禹攻有扈(35),国为虚厉(36),身为刑戳;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37)。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38),尝以语我来(39)!”

【注释】

(29) jié:夏代最后一个国君,素以暴虐称著于史。关龙逢:夏桀时代的贤臣,因直言劝谏而被夏桀杀害。

(30)纣:商代最后一个国君,史传又一个暴君。比干:商纣王的庶出叔叔,因力谏纣王而被杀害。

(31)下:居于臣下之位。伛拊yǔfǔ:怜爱抚育。人:人君的省称。(32)拂:触逆。这里指谏阻。上:居于上位的人,这里指国君。

(33)修:美好,这里专指很有道德修养。挤:排斥。

(34)丛枝、胥敖:帝尧时代的两个部落小国的国名。

(35)有扈:古国名。

(36)虚:“墟”。废址;废墟;荒地。厉:祸患

(37)实:实利。别国的土地已:止。(38)以:原因,缘故

(39)以语我:把它告诉给我。来: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

【译文】

“从前,夏桀杀害了敢于直谏的关龙逢,商纣王杀害了力谏的叔叔比干,这些贤臣都十分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以臣下的地位抚爱人君的百姓,同时也以臣下的地位谏他们的国君,所以他们的国君就因为他们道德修养高尚而排斥、杀害了他们。这就是喜好名声的结果。从前帝尧征伐丛枝和胥敖,禹攻打有扈,三国变成废墟,人民遭受祸患,而国君也遭受杀戳。他们不停地发动战争,贪求别国的土地没有止境他们都是求名求利的,你难道就没有听说过吗?名声和实利,就是圣人也不可能克制,何况是你呢?虽然这样,你既然想去,必定有你的缘故,你不妨告诉我听听

赏析

这里又以暴君夏桀杀害了敢于直谏的关龙逢商纣王杀害了力谏的叔叔比干以及圣君帝尧、大禹征伐弱小国家的历史事例说明,无论是暴君还是圣君,都为了自己的名或利大行杀戮。对于卫君这样的人颜回到了卫国后,如果想阻碍卫君追求自身名利的欲望,也将会遭到杀戮。

【原文1—6

颜回曰:“端而虚(40),勉而一(41)。则可乎?”曰:“恶(42),恶可!夫以阳为充孔扬(43),采色不定(44),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45),以求容与其心(46),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47),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48),外合而内不訾(49),其庸讵可乎(50)!”

【注释】

(40)端:正派。虚:虚豁、谦逊。

(41)勉:勤恳努力。一:这里是始终如一,忠贞不二的意思。

(42)恶(wū):叹词,驳斥之声。

(43)阳:指刚猛之。充:充。孔:本义甚。扬:露于外表。

(44)采色不定:神不定。意为喜怒无常。采色:指神采气色

(45)凭借案:压抑,压制。  (46)容与:放纵。自快。

(47)日渐之德:慢慢来感化

(48)执:固守己见。固而不会改变

(49)外合:外表赞同。訾(zǐ):非议。“不訾”意思是不愿对自己的言行作出反省。

(50)其:颜回采取的方法。庸讵:怎么。

【译文】

颜回说:我去了以后,一定表现得为人正,又谦虚谨慎,工作勤勉努力,而且虔诚专一,可以吗?

孔子说:“唉,这怎么可以呢!卫君刚猛之甚是张扬于外,喜怒无常,平时人们对他都不敢有丝毫的违,他凭借压抑人们的感受,以此来放他心上的欲望。这以说每慢慢来感化都不会有成效,更何况用大德来劝导呢?他必将固守己见而不会改变,即使表面赞同而内心里也不会对自己的言行作出反省,你采取的方法怎么能行呢 

赏析

本节是讲述颜回听了孔子对他的训导之后,对自己到卫国后的构想做了修正,妄图用为人正,又谦虚谨慎,工作勤勉努力,而且虔诚专一的实际行动慢慢感化卫君。孔子则从卫君的秉性不可改变的角度,说明颜回每慢慢来感化都不会有成效,更何况用大德来劝导呢?即使表面赞同而内心里也不会对自己的言行作出反省,所以颜回的计划仍是不可行的。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中提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求人们,特别是从事教育的人们,要注重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颜回在这里所讲的端而虚,勉而一”就是妄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慢慢感化卫君。孔子认为这一做法仍然是不可行的。因为颜回没有认清卫君的秉性,没有学会因材施教的教人原则。所以,不会使卫君从内心里对自己的言行作出反省

从以上也看出,在这里,庄子对老子提出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主张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同时也是对孔子的“因材施教”主张的赞许和肯定。

【原文1—7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51),成而上比(52)。内直者,与天为徒(53)。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54)。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55),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56),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57),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58),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59),其言虽教,讁之实也(60);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61),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62),虽固亦无罪(63)。虽然,止是耳矣(64),夫胡可以及化(65)!犹师心者也(66)。”

【注释】

(51)然则既然如此,那么之意。直:正直,直率。曲:委曲求全含有俯首曲就的意思

(52成而上比意思是主张作法全前人考较。成:整;全。上:指古代、前人。比:考较,核对。

(53)与天为徒:给天道自然作徒。即以天道自然为师;效法于天。天:天道自然。徒门徒,弟子。

(54)天子:人君。所子:所养育的子女。子:动词,生。

(55)蕲:祈求,希望得到。善之:以之为善称善,赞同 而人:别人。 若然:像这样。

(56)童子:未成年的人。天真纯一未失童心

(57)擎:举,这里指手里拿着朝笏(hù)。跽:长跪。曲拳:躬身屈体。

(58)疵(cī):诽谤毛病 (59)古:古人前人

(60)讁(zhé):“谪”字的异体;谴责、责备。

(61)病:怨恨、伤害

(62)大:太。政行政法规、标准谍:搜集的情报不稳妥。谍:刺探军事、政治及经济方面的情报

(63)固:坚守  (64)止是:只此。耳矣:罢了。

(65) 胡:何,怎么。化:感化。

(66)师心:这里指内心的定见。

【译文】颜回说:“那我就内心诚恳直率而外表俯首曲就,一切主张作法全前人考较。内就是以天道自然为师以天道自然为师,可知国君与自己都是上天养育的子女。又何必自己的言论希望得到人的赞同,还是希望人不予赞同呢?象这样做,别人就会把我看作真的未失童心,这就叫以天道自然为师外在俯首曲就,就是与人为。手拿朝笏躬身下拜,这是做臣子的礼节,别人都这样去做,我敢不这样做吗?做所有人都做的事,别人就不会挑毛病了,这就叫与世人为一切主张作法全前人考较,则是与前人师。的言论虽然是在,指责世事是实意。这样做自古就有,并不是从我才开始的。像这样做,即使说得直言不讳,这就叫古人为。这样做可以了

孔子说:“唉!那怎么可以行事的标准太多,对于搜集到信息不知执行哪一标准是稳妥的,虽然坚守也没有什么罪责。但也只是没有罪责而已,又怎么能教化国君呢!看来,你好像是太固执己见了

赏析

这里,颜回又提出了与天为徒”、“与人之为徒”、“与古为徒”新的构想。孔子则明确指出,颜回这样做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也就是说,这样做只能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又怎么能教化国君呢!颜回也太固执己见了。至此看来,孔子对颜回可真的生气了。

庄子在这里实际是对颜回“内直外曲”的处世之道教化的方式进行了批判。这里首先要明确,颜回到卫国去的目的,是要去说服卫国国君,解救卫国人民内直外曲”按颜回的解释就是在内心效法天地和上古真人行为上与世人为伍,随和卫君。这虽然比前面讲的端而虚,勉而一进了一步,但这样做的结果,虽然能免去惹怒卫君的罪过,但却仍达不到教化解救人民的目的。

1948年3月,在毛泽东写的《关于情况的通报》一文中,郑重告诫全党:“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由此,可以看出政策和策略的重要性。在教化解救人民这对矛盾中,教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点是对的,但政策和策略不对头,一切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原文1—8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67)。”仲尼曰:“斋,吾将语若(68)!有心而为之(69),其易邪?易之者,暤天不宜(70)。”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71)。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72)。”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73),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74)!听止于耳(75),心止于符(76)。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77)。唯道集虚(78)。虚者,心斋也。”

【注释】

(67)进:奉献。超过。敢:表示谦敬之词,相当于今天“斗胆地”、“冒昧地”之意。方:办法。

(68)斋:斋戒(69)心:指谋划

(70)其:或许;大概暤天:苍天,皇天不宜:不合。宜:当,合适。

(71)茹:吃。荤:在古代宗教指的是一些食用后会影响性情、欲望的植物,主要有五种菜,合称五,佛家与道家所指有异,佛教和道教禁止食。近代则讹称含有动物性成分的餐饮食物为菜,事实上这在古代是称之为腥。

(72)心斋:内心的斋戒。即心地平静专一而无杂念

(73)一志意思是凝寂虚忘,摒除杂念,心思高度专一。

(74)气:气息。一呼一吸之间,有很短的一段是不呼不吸的那一刻叫息。

(75)听止于耳当作“耳止于听”。联系下句当是“耳止于听”之误倒。

(76)心止于符:心不与外界相合。意指什么也不想。符:合。

(77)而待物:虽内心虚灵但跟外物世界还是相对有待的:即灵,指内心的虚空灵静,不被外物所扰,不被外物所累。“虚灵”是道家的重要哲观念。

(78)唯道集虚只有'心斋’修练久了才能够达到虚灵之

【译文】

颜回说:“我拿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冒昧地老师有什么办法?

孔子说:先行斋戒清心,我告诉你!你以为有了谋划而动事情就好办了吗?如果这样做也很容易的话,符合自然规律

颜回说:“我家境贫穷,不饮酒、不吃已经好几个月了,像这样,可以说是斋戒了吧?

孔子说:这是祭祀的斋戒,并不是我讲的'心斋’

颜回说:“请什么是'心斋’。”

孔子说:“你必须摒除杂念,心思高度专一用耳去听而用心去领悟,然后做到不用心去领悟而用气息去感应!这时什么也不到什么也不想感应虽内心虚灵但跟外物世界还是相对有待的。只有'心斋’修练久了才能够达到内心虚灵。内心虚灵就叫做'心斋’。”

赏析

颜回听了孔子对他新构想的否定性评论和生气的样子,又提不出更新的更好的设想,只好就请求孔子作具体的指点,于是孔子教他“心斋法”

【原文1—9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79),实自回也(80);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81)。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82),入则鸣(83),不入则止。无门无毒(84),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85)。

绝迹易,无行地难(86)。为人使易以伪(87),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88),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89),虚室生白(90),吉祥止止(91)。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92),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93),鬼神将来舍(94),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95),伏戏几蘧之所行终(96),而况散焉者乎(97)!”

【注释】

(79)得使:以使用心斋(80)自:本来

(81)尽:详尽,指颜回对于“心斋”的理解十分深透。

(82)樊:指被追名逐利所笼罩的环境游:交际,交往。感其名:为名利地位所动。(83)入:采纳进谏。

(84)无门无毒:指进入心斋境界,眼、耳、鼻、舌、身、意,六门都闭塞,外邪无门可入,没有妄治。毒:通

(85)为,身体就像寄托个空壳子里,无可奈何活得如此而已

(86)无行地:行走不践地,喻指做了什么事都不留下痕迹。

(87)使:驱使。伪:假。

(88)有知知者:有知识才能懂得道理

(89)瞻:望观看。彼:阕què:本义:祭事结束而闭门引申为止息终了意为“空净”

(90)虚室生白指虚的精神状态下,闭上眼睛中自会发现一片光明室,比喻心白:亮光

(91)止止:集于虚明之心。前面“止”是动词,有“处、集”之意。后面“止”是名词,指空明虚静的心境。

(92)坐驰:形体坐在那里而心却驰骋于他处。

(93)徇:使。“循”顺。内通,向内通达。外:这里是排除的意思。心知:心智。(94)舍:归附意为站在你面前听命

(95)纽:枢纽,关键要领

(96)伏戏、几蘧(qú):传说远古时代的圣君“伏戏”多写为“伏羲”。终:到底,遵循始终。

(97)“散焉者”指疏散的人,即普通、平常的人。

【译文】

颜回说:“我未得以使用'心斋’,一个实的颜回;得以使用了'心斋’,便感到不曾有过真实的颜回。这可以叫做虚灵吗?

孔子说:“你对'心斋’的理解十分透彻。我再告诉你,假如进入到交往的追名逐利的环境中而又不为名利所动,卫君采纳进谏,你就说,不采纳进谏就不说进入虚灵境界,眼、耳、鼻、舌、身、意,六门都闭塞,外邪不能入,没有妄治。身体就像寄托个空壳子里,无可奈何活得如此而已那么就差不多合于'心斋’的要求了。

一个人不走路容易,走了路不在地上留下痕迹就很难。受世人的驱使容易伪装,受自然的驱使便很难作假。听说过凭借翅膀才能飞翔,不曾听说过没有翅膀也能飞翔听说过有知识才能懂得道理,不曾听说过没有知识也可以懂得道理的。看一看那空地方的精神状态下,闭上眼睛中自会发现一片光明,而什么也都不复存在,吉祥集于虚明之心吉祥说明你形坐神驰妄念。倘若让耳目的感观向内通达而又妄念排除心智于外,那么鬼神将会在你面前听命,何况是人呢!这样可以化育万物,是禹和舜所把握的要领,也是伏羲、几蘧所遵循始终的法要,何况普通的人呢!

赏析

这一节主要是讲述孔子根据颜回的请求传授教化卫君的政策和策略。一是内心要做到'心斋’。什么是'心斋’,说到底就是要先修身养性,做到心地平静专一,排除一切私心杂念。因为只有无私才能无畏。正如文中所说的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

二是行动上要顺势而为,可为则为,不可为则止。即入则鸣,不入则止”。“顺势而为”就是要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办事。就如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岗山斗争中,在敌强我弱条件下,所提出的广泛开展游击作战的指导性方针,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作战十六字诀,在对敌斗争中大显神通

整体赏析

这一部分主要是讲到颜回欲为帝王之师,想如何来纠正一个帝王之过,使他变成一个明主。孔子通过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分析,告诉颜回,想纠正一个帝王之过诀窍

孔子教育颜回的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不少道理。

一是,不同的矛盾,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人间社会是错综复杂的,充满了各种矛盾。各种矛盾的产生又各有其因,绝不能凭想当然去处理。否则,不但矛盾得不到解决,反而更使矛盾激化,甚至危及自己的生命。

二是学海无涯,在知识面前,永远是一个小学生。但是,一个人,做学问常会犯的毛病,一是得少为足。即稍稍学到一点知识就满足了。更有甚者,自己稍稍学到一点知识就觉得已经了不起了,好似无所不能似的,不但到处炫耀,而且趾高气扬,目空一切。若身边再有几个阿谀奉承之人,自己就飘飘欲仙,不知天高地厚了。再是,孟子所讲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句话不是告诫人们不要“为人师”。如果有人写错了字,就应帮助纠正。这样的“为人师”是应该大力提倡的。这句话的关键是要明白为人师中的“好”字。好为人师者往往是自以为是、不懂装懂,而且喜欢以老师的身份去教训别人,或对人指手画脚,以此来炫耀自己的才能和博学。其结果往往是误人子弟,或自取其辱,令人啼笑皆非。

三是,正人者先正己。正如孔子批评颜回时所说的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古时候道德高尚的人,总是先使自己日臻成熟方才去扶助他人。如今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还没有什么建树,怎么能纠正暴君的行为呢!

四是,想问题、办事情不能掺杂任何私心杂念。否则,就会失去公平和公正。为什么人们常说“旁观者清”,就是因为旁观者没有任何利益纠葛,不掺杂任何私心杂念,所以,看问题就公平和公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