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游记.夯吾苗寨

 新用户9018Wq28 2023-03-03 发布于湖南

夯吾苗寨是湘西很有名的一个苗族村寨,与同处湘西的花垣县十八洞村( “精准扶贫”的首倡地)都是国家精准扶贫脱贫帮扶示范基地。但作为一个旅游景区,网上的评价褒贬不一。就风光和名气而言,它肯定比不上与其相邻的张家界和凤凰古城,但它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你参加的是张家界、凤凰古城的跟团游,估计十有八九会被导游带到这个地方。当然,也有不少自驾游者慕名专程而去。所以,夯吾苗寨值不值得去?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因为,旅游本身就是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事情,只要您以一种探索包容的心态去游览,总会有所收获。在这里,我只将自己在夯吾苗寨的所见所摄中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些内容展示出来,并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和历史背景,不做评价。

IMG_256

在由张家界通往凤凰古城的路途中,有这块默戎镇夯吾苗寨的指路牌。“夯吾苗寨”属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的默戎镇毛坪村,处湘西黄金旅游线张家界至凤凰线的中段。“墨戎”为苗语,意为“有龙的地方”;“夯吾”为苗语,意为“峡谷溪边美丽的家园”。夯吾苗寨的村民全部为苗族,这里是湘西苗族中唯一保存龙姓支系完整的生苗人,保存了完整且原始的生苗族人习俗,世代延续苗王权力机构。

IMG_257

夯吾苗寨地处的古丈县,据称是湖南“最小的县”,素有“有一家炒辣椒,全县打喷嚏”的说法。这里有“歌舞之乡”、“举重之乡”等美誉,著名歌唱家何纪光、宋祖英就是出身与此。县域境内有多个生苗人世代居住的村寨。

   苗族有“生苗”、“熟苗”之区分,这种区分源于明代,中央王朝对处于各经制府州县和土司直接管辖下的苗民谓之“熟苗”,既未建制设官又无土司管辖的苗民则被称为“生苗”。即在军事上被征服,政治上经过“王化”和接受汉族文化的苗民,谓之“熟苗。”反之,则谓之“生苗”。现今通常将被汉化苗族称为“熟苗”;“生苗”则指依然保持自己民族特色和传统、未被汉化的苗族。

IMG_258

夯吾苗寨景区的大门,使用了巨大的苗族银帽子作为标志。夯吾苗寨的苗民们世代以传统银匠手艺闻名于湘西!这里的银饰手工艺也是一大绝!

IMG_259

景区入口的苗族历史介绍。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目前散布在世界各地。苗族历史上经历了五次大迁徙,首先是因为远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先民沿长江向东迁徙到达长江中游地区。在此定居多年后,成立部落,号称“九黎”族,战败炎帝族。在黄帝与炎帝联手下,九黎族兵败,退回洞庭、彭蠡之间,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即为第三次迁徙。后因三苗部落日渐强大,遭统治者打压而分化瓦解,被迫分途迁徙,其中一支转移到今湖南西部,此为第四次迁徙。第五次大迁徙是被当期统治者一再进剿下,屡次败逃并开始分散,其中一支被迫逃进湖南武陵山区,此即为夯吾苗寨之先祖。

IMG_260

进入寨子前,身着苗族盛装的几位苗族女子和中间的一位长者拦在寨门口,要游客喝“拦门酒”并对歌,当然这只是娱乐游客的一种带表演性质的“走过场”。拦门酒是苗家山寨的一种古老的习俗,也被称为“中国最盛大的民间迎客仪式”。IMG_261

站在“拦门”队伍最中间的是主管把门的族老,一般是寨子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或族长。

IMG_262

夯吾苗寨坐落在青山下,笼罩在云雾里,靠山而生、靠山而立,地域相对封闭固定,与其他民族融合度低,是比较典型的“生苗寨”,至今完整地保存了苗族人的一系列宗制,以及众多民俗习惯。夯吾苗寨共分三大寨,其中上、下两寨还没有对游客开放,目前开放的是中寨。

IMG_263

现在的夯吾苗寨已是今非昔比,有多位国家领导人来进行过视察调研,现在这里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精准扶贫脱贫帮扶示范基地等。

IMG_264

游客走进寨子前要通过这个傩(读音通“挪”)愿亭,两旁的“傩”字旗给人以神秘惊悚的感觉。“傩”,是人类的一种原始文化,是远古人类为了消除灾难、危难而“发明”的一种巫术形式,已延绵了数千年,是我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湘西对于不少人有着深深的神秘感与吸引力,这里的巫蛊、赶尸等巫傩之术,让人觉得既惊悚又神秘,而夯吾苗寨的苗民们是湘西巫傩文化的忠实信徒。

IMG_265
       我觉得这是比较有意思的一张照片,因错觉的缘故,夯吾苗寨的傩愿亭似乎与远处的铁路茅坪二号隧道连在一起了。这也映射着再高的山也阻挡不住现代文明的扩散和进占,而今的夯吾苗寨虽然仍被称为“生苗寨”,但其实早已不是当年那样的原始古朴了。

IMG_266

只有这吊脚楼青瓦上厚厚的青苔,似乎还在努力地想证明一下这里曾经古老悠长的岁月。

IMG_267

   寨中一户苗家。

IMG_268

走进这户苗家,堂屋中的火塘和架鼎用的三角撑架向游客展示了苗族日常生活的真实一面。

IMG_269

照片中房屋墙上的红色毒虫图案和傩戏面具是“湘西三大古迷”之一蛊术的象征。蛊术是巫傩文化的一种,夯吾苗寨的苗民们目前是湘西巫傩文化的忠实信徒,苗寨随处可见巫踪傩迹。在湘西,“蛊婆”又叫“草鬼婆”,蛊在湘西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只寄附于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被称为“草鬼婆”。一般说来,蛊术只在女子中相传,祖辈相传为多,苗族几乎全民族笃信蛊,只是各地轻重不同而已。使用“蛊毒”也是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情节。

IMG_270
         寨内风光。
IMG_271

寨内风光。

IMG_272

夯吾苗寨有一个银器加工合作社,由村里苗族银匠加工制作的苗族风格银器就在寨中的一个商场销售,这也是导游必须要将游客带到的地方。这样的银器销售点在不少作为旅游景点的苗寨都有,所以我没有多大的兴趣。但商场门厅中展示的这些银锭倒是让我开了一次眼界,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看打上国库标记的如此多的银锭被堆积在一起。按照商场宣传的说法,它们销售的银器都是用从国库调拨(据说国家对夯吾苗寨有特别的扶助政策)的这种银锭加工制作的,绝不有假。

IMG_273

夯吾苗寨风光。

IMG_274

在夯吾苗寨是不难看到鼓的,因为有苗族人居住的地方,就有苗鼓。鼓是苗族人的灵魂,只要苗鼓响起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希望!鼓像苗族孕妇的肚子,因此,苗鼓能让这支民族生生不息!据说,世界上最大的苗鼓就在夯吾苗寨,这面苗鼓还被送去参加过上海博览会。

IMG_275

夯吾苗寨风光。

夯吾苗寨是湘西很有名的一个苗族村寨,与同处湘西的花垣县十八洞村( “精准扶贫”的首倡地)都是国家精准扶贫脱贫帮扶示范基地。但作为一个旅游景区,网上的评价褒贬不一。就风光和名气而言,它肯定比不上与其相邻的张家界和凤凰古城,但它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你参加的是张家界、凤凰古城的跟团游,估计十有八九会被导游带到这个地方。当然,也有不少自驾游者慕名专程而去。所以,夯吾苗寨值不值得去?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因为,旅游本身就是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事情,只要您以一种探索包容的心态去游览,总会有所收获。在这里,我只将自己在夯吾苗寨的所见所摄中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些内容展示出来,并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和历史背景,不做评价。

IMG_276

寨子中的一棵柚子树,树上果实累累。这是一种个头不大的小柚子,据说味道还不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