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人与人之间没有能力的差异,只有习惯的差异。”
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通往失败的铺路石。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6种好习惯,可以助力你们实现爆发式成长。

罗振宇曾说过:“普通人的努力,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会积累成奇迹。”如果你能长期扎根于自己热爱的领域,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则会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比如:村上春树,写长篇小说时,要求自己每天写十页稿纸,每页400字。在不写长篇小说的时候,他也给自己规定:每天要写4000字,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最终成为了享誉全球的畅销书作家;李炳池老师,20年如一日的在文案领域深耕,最终从一位修理摩托车的小哥成为了文案界的泰斗级人物;作家池莉,三岁开始读书,上初中时,因写出一篇“违纪作品”而被退学,一切的困难,都没有阻止她坚持读和写,最终写出了成名作《烦恼人生》,那时她已经有了30年的累积。真正的高手,都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精益求精,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足以可见,开挂的人生,拼的都是长期主义。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说:“所谓人生困境,不过是你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许多事情,明明还没有做,就开始自我否定,向后退缩。”我真的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吗?算了,我还是再想想吧!“”我最害怕上台讲话了,一到公众场合就大脑空白,我还是不要发言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会面临无数的障碍和挑战,这时内心产生的自我否定,才是一个人痛苦的根源,这样的人也必定会一事无成。停止向自己开炮,铆足全部精力,立即行动,极致死磕自己,这就是你强大的开始。

遇到事情时,我们绝对不能拖延,因为拖延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耗费精力。大前天我给自己当天的规划:必须完成采访稿。可最后却因为一些琐事被拖延,一直没有写。拖到前天,还是没有完成,可我心里总是想着这件事,直到昨天晚上,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不然不睡觉。于是,我让婆婆先帮忙带小孩,自己沉下心,用了2小时,终于完成了采访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千万不要说:等有时间了,我再去做,因为等有时间了,预示着永远都没有时间。要想治好拖延,就要说干就干,先开始10分钟,慢慢的你就会进入状态。

钱钟书曾说过:”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了邮差。“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上下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明白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更能让心灵安静下来,思考人生的出路。董卿就是一位非常爱读书的人,在《朗读者》中,她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受到很多人的羡慕和敬佩。在一次采访中,她坦言自己一直保持每天睡前阅读1小时的习惯,卧室里没有任何电子产品,安静地读完书,就开始睡觉了。甚至在坐飞机,工作的间隙,她都是以书为伴。阅读让她摆脱了平庸,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摆脱平庸,提升认知,就从坚持阅读开始。

年初,我给自己制定了至少写50篇新媒体文章的目标,没想到10月份,就已经完成了100篇。为了进一步超越自己,我要求自己在2022年仅剩的两个月中,至少再完成50篇文章。有了目标和截至日期的驱使,我每天都会把它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做,几乎每天一篇文章,没有痛苦,反而乐此不疲!看吧!目标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它可以给你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撬动你的内在驱动力,想方设法地去拿到结果。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在Peter老师的影响和带领下, 我现在开始写每日反思日记,列出今天完成的任务,思考做的好的地方,反思不足的地方,然后加以改正。虽然时间还不长,但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开始有意识地避开同一个坑。俗话说:”每一次复盘,都是对自我以往行动经验的一次归纳总结,更是思想上的一次淬炼提升。“我们要不断地向自己的过去学习,从自己的过错中学习,这样才能在一次次的反思中,进阶自己,重塑自我。

有句话说得好:”人之所以优秀,并不是因为优秀了才拥有好的习惯,而是因为拥有了无数好的习惯,才变得越来越优秀。“愿你我都能养成好习惯,相信习惯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人生,当你越来越好的时候,你的全世界都会变得美好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