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传统民营实体的转型之路该如何去走?

 千章说 2023-03-03 发布于浙江

核心:

当数字化转型成为时代的主题,传统民营实体企业似乎也迎来了自己转型发展的契机。回归转型本质,决定企业转型成败的关键其实是对业务本身的洞察,围绕企业经营数据、业务流程、组织机构进行数字化重塑,让技术真正可以为企业带来生产力。

背景:

过去几年,互联网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普通人来说,主要体现在消费习惯不断变化,线上购物越来越频繁,电子消费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当互联网的红利殆尽,流量难流量贵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与此同时,互联网对传统民营实体经济的传统组织、运作、服务和商业模式带来冲击依旧存在,产业发展步入转型的阵痛期

如今看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从改变大众消费模式到改变企业经营模式,从谋求互联网转型到追求数字化转型,传统民营实体企业似乎也迎来了自己转型发展的契机。

 从业务导向到经营导向:经营思维下的产业链条重组

过去一段时间,受疫情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影响,民营实体经济面临着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因素也在增多。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优势也逐渐彰显开来总体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因此,企业要做的,其实就是要迎合时代发展潮流,抓住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矛盾。

关于民营实体经济发展,阿里钉钉副总裁张斯成曾经说过,传统企业和数字化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作方式的不同。传统企业更多地在做两种模式,一种是经验式管理,另一种是以孤岛形式存在的IT管理。传统企业的目标是通过机制的设置,达到效率的提升。但是在这样的过程里有这样一个问题:人没有被解放出来。

以此推断,我们或许可以抓住转型的几个关键点。

一是从经验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

在传统的经验式管理下,企业管理依照的是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一般规律,因为自己凭借过去的成功经验尝到过甜头。但很多时候,企业历经千辛万苦,流血流汗才得到的成功经验,会成为自己未来成长道路上最大的阻碍。长此以往,容易让企业陷入路径依赖和创新者窘境。因为商业世界变化太快了,去年的经验在今年可能就是大错特错。

而数字化的技术背景下,也为企业转型精细化管理指明了方向。企业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事前预测、事中指示、事后信息反馈。实现一体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感知和分析。

以大数据为例,通过数据搜集了解市场需求,进而有针对性的指导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产品投向市场的成功率,实现C2M的经营模式,这其实就是精细化管理的体现。还比如电子签名,企业可以能快速完成审批、流转、签署、存证等相关流程的运作,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也通过业务线上化的形式强化了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是从孤岛管理到互联互通。

在我们认知里,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注定会出现多个事业部,而各个部门由于业务的不同往往都有自己独立的系统,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无法正常流通,这也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许多不便之处。

互联互通,这其实是许多传统产业都在追求的东西。

以医院为例,医院自身流程其实就比较复杂。全国二级以上的医院有接近4万家,不同医院之间的数据流通一直都是难题。此外,有些医院患者不得不在同一医院不同科室多次做相同的工作,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各个科室间数据并不打通。进而造成就诊效率低下,患者花费高等结果。

而电子签名的出现则有效解决了这个难题。从开具电子处方,到后续药师在线签署药单核对、物流配送、医疗器械采购、人事管理等全流程经营服务,电子签名帮助医疗行业实现全流程生产关系的重塑。

“人”感觉更舒服,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

数字化工具通过与业务的融合,让人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工作。同时,围绕企业经营数据、业务流程、组织机构进行重塑,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实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回归业务流程:从外部产品服务到组织内部改造

正如前面我们所说的那样,转型数字化的目标是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把传统经营模式调整为数字化经营模式,“业务”两个字是其中的关键。

因此,对于民营实体经济企业主而言,转型数字化需要了解业务发展方向,确定转型目标,再寻求工具支持,进行系统配套,添加相应的功能支持与规划。

也就是说,数字化转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公司业务与经营。在老章总结看来,转型的关键点可以分为“一个团队,两种形态,三个在线”。

所谓一个团队,老章认为其实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是在企业内部组建一个具有数字化思维的核心团队,专门思考数字化的业务模式。具体团队建设方面,由于数字化转型涉及企业经营层面的多个方面,企业应该以业务场景为抓手,在数字化转型部门配置齐全所有需要的职位,从而组成一个可以考虑不同业务场景的团队。

二是一个团队在同一价值观下展开活动。美国企业界人士认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在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

企业发展转型需要员工的认可,需要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下指引。数字化转型其实就是如此,作为一种新事物,只有所有员工都认可了才可以真正顺畅的推广下去。假如用数字工具的人心怀排斥和不理解,再好的工具恐怕也很难真正发挥出作用。

所谓两种形态,指的其实是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期间不同IT架构是可以共存的,它会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具体业务与数字工具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嫁接,也不是说跟风引进某种数字化工具就行了,这真正需要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需要做好长期两种形态共存的心理准备。

至于如何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一方面,企业自身需要衡量评估,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最合适的数字化工具产品;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服务公司而言,不同行业不同业务都需要更进一步的深耕,埋头钻研数字工具与场景的适配性问题,做真正接地气的产品,做能够解决企业经营问题的产品。

而三个在线,指的是组织在线、业务在线以及生态在线。

第一是组织在线。关于组织在线,钉钉CEO陈航曾经说过,组织在线强调的就是组织关系的在线化,依托构建权责清晰、扁平可视化、人脉资源共享几方面来开创全新的工作方式。在老章看来,这条路径的本质其实是以人为核心,部门内部、部门与部门沟通在线上发生,所有的人、财、物、事都被数据化,助力企业实现协同办公。

第二是业务在线。顾名思义,这条路径是以业务为核心展开的。

数字化转型注定是全体业务的数字化,包括日常办公,市场管理、企业采购、工程建设、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多个层面,为的其实是让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情有相同的结果,通过业务的数字化形成结果的标准化。与此同时,信息和数据在流程中流动,各环节数据实现了有效集成。

第三是生态在线,企业上下游和合作伙伴,以及整个产业环境实现产业生态地在线化。

以电子签名为例,通过数字技术或手段促使企业可以同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供应商、经销商实现连接,实现企业上下游连接的优化,推动资源的优化、动态组合与共享,塑造出了一种更加扁平、更加开放、更加敏捷的共进式组织结构。

如今看来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也充分说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在时代潮流下,中国民营企业要不断加强企业建设,抓住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