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优秀的战争片不但需要炸出天际的战争场面,人物的塑造、剧情的设计,以及对背景和人性的剖析同样必不可少~ 如今战争片虽然产量不减,但是优质的却越来越少,今天给你们推荐一部90年代经典战争片,心里占有着战争片十佳的位置。作为第一部以海湾战争为题材的影片,《生死豪情》讲述了在科威特的伊军占领区,装甲部队指挥官纳森尼尔·沙林上校误下命令击毁了己方的坦克,战友鲍德温等人无辜牺牲。影片开头仅用了短短5分钟就真实地还原了海湾战争最后阶段的“沙漠军刀”地面进攻行动。从武器装备以及代号“美洲狮”、“军刀”等细节来看,沙林上校指挥的团队很可能就是担任突破战斗巡逻任务的第2装甲骑兵团,当时从属于总兵力接近8万人的美国第7军。而他们的对手正是共和国卫队最具战斗力的伊拉克真主师。➤美军M1A1坦克装备了高性能的火控系统和热成像仪,火控计算机可处理的距离最大4000米,测距仪的测距范围最大是7990米。其夜视装备可在2000米到2500米距离上准确射中伊军坦克。
➤伊军T-72坦克只有第二代微光夜视仪,夜间最大探测距离不超过1000米。由于伊军的坦克依托掩体实施隐蔽射击,被称为“萨达姆天气”的沙尘暴席卷整个战场,加上铁丝网与地雷的阻挠,即使拥有先进的火控系统和热成像仪,美军地面部队还是迎来了极为惨烈的战斗。可以说,沙林上校在战场上的失误取材于海湾战争的真实事例。因为在海湾战争期间最激烈的“东73战役”中,惊慌的美军就先后打爆了自家的5辆M1A1坦克和4辆M2战车。在军医伊阿里欧和士兵莫菲兹的口中,华登上尉分别成了果敢的女英雄和懦弱的胆小鬼。事实上,即使莫菲兹不服从命令并打伤了她,即使下属们也对她的命令产生质疑,但当救援飞机到来的时刻,华登上尉还是大喊着“快走,我来掩护你们!”实现了她对自己、对战友的承诺。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掩护大家撤退的女人被凝固汽油弹的火海吞噬。同沙林上校用酗酒来减轻痛苦一样,虚弱的艾特梅耶尔躺在病床上求死,莫菲兹撞上了呼啸而来的火车,军医伊阿里欧只能用毒品来麻痹自己。值得一提的是,饰演伊阿里欧的马特·达蒙为了表演出吸毒者真实的状态,通过节食和每日跑步13英里(约20公里)最终在100天内成功减重40磅(约18公斤)。凹陷的双颊,痛苦的神情,伊阿里欧隐藏在心中的不安与内愧疚终于在沙林上校的不懈追问下倾泻而出。只有说出了事实,人们才能真正地尊敬她和每一位为国牺牲的士兵,而不只是崇拜英雄头顶的光环。正如影片英文名“Courage Under Fire”所诠释的另一层含义,只有面对事实、承认事实才是最大的公正和勇气。 当时的美国政府将其在海湾战争中的行动美化为“绝对地维护正义”,并强调“高科技转变了战争的严酷性质”。然而只有上过战场的人才知道那里只有一场又一场的殊死搏斗和无数血肉横飞的尸体。➤根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资料,海湾战争中美军伤亡1143人(死亡294人),伊军伤亡约10万人(死亡约2万~2.6万人)。即使是影片本身刻画了可歌可泣的美国英雄形象,并无处不在宣扬他们所重视的人权与生命,但是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权乃至生命会被珍惜吗?导演: 爱德华·兹威克 主演: 丹泽尔·华盛顿 / 梅格·瑞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