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茉莉花语】“探究式”阅读四大名著

 戴老师的小清晰 2023-03-03 发布于江苏

行进路上智勇者胜——读《水浒传》有感

朱韬宇

空闲时分,我轻轻取下书架上的一本书—《水浒传》,刚翻开书,施耐庵便把我领进了北宋末年水泊梁山,替天行道的一百单八将的动人故事深深的吸引着我。我如只饥渴的羊见到嫩草般的激动,在水浒的长河里越走越远。

在《水浒传》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武松打虎”这个片段。

武松是豪爽的,他在酒店中喝酒,对店家高声说的“好酒”之言,一饮而尽的畅快……无一不透出大丈夫的豪放之气。

在上冈时,武松明知山上有只猛虎,很多壮汉都不敢上冈的情况下,他却无畏的坚持上冈,这是他的勇,有勇者就要有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

发现猛虎时,别人早就吓得魂飞魄散,而他却保持冷静机智。猛虎使出浑身解数,却被武松的轻巧的躲闪化解,待到猛虎筋疲力尽,武松将这积蓄已久的力量以山洪决堤之势迸发出来,赤手空便打死猛虎。并且他冷静分析怕再出猛虎,自己斗不过它,所以选择趁早下冈。

武松面对如从天降的危险时,那份冷静,不用蛮力,而用巧力。先消拜对方体力,自己以逸待劳,然后打死这头无力的虎,便十分轻松了。这便是他身上的“智”这样看来,武松也真是智勇双全啊!

而看我们,遇到一点点麻烦就退缩碰到一点儿困难就畏惧,那要是到了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岂不是要魂飞魄散了吗?我们应该学习武松的智与勇,那样才能不畏艰辛,迎接彩虹。

观《三顾茅庐》有感

朱韬宇

今天,我欣赏了课本剧—《三顾茅庐》,这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人人皆知。然而,我看完后却开始了思考,”诸葛亮为何择刘备为主?为何在刘备实力最弱时出山?” 

我思考再三,终于发现了答案。第一个问题,首先,诸葛亮应是个了解实事的人,当时的刘备,先是三兄弟分离,后被曹操,吕布,袁绍接连打败,后三兄弟鼓城相聚没多久,又被曹操击溃。在这样看来,当时的刘备情况是十分危险的。诸葛亮了解此事,在三顾的前两次,他极有可能是故意避而不见,默默观察刘备是否是真心求贤,是否敬才爱才。在多次观察或打听下,他得出初步结论,才敢与刘备见面。

诸葛亮的下一步,是要了解刘备胸中有无大志,同时展示自己的才智,便与他长谈阔论,谈说结束时,诸葛亮心中已有了答案,知道自己该为谁的臣子了。

总结而得,诸葛亮之所以择刘备为主,是因他知道刘备的待才之诚,用人之急,心怀天下苍生,是位值得信赖的君主。 

至于第二个问题,众说纷纭。从作者个人主观思想“尊刘贬曹批吴”来想,诸葛亮也是顺民意,从人心从诸葛亮自己角度,他苦读正是为了有大作为,他又觉得刘备缺谋土,为了施展才华,安定天下,所以他会在此时出山。

历史的人物豪杰,生前叱咤风云,到最后,伴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曲调,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读《水浒传》有感

陈萌萌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拥有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它叫《水浒传》呢?当我好奇到急不可耐时,便翻开这本书,在白底黑字中寻觅着答案。

这一读,我就沉浸到了书中。施耐庵将书命名为《水浒传》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人们的说法不一。许多人认同的有以下几条:“水浒”,本义指水边,在书中可指江湖上的人们的传记,又因为梁山好汉们是聚集在“水泊梁山”,因此得名。它是我国第一部歌颂了农民起义的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这本书以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无能,奸臣当道作背景,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迫民反”的残酷现实,宣扬了忠义思想。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七十回主要讲了以宋江、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逐渐吸纳四方豪杰上梁山的故事。这群好汉们聚集梁山的目的是“替天行道”,反抗朝廷的腐朽统治。直到一百零八位好汉齐聚忠义堂,排座次。后五十回则描写了众梁山好汉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为朝廷效力的过程。众人最后大多被奸臣所害。

在那一个个叱咤风云的鲜活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好汉是行者武松和黑旋风李逵,而这两位好汉都曾经打过老虎。但为什么武松打虎比李逵杀四虎更加出名呢?武松打虎的目的是自卫,同时也为民除害,他赤手空拳就打死了老虎。在打死老虎后,武松得到了知县的赏钱,他并没有收下,而是把赏钱平分给了猎户。武松的忠厚仁德,让知县与当地的老百姓都对他很有好感,武松打虎的故事,被后人们传颂下去,留下千古美誉。而李逵打虎是为了给被老虎吃掉的母亲报仇,他是用朴刀杀死了四只老虎。杀死老虎后,他跟随猎户到了大户曹太公的庄上,站在死虎旁边,让那些好奇杀虎者的老百姓们围观。之后被人群中李鬼的妻子认出,押往官府,被朱氏兄弟救下后大开杀戒,杀死了曹太公,李鬼的妻子和周围的围观者,知道“李逵杀四虎”事迹的人便寥寥无几了。

读着《水浒传》的结局,我有些惋惜,因为在梁山聚义的众豪杰在被朝廷招安后并不好过,最终大多数都被奸臣所害,得到善终的人屈指可数。就仿佛是灿烂的烟火最终会消逝一样。同时我也明白,那个时代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因此我更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爱护和平,珍惜有着爱与和平的每一分一秒。

读《红楼梦》有感

陈萌萌

我的书架上,有着各式各样的书籍。花开花灭,日月轮替,岁月的蒙尘掩盖不住书中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在荏苒的时光里,许多古老的书籍从时间的洪流中脱颖而出,成为千古名篇。《红楼梦》就是其中一本。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一样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红楼梦》就是这样一本能“把我们带到浩瀚天地”的书籍。它乃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之后,于贫困之中创作的。它是曹雪芹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体会,探索、反思的产物。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过程,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它开篇就以神话故事“假语村言”掩去内容的实质,将作品置于扑朔迷离的雾色之中,让人捉摸不透。而借用“真”“假”观念,托言“梦”“幻”世界,使得整部小说都按照这以假寓真,意味深长的结构发展,最后便营造出了一个“生活世界”。在《红楼梦》中,众多的人物纷繁多姿,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绝不会重复,囊括了世间各色人等,即使是在同一个任务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面,令人叫绝。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章是《刘姥姥逛大观园》。阅读这一章前,我就有很多疑惑:刘姥姥为什么要逛大观园?翻开书本,细细品读,我找到了答案:上次来荣国府,刘姥姥向王熙凤借到了二十两银子,这次,她带上了自家种的新鲜瓜果来感谢王熙凤。刘姥姥的事情被贾母知道后,便被邀请在荣国府多住几天。第二天,刘姥姥与众多小姐们一边聊天,一边逛大观园,说说笑笑,很是闲逸。刘姥姥的到来给沉闷得荣府带来了欢声笑语。她代表着当时的农民,说话粗俗但不失真诚。具有个性化的语言,让人对她印象深刻。

《红楼梦》时候18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巨著,它不仅是中国文学之林的珍奇瑰宝,也是世界文学海洋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部小说描绘的社会现实涉及封建社会的官场、家族、意识形态等等方面。或许正是因为它的主题多样性与复杂性成就了它永久的艺术魅力,使其屹立与世界之林。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因此,我更要努力学习,要更加深入、全面地体会中国文学语言的魅力。

《草船借箭》读后感     

 吕常昊

《草船借箭》出自罗贯中所写的长篇回体长小说——《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读了《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我感受颇深,所以有感而发。

《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出自《三国演义》,讲的是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曹操带着八十三万大军,准备一举吞并吴国、蜀国,两国组成联军,互相派出了周瑜,诸葛亮抗曹。可是周瑜嫉贤妒能,假借军需,逼诸葛亮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但是诸葛亮早就算好第三天有大雾,于是,在第三天,他在二十条船上扎满草人,一步靠近曹军水寨。曹操不知道虚实,只叫弓箭手朝他们射箭。就这样,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有了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

读完整篇文章,我被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所折服。但我也有个疑问:曹操为什么不用火箭射船呢?这样来的不是更容易些。通过我的深入了解,我知道了,三国时期军事科技有限,火箭很重还不属于杀伤性武器,根本射不了多远。还有就是风向的问题,当时的风是吹向曹军的,如果用火箭,只会给曹军带来大麻烦。结果只会白白浪费了十万余支箭,为诸葛亮做了嫁衣。

通过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嫉妒这个东西,害人害己。我们要向诸葛亮学习,而不是像周瑜那样心胸狭窄。

《水浒传》读后感

  吕常昊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名著之一。这本书描写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将从被逼上水泊梁山再到起义军发展全盛,然后被招安,接着又为官府南征北战,最终却被奸臣童贯、蔡京等人所害的故事。

看完整个《水浒传》,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逵打虎和武松打虎。同样都是打虎,李逵打虎知晓的人没有武松打虎知晓的人多。按理说,李逵打死了四只老虎,而武松只打死了一只老虎,肯定是李逵更厉害,李逵的名气应该更大。但现实却是,武松打虎的名气更大,李逵的名气不如武松。

李逵打死的老虎和武松打死的老虎性质不一样。武松是吃了十五碗酒后,带着醉意上山的,而且打的是一只猛虎不是普通的老虎。后面大家也知道,猛虎出来后,差点伤到武松,武松也是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才打死老虎,而且也没拿武器。

但李逵打虎是为了给他母亲报仇,虽然他打死了四只老虎,但是四只老虎是一只母老虎和三只小老虎,其中有两只最小。而且李逵还拿了武器,还不是和四只老虎正面交锋,是在山洞里被李逵偷袭杀死的。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武松打虎是为民除害,也懂得了遇到事情要冷静,遇到危险要机智勇敢。

读《水浒传》有感

车佳茜

《水浒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名著,全文语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它成功地塑造出108位好汉的形象,这些好汉个个生龙活虎。此书主要讲了一个官迫民反的故事:不学无术的无赖高体俅,只因踢球踢得好就被昏君(皇帝)封为大官,他又依靠自己的权势到处压迫,祸害百姓,激起了民众的反抗。其中以宋江、卢俊义、吴用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泊起义,与政府斗智斗勇的故事。其实那108位好汉就是几十年前洪太尉误放的三十六天是和七十二地煞星。 但读完此书后,我就有了一个疑惑:为什么同样是打虎,武松的事件更为著名,而知道李逵打虎的却寥寥无几呢?                                                                                                                                 按理说,李逵杀死了四只老虎,武松才打死一只,肯定李逵更厉害,李逵的名气应该更大才对。通过课后对资料的收集和自己的理解得出,原因分为四个方面。首先,武松打虎为人民。老虎在景阳冈上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过往客人不计其数。武松打虎后,那阳谷县人民听得一个壮士打死了景阳风大虫,迎喝了出来,皆出来看。                                                                                           其次,李逵打虎悲悲惨惨威威。背着自己的母亲回梁山享福,结果在回去的路上,母亲被老虎吃了。李逵怒发冲冠提刀去杀老虎。这老虎不是前面渲染的伤人害民的老虎,是因为他自己疏忽大意,把母亲放在险恶的无人来往地方才造成这个恶果的老虎。                                                      接着,赤手空拳与手拿武器。武松打虎刚开始有一条梢棒,可是一动手打在树枝上,断了,就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最后完全是靠拳头,打了五六十拳,打死了老虎。而李逵呢?手拿朴刀,腰上还有腰刀,两个老虎用朴刀桶死,母老虎用腰刀桶屁股眼里捅死了,朴刀把公老虎气管砍断了。描写得很轻松,三下五除二就结束了,没有多少深刻的描写。                                                              最后,事件本身。由于景阳冈上的大虫坏了整个阳谷县,所以武松打完虎后有不少人去关注。而李逵打虎只是自己的家事,并且他又把部分知道此事的人杀死了,因此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或许我总结得不够全面,那么欢迎你一起来探究!

演《三顾茅庐》有感

车佳茜

今天,我和同学们表演了《三顾茅庐》的课本剧,真的有意思极了。但是我一直有一个疑惑:为什么刘备是“三顾茅庐”,而不是“四顾”、“五顾”呢?                                                               

 通过一系列的搜索和理解,我终于找到了答案。首先,刘备不会第四次去请。为什么这么说呢?常言道“事不过三”,刘备是何许人,虽然刚经历了一次惨败,但是心怀天下,一心恢复汉室江山的他哪有时间继续耽误下去。再说,都三次请不到了o,那也说明没有希望了,这个念头再怎么强也应打消了。                                                                                                               

 其次,诸葛亮不敢超过三次。(三顾茅庐是诸葛亮计划好的)。其实,诸葛亮是一位神人,稍一盘算,就知道什么时候起风,什么时候下雨,哪个人是什么性格,接下来会做什么事他都清楚,能不知道刘备要来找他吗?他当然知道,只不过是想要测试一下,看看这位刘星叔是不是真是一位虚心仁爱、重视人才的主公。所以刘备第一次来时他就故意出去,第二次也是,第三次仍是故意装睡。                                                                                                                                

最后,诸葛亮不敢让刘备超过三次请他。仍然是“事不过三”,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成语,它真正成型是后来的明清以后,但民间一直公认的,大象也都是这样做事的。很多人解释这个“三”,说成是虚词,就是指代“多次”的意思,然而有时候这个“三”,它就真的只是“三”,的,大象也都是这样做事的。很多人解释这个“三”,说成是虚词,就是指代“多次”的意思,然而有时候这个“三”,它就真的只是“三”,不是“四”也不是“五”。不是“四”也不是“五”。                                    

原来,事不过三这个成语在古代就有了呀,我以后也要这样做事,事不过三!

《桃园结义》读后感

谷欣雨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在涿县的桃树林就发生了一场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结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在我重温这一场热血沸腾的结义时,不禁想到一个问题。刘备、关羽、张飞为什么在酒馆一聊天就下定决心成为异姓兄弟?经过我一番思考,我总结了一点最重要的原因。因为在刘关张三人心中都隐藏着一个扶持汉室皇帝的伟大梦想。从街边相识到酒馆饮酒长叙,三人把发自内心的远大梦想都相互倾诉。于是刘备、关羽、张飞发现对方都有自己一致的想法与观点,并且他们三人都有一种豪放的英雄气概,自然就成为了兄弟。

想到这里我赞叹到三人的心胸竟装有如此之大的抱负,我更赞叹到三人之间的坚不可摧的友谊。在三兄弟结拜成为异姓兄弟之后,他们便看到东汉末年硝烟四起、皇帝驾崩、奸臣当权、董卓进京挟持幼帝的乱象。他们便更加下定决心为光复汉室而效力!三弟张飞也倾家当产募集乡勇,为刘备买了第一支兵马,虽然人数只有500人,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惊天动地的。刘备500破5万黄巾军的大战!在攻打期间更是体现了三人的默契配合和刘备的指挥才能!   

想到此处我热血沸腾,你说刘关张三人的伟业不就是从那片桃园结义开始的吗?

《景阳冈》读后感

谷欣雨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粗眉大眼;手拿梢棒,上冈打虎。”从这一段小诗中,我们一定能猜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武松。

这是流传千古、人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今日我拿起这本书仔细的又读一遍。想到一个问题,为何在《水浒传》中有着武松打虎和李逵打虎的故事,而且同样是梁山好汉武松打虎,比李逵打四虎更有名呢?思来想去我终于得出了三点结论:首先,李逵虽然打死了四只老虎,是因为老虎吃了他的母亲,李逵没有保护好他自己的母亲。这就是最大的罪过,打死再多的老虎也是徒劳。但是武松打虎本意上是自卫,但也是为民除害。其次,李逵打死四只老虎,一共用了两样利器——朴刀和腰刀,这也显示不出李逵有能耐。而武松却是在醉酒的情况下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谁不认为武松厉害呢?最后,也就是外因,武松打虎是在他上梁山之前干的,所以当时阳冈县县令对武松打虎事件大力宣传。而李逵打虎却是在他上梁山之后做的,有人认出李逵是“梁山贼寇”,所以当时哪会宣传一个“贼寇”做过的事呢?

以上三点便是武松打虎人人皆知,李逵打虎不为人知的原因所在。真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三国演义》读后感

康朝竣

自从我读了《三国演义》我总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投靠强大的魏国?

      我想起了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诸葛亮从小就看儒家家训,里面讲的是忠诚,诸葛亮13岁时,曹操已经成为一方大势力。那时曹操的父亲曹嵩,被杀死了,曹操就派兵攻打徐州,为父亲报仇,但是他居然对琅琊榜的人举起了屠刀,把父女儿童都通通杀死,我想并不是为父亲报仇那么简单,虽然没对诸葛大族的人手,但为诸葛亮留下很坏的种子。如果帮助国贼,不是眼睁睁看着天下大乱,百姓受苦吗?那个时候诸葛亮非常看中刘备,当刘备被东吴陆逊打残后,诸葛亮就当上了刘备的军师。                                                                 

三国演义》读后感

孙若航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故事令人震撼,但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草船借箭》。

在这个故事中,诸葛亮凭借着他的智慧斗过了周瑜,向曹操借来了十万余支箭。那么为什么曹操不直接下令放火箭呢?

好奇心令我去查找答案,后来我才知道,曹操之所以没有直接下令放火箭,主要是诸葛亮的船在水上,而火又怕水,加上火箭的重量也不一般,这样一来射程将会变短,有可能还没射到诸葛亮的船上,就落入江中了。那样的话,损失是很大的。还有一点,当时诸葛亮四更也就是凌晨,当时天是黑的,要是曹操放火箭,不就等于自己的情况被敌方看的清清楚楚吗?

我认为吧,草船借箭是发生在江上的,加上当时大雾,潮湿度也很高,所以即使发出了火箭也特别容易熄灭。

总之,《草船借箭》这个故事表现了诸葛亮的思虑周全和神机妙算,也表明了他是一个识大体,懂大局的人。

《草船借箭》读后感

史熙乐

《草船借箭》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草船借箭》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高自己一筹,便心怀妒忌。让诸葛亮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为难他。而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让周瑜的算盘落空。

文中把几位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心胸狭窄,鲁肃的忠厚老实,曹操的生性多疑。

诸葛亮是如何神机妙算的呢?第一“算”,是算到鲁肃忠厚老实不会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周瑜;第二“算”,是算到三天后有大雾天气和风向(通晓天文地理);第三“算”,是算到曹操生性多疑不敢出兵,而是射箭试探,这样箭就会“不请自来”。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由衷的佩服诸葛亮。他精通天文地理,神机妙算,有胆有识,千百年来成为智慧的化身。我们应该学习诸葛亮,心胸宽阔,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品德。还要学习他做事认真细心,观察仔细,计划周密的态度。 而周瑜害人害己的病态心理,是非常不可取的,我们一定要杜绝掉。努力成为一位品德高尚的好学生。

读《杀神医曹操身亡》有感

项熙雅

不久前,我们课本剧表演队表演了《杀神医曹操身亡》。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孙权拿了关羽的首级,又嫁祸给曹操,曹操知道东吴在嫁祸,命人以王侯之礼厚葬关羽。由于曹操每晚都梦见关羽,头疼地不行,就命人请华佗来治疗。可当曹操听华佗提到给他砍开头颅和关羽治病时,曹操非常生气,让人将华佗押入大牢,严行拷问。半个月后,华佗就死在监狱里了。华佗死后,过了几天,曹操也去世了。

关于《杀神医曹操身亡》这个故事,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曹操觉得关羽睁开了眼睛?通过查资料,我知道了这是作者的手法,曹操的奸绝对是三国中最黑暗,阴险的一部分。关羽的义绝对是三国中最光明的部分。而这样写,关羽睁眼暗指曹操会受到光明的惩罚,而后的曹操生病就是符合了这点,邪不压正。

《杀神医曹操身亡》中的曹操真是谨慎多疑,华佗真是无辜啊!

《水浒传》之读后感

何元喆

读完鼎鼎大名的《水浒传》,那些风流人物与一个个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都让我记忆犹新。吴用智取生辰纲,足智多谋;林冲野猪林绝处逢生,惊险刺激;宋江三连胜高俅,壮志豪情。但是在这之中,有两个英勇无畏但却有所不同的人物,那就是武松与李逵。

在这一百零八将中,这两位壮士英雄的经历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两人在水浒英雄中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打虎。

可能对于武松打虎,你简直了如指掌,但是李逵打虎,很多人却是第一次听,先让我给你介绍一下:当时梁山众好汉想到李逵多日未看望他那年迈的老母亲,于是允许李逵回乡将母亲接来梁山泊。数日后,李逵背着母亲往梁山走着。半路上,李逵把母亲放在路边歇息,他去为母亲找水喝,可是等李逵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母亲消失无踪。李逵心急如焚,立马到处寻找母亲。可找了半天,只发现母亲的遗体静静地躺在路上,几只老虎正津津有味地啃食着残骸。李逵瞬间感觉晴空中打了个霹雳一般,他怒吼一声,直震得大地摇晃,他举起两把斧子,将所有的老虎一网打尽,杀的片甲不留。

读完这个故事,我冥思苦想了起来:为什么武松打虎名扬中外而李逵打虎却鲜为人知?经过我的再三思考,终于得出了答案。

首先,武松赤手空拳敢和老虎抗争,而李逵却拿着板斧,光论难度就比武松小得多;其次,武松对老虎毫不惧怕,而李逵却是因为未保护好母亲而激起怒气;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作者对两人的不同看法。施耐庵很赞赏武松,觉得他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勇者,不畏艰险,不信传言,所以加了许多精彩绝伦的动作与细节,让人读起来觉得武松是个真英雄。而施耐庵笔下的李逵,却是一个“莽夫形象”,如同当年“盲目勇敢”的吕布。从以上三点,便可以看出武松与李逵的最大不同——起因不同、目的不同、感情不同。

《水浒传》之读后感二

何元喆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大名鼎鼎的古典名著,那就是《水浒传》。书里面那些栩栩如生的风流人物,令我过目不忘,记忆犹新。林冲气质不凡,野猪林里绝处逢生;呼延灼智勇双全,连环计夜赚关胜;石秀机智灵活,智谋怒杀潘巧云......各个人物都是英雄好汉,他们用正义打倒朝廷的邪恶。

故事讲述了北宋末年,一群梁山好汉忠义堂聚义,替天行道的故事。全书一共一百二十回,从一百零八将的聚齐,到被朝廷抓后被奸臣童贯高俅与蔡京所害,起起伏伏,兴亡盛衰。虽然这结果也并非十全十美,但我还是喜欢这书里那么多坚韧不拔的人物,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得属梁山泊三头领之二——总头领宋江与军师吴用。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就一直有一个疑问,百思不得其解:宋江一心为朝廷效力,而吴用却劝宋江降辽,最后被宋江打消了这种念头。这两种做法,哪一种才理智呢?

自此,好长时间,这个问题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就像钉在铁板上的钉子一样。终于,有一日,我灵光一闪,解开了我往日的疑惑。经过我的再三思考,终于得出了我认为的答案。

首先,当时朝廷腐败无能,奸臣当道,宋江本应推翻王朝,而不是投奔朝廷;其次,就算投降于辽国,也不要将自己的势力毁在这乌烟瘴气的宋朝,所以我认为吴用虽然确实有些“阴险狡诈”,但他做出了选择还是很明智的。如果历史可以重来,我愿让宋江先积攒实力,然后将日积月累的力量用在推翻朝廷,让那些举世闻名的英雄好汉们发挥出更多的价值,书写出一段传奇的历史!

读《三顾茅庐》有感

晁先子

《三顾茅庐》是选自《三国演义》。因为刘备在权手下时想自建一国,需要诸亮这种人才。于是三顾茅庐,请到了诸葛亮。

这里有一些刁民…不对,博学多才的人会问:“你看这诸葛亮。前两次去的时候都不在,他是不是故意的?”

这个问题是真令人无语。有种正确回答,那是一半有一半没有。第一次诸葛亮是真不知道刘备会来,所以不是故意为之。第二次真的是故意。因为他回家后一定是童子和他讲了此事,诸葛亮想试一下刘备是不是真心。就又故意避开了刘备。第三次是诸亮认可了刘备但又想测一下他的为人。所以故意午睡。但是,后面刘备的反应就让诸葛亮真真正正的认可了他。所才心甘情愿的跟诸葛亮出山。

从此可以看出:刘备为人心存敬意。由其是对他想请人还可以看出,刘备坚持不懈,因为如果是我第一次第二次都见不到诸亮,那我早就不再拜访了。可刘备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拜访就真是坚持不懈了。

诸葛亮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他对刘备的测试就避开他两次,看看他是否是真心。从此处也能看出他做事留一线的风格。

《三顾茅庐》反映出了刘备性生格中的对比自己在某一方面强的人,哪怕只强一点点他都会心怀尊敬。一事未成,就要去努力 ,并且坚持不懈的完成它。

《水浒传》读后感

李佩峰

四大名著,本本都精彩绝伦,让人眼前一亮,四本书我都读得津津有味,不过,最吸引我的还得是人物个性鲜明且生动形象的水浒传。

不过有一个问题值得研究,这个问题是水浒传中武松打了一个灵活、凶猛的大老虎,这个故事举世闻名、世人皆知,不过,你们知不知道黑旋风李逵也斩杀过老虎,而且是四只,但他却从未像武松那样被人们所吹捧,这是为什么呢?据我所知武松打的是一头凶猛的老虎,而李逵打的则是瘦骨如柴的母老虎,那老虎几乎没反抗,他还杀了三只小老虎,武松是为了人民除害,可李逵却是报私仇,因为老虎吃了他的母亲,最重要的是武松的名声很好,而且未投靠梁山,而李逵已经投靠梁山并被通缉。不过我觉得应该是作者想让他跟武松形成鲜明对比,给武松树立好形象和为下文做铺垫。

所以我认为《水浒传》值得去看看。

《西游记》读后感

李佩峰

读书,读“里”读“质”,体验百感人生。我喜欢读书,喜欢散文,体验作者丰富多彩的情感生活;我也喜欢诗歌,崇尚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然而我更喜欢充满梦幻色彩带给人无限想象的圣魔小说,比如《西游记》,这似乎更贴合我们这个年龄段活泼好动男孩的形象和思维。

《西游记》是我国著名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小说,我读了很多遍,百看不厌,每读一遍就有不同的且深层次的体验。初读时,我读出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腾云驾雾七十二变,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一个憨厚可爱的猪八戒,好吃懒做,不长脑子;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沙僧;还有一个谦恭善良且具有绅士风度的唐僧,师徒四人相互扶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走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跨过了一条又一条河,过了一个又一个国家,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妖怪,每当这时,孙悟空就蹦出来,一个个去消灭它们。

再读,我心存疑虑,孙悟空难道只是因为大闹天宫才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吗?也许你会说,不然呢?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读透,经过仔细探究,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人物,其实每个人物都有其特定的象征,孙悟空代表了自由主义者,而他所在的世界—如来佛祖,就是最高统治者,却要他循规蹈矩,所以他才会被无情地压在五指山下,胳膊拧不过大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我们也从书中学到了要团队协作,各尽其能,做事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同时也要能明辨善恶,不能被假象所迷惑,要坚持自己的主见。

读《草船借箭》有感

李佩峰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心胸狭窄的周瑜,忠厚老实的鲁肃让人看完,仿佛看透了人性,就因为诸葛亮比周瑜聪明,所以周瑜利用军事来陷害诸葛亮,好巧不巧,诸葛亮是个有心人,早已知道周瑜要借此陷害自己,便将计就计将曹军的箭成功得“骗”到了手,后来周瑜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周瑜自叹不如。

我却在这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故事中,发现了一个大难题,难道诸葛亮只是因为识人心才会把秘密告诉鲁肃的吗?他难道只是依据鲁肃的忠厚老实吗?当然不是,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点而已,微不足道,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诸葛亮知道鲁肃心胸并不狭窄,只不过他没跟对一个好主子,诸葛亮也明知,他的心眼并没有周瑜那么多,只有服从命令为国效力,诸葛亮告诉了鲁肃也认认真真的去做了,鲁肃为了什么?只是让诸葛亮成功吗?也当然不是,他是为了让周瑜改过自新,且为了国家,不得不去“背叛”,像《水浒传》里的人物一样,被逼无奈上了梁山,也只能跟官员做对,他们想吗?肯定不想啊,但舍小为大也是值得的。

《草船借箭》是一个好故事,诸葛亮凭借自己对天文地理的精通取得了成功,更值得我们学习。

《水浒传》读后感

高歌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被后人归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由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所写,他主要讲述的是北宋末年,政府腐败,社会黑暗,官逼民反。

其中一支由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他们盘踞在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四处镇压的官兵,一时威震朝廷。宋江也想朝廷前来招安,大宋朝廷知道“剿杀”不行,就只好招抚他们。此后,梁山英雄为大宋南征北战,抗击辽国的侵略,平定田庆,王虎的起义,南征浙江方腊的起义,一百零八将去之大半,剩下的梁山好汉回朝受封后不久就被奸臣所害。

读着读着一个问题出现在我的眼前,李奎打过虎,武松也打过虎,可后人对武松打虎的故事更为感兴趣。我觉得景阳冈的老虎已经害了几十条人,老百姓和朝廷对此关注度比较高,武松这时候为民除害,自然成了老百姓爱戴的对象,是他们的打虎英雄,名气慢慢传开了,而李逵杀死的老虎在深山中,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不大,所以大家就不会传颂李逵也是一个能杀死老虎的英雄。武松是喝了很多酒之后,完全是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而李逵呢,他绕道到深山才会碰上老虎,因为老娘被吃而暴怒杀死四只老虎,其中两只还是小幼崽,况且当时他还拿着刀,所以论打虎能力,武松略胜一筹。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的能力及本领还不够强大,所以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他们就像一只只拦路虎,这时我们学习武松打虎的精神,不惧怕不放弃。应存有迎难而上的信心,勇于挑战!

《水浒传》读后感

  马瑞辰

中国文化,博大精神,如宇宙般奥妙神秘。而四大古典名著就好比这宇宙中的四颗明星.而《水浒传》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独特的一部分。

读了《水浒传》这一本厚厚书之后,最大的感受便是书中英雄们的那种豪情壮义忠义两全。《水浒传》一书记叙了以宋江的108条好汉从被逼无奈聚义梁山泊,被朝廷招安,在我脑海中,宋江是一位忠义的英雄。

一个“忠”字就包含了对自己的国家,亲人,朋友的忠心竭力,鞠躬尽瘁。宋江在重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只效忠于自己的国家,可谓是忠心耿耿。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面对高俅之子的调戏,凌辱宁死不屈,最后上员自杀,这也是忠的表现。

“义”字包含了很多内容,108个好汉为兄弟赴汤蹈火两助插刀,这就是义为人民国家锄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就是义。在108个英雄中,我认为最能做到义的是黑大汉,他虽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但是他路见不平就拔“斧”相助的精神,令那些丧尽天良的恶人们闻风丧胆,他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但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四助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当前,我们青少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所以我们也应该有义气,拥有强烈正义感,为了正义,为了真理而奋不顾身。

读《水浒传》有感

王睿萱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由元末明初的施耐德所作,这其中记载了以宋江为主的108位好汉,又分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且人物个性鲜明,事件栩栩如生。艺术的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之根源,满腔热情的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十分具有观看价值。

众所周知,《水浒传》中有许多大虎英雄,如武松、谢珍、谢宝等。最为出名的就是武松和李逵了,可是二人相比,武松还要更胜一筹,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李逵打虎前的身份是个逃犯,和宋江上山后,有了算是幸福的生活。这时,他突然想起家中还有个老母亲,于是要带她一起上山,可是李逵是个粗大汉,还不怎么孝顺,出门时啥也不带,还把宋江的话抛在脑后,走到半路,老母亲渴了,李逵就把她一人放在岭上。再次回来时,人没了,被老虎吃了。所以李逵报复性地杀了四只老虎,两只大虎,两只小虎,母亲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埋葬母亲,而是去大寺店睡了一觉,第二天才埋的。

而武松大不相同,他杀的虎在先前已经害了许多人的性命,且武松不知老虎在何处,什么时候出现,会怎么对他。敌在阴我在明,这种情况对武松极不友好,再加上先前喝的酒,多少有点为难,但武松在神智有些许模糊的情况下判断出了老虎进攻的破绽,并赤手空拳打死了它,是极不容易的。

这就是为什么武松更出名的原因。

《水浒传》读后感

王睿萱

故事是由古人所创后,代代流传下来的经典,它们中往往蕴含着人生哲理和爱国之心等多种正义思想。

《水浒传》正是四大名著之一,这个故事中记载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英雄伟事和一片赤子之心。它们都拥有自己的传奇人生,在同为英雄的同时又分出了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

为什么要这么分呢?简单来说,就是把智勇双全起到领导作用的分进了天罡,而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分进了地煞。而在古代,天罡指北十七星的柄。而地煞,古代中国星象家把主凶杀之星称煞星,地煞这个名字,泛指凶神恶鬼。

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书里打虎的人有武松、李逵、谢珍和谢宝。而这四位打虎英雄中,为何只有武松出名了?

先说谢珍和谢宝,他们二人是登州猎户,后·听到三天之内抓到登州城外的老虎就有重赏,就去山上用箭射老虎,中了箭的老虎滚进了毛太公的庄园中,自己的功劳就这么让给别人,因毛太公死活不承认自己见过老虎,让二人一怒之下大闹毛太公庄园,可毛太公报了官,导致谢珍谢宝坐了闹。

李逵因犯罪,被迫上了梁山后却发现自己在此地悠闲自在,衣食无忧。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知怎地想起家中的母亲,要把她一起接上来享福。可李逵是个粗大汉,走出门时什么也没带,还偏走小路,在半路上,老母亲渴了,李逵就将她放在山岭上去取水了,结果回来时,母亲没了。在一个老虎洞中,发现了她的剩余肢体,李逵一怒之下,砍死四只老虎,哭着离开了山岭。

再反观武松,人家打虎不是为了金钱,也不是为了报仇,单纯是为民除害。武松是清河县人,自幼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哥哥武大郎。有一次,武松在景阳冈时,不听店家的劝告,喝了十八碗,又再申时上了冈,好巧不巧,就在武松睡意十足时,树林里跳出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老虎,可武松不但没跑,还赤手空拳将老虎打死了。

综合来看,谢珍和谢宝是利用了箭、陷阱打死了老虎,李逵是用刀砍死老虎的,只有武松徒手搏斗,将老虎活活打死,难度绝非李逵等人打虎可比的,所以四人只有武松出名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