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通讯】 “小于书记”的五星情缘 /孙常凤

 冰凌花文学 2023-03-03 发布于黑龙江

作者档案

  孙常凤,1966年生,黑龙江明水县人,学生时代就酷爱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初中时便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其中“家乡的小河”获《中学生》杂志,“我爱家乡”有奖征文一等奖,作品发表于《诗刊》《歌曲》《诗林》及各大网络平台,著有新闻作品选》《珍贵的记忆》,诗文作品集》《不了的情怀》,散文集《岁月留香》。其书写的凤体空心字一笔画作品堪称一绝                  


       “小于书记”的五星情缘 

  文/孙常凤

       刚开始,五星村村民对第一书记的到来心存疑虑,以前干部驻村都是走过场,不顶啥用。“这个30刚出头的'小于书记’不一样,别看她是个女教师,驻村四年多,给我们村子带来的变化还真不少!”五星村村民葛忠义说。

群众口中说的小于书记是明水县第一小学副校长于瑶。2015年11月份,于瑶被组织选派到通泉乡五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那刻起,她多了一个称呼“小于书记”。几年间,她的一言一行改变了群众对驻村干部的态度,并让五星村焕然一新。

  于瑶来到村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顶着酷暑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村党总支书记刘德斌说:“那时,我跟了两天就被晒得头晕。小于书记天天这么走也不说累。”在于瑶看来,只有这样扎实的走访,才能真正了解村民的困难。

      她攥紧了拳头: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为五星村做些好事、实事,改变这个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帮助贫困户脱贫。

      “小于书记来后,通过抓学习、抓制度、抓落实等一系列举措,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促使村里党员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实现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全面提升。党员的思想觉悟随之提高了,村里各项工作也开展得更加顺利了。”该村党员赵雅芬有切身的体会。

 自己进村当第一书记,首要的任务就是搞好支村两委班子建设,夯实党建基础。于瑶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是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效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注意做好支委与村委的团结工作,把支村两委拧成一股绳,为全村扶贫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摆脱贫困需要智慧,智慧教育则是根本。为了改变贫困户,没事打麻将、喝酒的陋习,于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为五星村争取到秧歌服150套及鼓、音箱等设备,帮助五星村3个自然屯组各建了1支秧歌队。于是在五星村另一番景象出现了,农闲时间大家都早早地吃晚饭,刘大爷的鼓在广场一响,村民们三五成群来到广场扭起欢快的东北大秧歌,跳起优美的健身广场舞,广场到处都洋溢着笑声,村民业余生活丰富了,喝酒赌博的少了。2018年明水县文联举办的秧歌大赛,五星村组织140人参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基层干部群众最重感情,在村里开展工作,需要群众的尊重和支持,更需要一定的感情基础。”于瑶说,要当好第一书记,必须带着真情、沉下身子、放下架子,让自己由一个“村外人”转变成一个“村内人”。

      针对贫困家庭中老年人多的特点,于瑶带领学校教师利用节假日开展了“我为老人唱首歌”、“我为老人做点饭”等暖心、救助、帮扶活动,重点救助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孤寡老人、残疾老人等老年弱势群体。为生活困难的农户送去大米、白面等生活必需品。申家油坊屯孤寡老人徐景芝激动地说:“过去从来没把妇女节当回事,我今天也赶了回时髦”。为老党员张玉军送去1000元的慰问金,并为其他贫困老人送去价值2000元的米面油;组织帮扶责任人进行了端午节、中秋节两次大型慰问,为五星村以及富强村47户贫困户送去猪肉、月饼、豆油等慰问品,价值近万元。收购11700元“园田地”农产品。营造了“感恩、包容、互助、奋进”的乡村文化氛围。

 贫困生孙杰的重返校园,让村里的农户都知道了这个“小于老师”。孙杰是一名刚上五年级的小女孩,她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她和妹妹由爷爷和奶奶照看上学,家中还有智力不健全的二爷,这个懂事的孩子,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一度放弃学业。亲人和邻居劝说都不见效,她的奶奶一提到这件事,就伤心流泪。经过于瑶和班主任的多次走访和劝说,她重返了校园。

 精准扶贫是第一书记必须扛在肩上的责任。只有群众都脱贫了,全面小康才算真正实现。开展扶贫工作,于瑶有诀窍。“先迈进贫困户的门槛,再住进贫困户的心坎。”于瑶说,经常到贫困户家中嘘寒问暖、让爱心人士加入扶贫队伍……带去的福利越多,越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备春耕时节,于瑶组织广大师生捐款助耕,筹集4000元帮助4户贫困户购置种肥。并购买鹅雏300只分发到贫困户家中。贫困户姜树生爱人有严重的糖尿病干不了重活,于瑶帮助他家搞起养羊生产,如今养羊年收入7000多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只能解一时之困,非长久之计。唯有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才能断掉穷根。”于瑶说,她根据五星村实际制订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计划。组织14户贫困户发展手工生产,贫困户郭书学坐在家炕头一冬时间加工笤帚300余把,增收2000元。

      通过走访,于瑶发现村里的贫困户家笨鸡蛋产量很多,大多都卖给了小商贩,没有创造出应有的价值。她组建了一个农产品微信群,号召全社会都为脱贫攻坚出把力,通过努力,帮助贫困户赵云鹏以高于市场价0.3元的价格销售优质鸭蛋2600余枚,以高于市场价0.2元的价格销售贫困户家优质鸡蛋13000余枚,使贫困户增收近7000元。

  为民用心,自然收获民心。生活环境改善了,业余生活丰富了,腰包也鼓起来了,贫困农户们谈到“小于书记”驻村四年来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们要的不仅仅是让贫困户脱贫,更重要的是让大家走上小康路。”于瑶说。

【组歌】幸而有你  山河无恙/孙常凤

【诗歌】共筑平安中国(外一首)/孙常

【诗歌】英雄平安回家/孙常凤

致敬英雄——明水以最高礼遇迎接抗“疫”英雄回家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