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海听涛】把余生雕成“玫瑰花”|王绍和

 冰凌花文学 2023-03-03 发布于黑龙江


把余生雕成“玫瑰花”

文︳王绍和(河北秦皇岛)

“整天没抓没挠的,混一天少一天呗!”一位老哥儿们的感慨,曾引发出我的“可不呗”的同感:“咱咬不动黄瓜啦,不混还能咋的啊?!”后来呢,转了向,我对那种心境不“感冒”了。

态度咋变的?

从《人一生不可不想的事》(张宝文著,华夏出版社2011年9月版)中得知,法国著名牧师纳德·兰塞姆,曾万余次聆听临终者的忏悔。其大意,颇相似:对以往未珍惜生活而后悔莫及。他据此在自己的撰著中感慨:“如果将临终的反思提前50年、40年、30年,那么世界上会有一半儿的人,能够更好地享受自己的人生!”为了支撑这一观点,他还给出了个例:美国的一位老妇人,在追悔中表示,“当红色的蜡烛燃尽之际,我会将它雕成一朵玫瑰花,要让每分钟都充满奇异又朴素的美!”

   对标上述,我算了账:当时65岁的我,与国人75岁的平均寿命相比,还有10年光景;倘若有幸,超出平均,那就剩余“10年+”了。虽然不及纳德·兰塞姆设定的30年的低线,但比那位老妇人所言的“每分钟”要长N多倍。像纳德·兰塞姆倡导的那样——别等临终时再忏悔,像那位老妇人那样——珍惜时光“雕玫瑰”,晚年生活才能更充实更甜美。否则,误把余生当到站,不思进取“混”时光,那岂不等同于提前熄灭烛光,生活又岂能不缺滋乏味呢?

             玫瑰咋选定?

玫瑰,意味着精彩。相互探讨时,有的老哥儿们觉得高不可攀。我“拎”出上文中谈到的那位老妇人,议来议去有了共识:她在“我再也不会”的忏悔和“我会雕刻”的憧憬中,所言的不外乎就是“邀友吃饭”“雪地漫步”“倾听祖父唠叨”等等日常琐事。尽管算不上高大上,但诸如此类堪称生活的“五线谱”。风烛残年的咱老年人,不适应栉风沐雨、顽强拼搏了,拣力所能及的事来雕刻,变混时光为有追求,变“没抓没挠”为适度忙碌,晚年的生活大可似红烛、如玫瑰般的多姿多彩、乐趣多多吧?

常态咋形成?

下坡容易上坡难,就坡下驴颇省劲。由这规律所使然,咱老年人难免觉得自己是老朽,阻碍坚持不懈“雕玫瑰”。如何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呢?我的建议是,在切合自身实际,选准欲“雕”的指向的基础上,不妨来个“软硬”兼施注“动能”:

动“硬”的,指的是,多管齐下加压力。譬如,把“今天我做XX了吗”写纸上,贴出来,让自己举目可视,使其如警钟似木铎般地警示自己。再如,可以用手机设置定时,到点儿就提醒自己去做什么。又如,对每日或每周做什么,自定量化的指标,对达标与否予以“记账”,不达标或出现“晒网”就自责,坚持得好就自我点赞。还如,聘请家人作监督员,借助外力对坚持做什么予以提醒和敦促。 

来“软”的,指的是,用所获的裨益自我激励。一方面,可以不时地进行“回头看”,梳理总结做了什么的收获。在感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往远看、算“大账”,认清做某些事有时会受些累,但却能换来“玫瑰”馨香。另一方面,对做了什么的裨益、不做那事的弊端,不妨经常对比,用二者的反差启迪、鞭策自己。正视裨益,品咂甜头,大可生成内在的积极性,保持“雕玫瑰”的积极性、持久性。

作者档案

   王绍和,笔名傅凝、艾佳、燕山红。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人,初中一年半学历。种过4年地,当过19年兵,曾做过连队文书、团报道员,63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处干事、副处长。转业后在抚宁县委办当材料匠”15年。忙于公文写作之余,热衷于为报刊写豆腐块,离离啦啦见报3000余篇。撰有长篇报告文学《爱家英姿》《蓓蕾争妍绽芳菲》《身影直立竞风流》《略说细品咱仇(qiu)家》和20万字的公文写作实操《捅破那层窗户纸——一个老材料匠的心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