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想象一下 塞纳河畔的夕光拂过圣母院的尖顶 鸟儿盘旋 乘着小船从她面前经过 梦的瑰丽辉煌 在水中瑟瑟抖动 一束火点燃了巴黎的浪漫 钟声匆匆走出雨果的笔端 声声飘落 落在玫瑰花窗上 落在奇美拉石像上 落在卡西莫多落寞的心上 没有了美丽的尖顶 爱思美拉达是否会迷失了爱的方向 八百年了 她高贵而神秘地耸立在世界的一边 熠熠生辉 众生向往的艺术圣地 净化了多少魂灵 建筑的骨骼也许衰老了 火焰燃烧 慢慢倒去的尖顶在尘世的烟雾里哭泣 聆听来自遥远天国的声音 她曾经奉献出的美 却在人们的心里永生 夕光里的白鸽飞向没有尖顶的钟楼 历史沉没在历史中 ● 索菲亚教堂 一次次乘车经过这里 ● 滑落的星辰 ——纪念霍金、洛夫逝世 一颗星星滑落 又一颗星星滑落 最近总有敬慕的人离开 苍穹暗淡了 比红月亮的夜晚还令人心惊 乘着轮椅从黑洞里出来 他要用一个优美的公式证明时间 给时间找一个起点 肉体萎缩 在浩渺的宇宙中成为一颗恒星 壮丽的光闪耀了七十多年 引领人类走向未知的神明 诗有自己的宇宙 我在你勒马望乡的疼痛里 看到你吐出思乡的血 我在你与李贺醉梦相逢的豪放里 感受诗歌魔性的幻觉 漂木的疼痛 石室的哀戚 在你诗的宇宙里慢慢游弋 天地为之空旷 一个人把肉身散成宇宙的一粒沙 一个人把沙粒炼成精神的珍珠 人类在沙与珠间犹豫不绝 ![]() ● 文艺欣赏: 现在我来解答你们的疑惑。你们觉得抒情诗是与社会对立的,是地地道道的个人的产物。你们一再坚持认为,抒情诗为逃避这种客观的沉重压力,应该如此去用魔咒唤出这样一种生活图景:即,生活的图景应摆脱当前艺术实践的制约,摒弃功利性,不受顽固的维护自我的欲望的压抑。对抒情诗——这处女般的语言——的这个要求,本身就带有社会性。因为它默认了以下事实:被每个人都视为敌对的、陌生的、冷酷的、压抑人的社会正遭到抗议,这种社会在抒情诗中被否定了。这种社会对人压抑得越厉害,遭到抒情诗的反抗也就越强烈;抒情诗不愿意接受他律,要完全根据自己的法则来建构自身;抒情诗与现实的距离成了衡量客观实在的荒诞和恶劣的尺度。在这种对社会的抗议中,抒情诗表达了人们对于现实不同的另一个世界的幻想。抒情诗对物的超暴力的强烈憎恶和反感,是对人的世界被物化的一种反抗形式。自近代以来,商品对人的统治不断漫延,工业革命以后,这种统治已发展成为一股社会生活里左右一切的强大的势力。甚至连里尔克(1)的《拜物狂》也试图纯粹主观地表现和剖析这种对人来说陌生的物;把它们比喻为美好的东西。《拜物狂》在审美意义上看是贫弱的,它具有一种诡秘的味道,把宗教与艺术杂揉在一起,但同时它也显示了物化世界的真正压力。没有任何抒情诗的神力能够赞美这种物化世界,使之重新变得有意义。 ----摘自德.西奥多.阿多诺《谈谈抒情诗与社会的关系》四 ● 作者简介: 海小粟,原名王莉,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黑龙江煤矿作协会员、鸡西市诗歌协会会员、密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在《北方文学》、《黑龙江日报》、《诗林》、《鸡西日报》、《华夏散文》、《江苏邮报》、《散文百家》等国内各级报刊杂志发表。著有诗集《浅唱低吟》、散文集《月光如梦的河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