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 缨子 |回民支队一老兵

 北疆文艺 2023-03-03 发布于黑龙江
    回民支队一老兵
                    
             文/  缨  子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2007年,正值山花烂漫的时节,我的李天明大爷—一位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参加回民支队、驰骋沙场、身经百战、饱受岁月风霜砥砺的老战士,走完了他八十四载的革命生涯。
        因为他在四方台煤矿工作期间曾与我父亲共事多年,所以我叫他李大爷。李天明大爷,生于1923年7月5日,河北献县本斋乡本斋东村人,回族,贫农出身。由于家境贫寒、生活所迫,他在13岁就不得不到了一个私人作坊(糕点厂)当学徒。抗战爆发后的翌年(1938年)4月,当时年仅15岁的天明大爷便怀着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光荣参加了八路军三纵队冀东军分区马本斋所领导的回民支队,加入抗战的铁流中,成为一名勇敢的抗日“小八路”,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浴血奋战、殊死搏斗。
        李天明大爷生前曾和我讲过,马本斋原是东北军的一个团长,后来脱离了东北军,抗战爆发后,在家乡组织了抗日回民支队。李天明大爷参加回民支队后,于当年在战斗中入党,由普通战士成长为青年干事、除奸特派员。有一部老电影《回民支队》,专门描写的就是抗战时期马本斋团长率领家乡的父老乡亲同仇敌忾、与“小日本”英勇战斗、誓死保卫中华民族的战斗故事。这部电影中有一个情节是李老汉送独子参军,那个被父亲送到回民支队参军的战士,其创作原型就是李天明大爷(其父叫李志国)。
        全国解放后,1958年李天明大爷响应党和国家开发矿山的伟大号召,来到黑龙江双鸭山矿务局四方台煤矿工作,他老人家在四方台矿一干就是二十几个春秋,将他的赤诚丹心奉献给了这片沸腾的热土,为了这片神鸭栖息的太阳石故乡奋斗了终生。
        李天明大爷在83年光荣离休后,仍然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没有以功臣自居,不慕功名,而是为矿山的发展发挥余热,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他主动承担了中小学校外辅导员工作,每逢“五四”青年节和“六一”儿童节,他老人家都应邀给矿上中小学生做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报告,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孩子们牢记过去,饮水思源,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忘老一辈打江山的光荣革命传统,光大无数前驱精神,传承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种拼命精神,那么一股火热激情,那么一种优良作风,激励鞭策下一代奋发有为,蓬勃向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过硬本领,以便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建功立业,一展风采!2004年,他被集团公司党委授予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199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李天明大爷撰写了一篇革命回忆录《回民支队的抗日战斗生活》,收录在张学良将军题词的《烽火忆抗战》一书中,并获得征文组委会颁发的优秀作品奖。这本书中所收录的都是当年曾亲身参加过抗日战争的革命老前辈如吕正操等的回忆文章。
         向您致敬,回民支队一老兵。天明大爷,您走了,但是您和老一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像永远燃烧不息的熊熊火炬,激励着我们后来者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执着追求,顽强奋斗,一息尚存,矢志不渝。


作者简介


 缨子,本名韦勇,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企业高级政工师,退休前在一家企业宣传部门工作。坚持业余文学创作四十余年,在省市级报刊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特写、杂文、随笔等各类作品二千余篇(首),并有多篇作品获奖。现为黑龙江煤矿作家协会、双鸭山市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