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宋杂谈系列之二十四:百味生活(5-6)

 北疆文艺 2023-03-03 发布于黑龙江
  百味生活(五)

         作者:宋义斌
今天下午,有位朋友突然微我:这种农家酱没有前途,现在的年轻人不玩这个。

我没反驳,因为我成熟了。什么叫成熟?正如抖音杨颜禄说的:谁要说1+1=3,我会说完全正确;谁要说1+1=4,我热烈鼓掌;谁要说1+1等于一百一千一万,我鼓掌之后还要说一句:佛法无边!

东北大酱从唐朝就有记载,相传一千多年了,女真人强化了这个酱种,淸太祖努尔哈赤更是把它发扬光大。我就不信这个传统酱料会让今天的年轻截断?

一种传统文化消亡是有可能的,但是,那得需要相当相当长的时间,饮食文化也是如此,不是几代人所能做到的,这是从大里说。

从现实看,朋友后面这句话不全错,年轻人多数不爱吃这种酱,他们喜欢吃香辣的,但也有少数人喜欢这口,再说,年轻人不爱吃的东西多了去了,难道都没有前途?就算农家酱只有中老年人(四十岁以上)才爱吃,这部分人的基数一定会超过年轻人。况且这些中老年人从这个世界消亡,至少得需要三四十年时间,一种产品能做三四十年还不够吗?

再再者说,人的饮食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年轻人时不爱吃的食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很有可能改变了口味爱吃了。老年人在年轻时都爱吃大鱼大肉,现在大多爱吃清淡的。这就是佐证。

我想,这位朋友很有可能刚睡醒才写了这句话。否则,一个处座怎么会这么轻率地下断言。
这也是我没反驳的另一个原因。

                                                  2021.5.10
   
百味生活(六)

今天下午,鸡西一位女粉丝和我语音聊了一会,她是一位年轻画家,绘画是她唯一爱好。她向我讲了一件事,让她很震惊。

她认识一个男画家,也是鸡西的,画的画很棒,现在上海教美术。

最近这个画家给她发来几帧照片,照片中这个画家带耳环、戒子,描眉抹粉,一身女性装束。她说这个人颜值较低,只有一只好眼晴。一头假披肩发把另一只残疾眼睛盖住了。她看到照片吓一跳:这不是变态吗?本想他回鸡西时向他请教绘画技艺,这下也不敢去了。

对此事我做了如下分析:

这个画家确实是变态,这种男人有,但极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美国电影,一个公司的高管,男性,他上班时正常,下班后就换上女人穿的裙子,披上长长的假发,在屋里来回走动,时不时地照照镜子,自我欣赏。有的男人专偷女人的内衣,这也属变态,只是很低级。

这位画家,肯定是喜欢女人,但他的喜欢与色狼的喜欢是有本质区别的。他是把女性当做艺术品来欣赏。所以,你不必害怕,他不会伤害他心中的艺术品。只是欣赏而已,不会有什么企图。

世界上有不少大艺术家在世俗的眼中都有点不正常,比如所谓的行为艺术。当一个人的行为有悖于常理时,人们就会认为不正常,是变态。

他给你发照片不是还问你是否能接受另一种艺术吗?这就说明他自己把这种行为当做了一种特别的艺术形式来看待。你不敢和他再接触只是心里产生了厌恶,你不妨也把这看做是一种形为艺术,这样心里负担就轻松多了。当然,自己提防点总没坏处。
                                                    2021.5.18

 作者简介:宋义斌,60后,曾就职于鸡西市梨树区政府物价局,热爱文学,有大量文字发表于各大网络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