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年元夜时:阳台 | 散文

 北疆文艺 2023-03-03 发布于黑龙江




阳  台

●去年元夜时(四川)


阳台的前身并不是阳台。
看房时,一楼角落处有一间十多平的小屋,楼顶正好在我房间的窗下。经我一双“慧眼”的打量,讶然发现:楼顶俨然就一阳台。任谁也挡不住我对它的“一见钟情”。虽说这里离闹市太远,出入不便;可我还是想要它。从童年时到自已成家之前,我们一大家人都住在一幢青砖青瓦的平房里,那屋顶的青瓦,那小小的院落,夏日里淡淡的胭脂花香,房前屋后可以随意翻弄的泥土……,已经永远定格成了“家”的记忆。现在,没条件沾地气,能沾点露气也好吧!
曾在电视剧里看过一片断:女主人把自家阳台打造成海边场景,理直气壮地穿着“三点式”泳衣在阳台晒日光浴。当时看得傻了眼,不知道还可以如此“精神胜利法”。而此时,那画面再次在脑中闪现,激励着我____我似乎看到自己正惬意地坐在芳香馥郁的阳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喝茶。只是阳台面积如果能再大一点点就更好了,能不能把它变宽一点呢?于是把这一想法和好友一说,立马得到她热烈的响应。我俩立即展开相关讨论,朋友引经据典,把脑子里有限的信息都用上并一一列举:谁家的阳台是如何修整,用的啥材料,谁家的阳台装修后面积拓宽了多少……。我俩丰富的想象力还没完全发挥,就在朋友父亲的呵斥声里戛然而止。房子是伯父推荐的,他最有发言权了,况且我们完全忽略了实际情况。好吧!小就小吧!我相信再有限的空间也能开出我要的花来。
因为面积小,加上成本的原因,之前心里一直心心念念的雕花栏杆被换下,改用砖砌成半高的围栏,虽说没雕花精美,但好歹实用啊!上面还可以再放一排花盆,这样就把有限的空间都利用起来了。虽然阳台只有小小的十几平,但晒太阳的地方总是要留出来的,还要能放下一张小桌,几把竹椅。从房间到阳台重新开了一扇门,因为有一定高度,还得留位置来做几步阶梯,这样算来算去,只能在阳台的两头各砌了一个花圃备用。


    几天的功夫,阳台已经完工:围栏建好了,地砖贴好了,两边花台里也填满了泥土,一切皆备,只等种花种草了。
    种点什么好呢?其时正值盛夏,我不知道什么植物能在骄阳似火的季节里还能承受住每日为时半天的炙烤。可还是希望搬家的时候,阳台上已经绿树成荫。某天发现了院墙边一株野生的小小芭蕉。这是我一直喜欢的植物,颇具诗情画意的它曾入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的作品:“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看,多美的诗词,多美的意境。于是立即提了锄头,三五下就把它移栽到阳台左面的角落,从此据为已有,野生变家养。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都很忙,没空过来给芭蕉浇水,加上土质又硬又瘦,心想那丛芭蕉怕是凶多吉少,估计再看到它时已是一把枯叶了。可是没想到它居然奇迹般地活着,并且越长越高,到我们搬过来的时候,它已经又重新生出来几株,由先前的一枝独秀变得丰茂。那样的一丛新绿干净得无法让人忽略,即使坐在客厅里,也能透过小卧室的玻璃窗目睹它的摇戈身姿。
母亲一直反对我种芭蕉,一来“蕉同焦”不吉,二来母亲对种花种草很是不屑,在她看来,这些都是不实用的东西,泥土都应该用来种菜。她对土地的热爱无人能及,家里的花盆,凡有泥土处都会种上一把葱或是几株小菜。看到我把这样“珍贵”的泥土用来种些不开花不结果的植物,简直是暴殄天物。
芭蕉长势迅猛,我终于不得不考虑母亲提醒的后果,我明白,它的肉质根会越长越多,越来越重,这方小小的阳台真的能承受它与日俱增的重量吗?罢罢罢,最终只能忍痛割爱。
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想起那一片清新的绿,那块地就让它暂且空着吧!在没有喜欢的树木之前。不久后发现那里长出了几株枇杷,于是留下一棵,填补了那处空白。
阳台右边的花台角落处种的是一株蒲桃。搬家时一起搬过来的,独立的一根苗,没有任何分枝。也不知是风吹来的还是鸟儿衔落在我花盆里的,因为认得它,也信缘份,所以就一直留它在窄小的花盆里,直至搬家,最后在阳台上落户安家。
蒲桃又叫响铃果,它的叶子狭长厚实茂密,果实淡黄且甘甜,全枝可入药也可作为观赏树种,在我看来,它的确很美。我的同龄人大多都吃过这种果实。童年时代,小镇的街上就有人提着竹蓝在卖。可是好多人没见过它开花。第一次见到蒲桃的花还不知道是开花,它的花是没有花瓣的,像一朵花在花瓣凋零后,留下的一团球形状的长须花蕊。乍一看去,绒绒的一朵,像飞絮,像蒲公英的花,低调地藏在枝叶间,让人意外又喜欢。八年的时间,它在有限的空间里长成一株不很高大的树,但也努力地开了花,结了果,让我有幸见证体会这一过程的快乐。
由于它的枝干结实,很长一段时间,它和左边的枇杷树都充当了晾晒衣物的重任,一竹竿衣物一头靠着它,一头便靠着枇杷树的支撑。
紧邻它的是一株香樟树。香樟本是一种乔木,应该生长在广阔的原野,可它偏要选择掉落在我家阳台上,并在充足的阳光下长得飞快。短短时间就长得枝叶茂密,枝干亭亭,像极了十五六岁的青葱少年。从前的家门前,也有着这样一排香樟树,每到冬末春初,一场倒春寒总会让它们卸去满身的枯叶,重新滋生出一树绿芽。那样的景象带给人的是一种希望和向往,永远潜伏在记忆里。看见它让人仿佛又回到从前的岁月。
天气晴好的时候,一家人会在阳台上支上小桌,喝茶,聊天,如果不嫌麻烦,可以穿过饭厅、客厅、穿过卧室,把饭菜摆放到阳台上去吃。它见证了儿子的成长,儿子会提着小篮帮我摘苦瓜了……儿子发现蚂蚁在搬家……发现一只小壁虎在大雨来临前的慌张……儿子去收晾晒在阳台上的衣物……
阳台给我们带来很多小小的乐趣。如今,十年过去,此时的阳台已如我最初所愿,树木们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枇杷树已经开花,无花果年年悄悄地开花结果,茶花正孕育着一骨朵一骨朵的希望,不同季节的花草在属于自已的日子里散发着幽幽的气息……
站在这片绿荫里,我的心宁静而愉快。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陪伴我渡过了一段又一段安静的时光,承载了我对曾经岁月的念想,不知不觉间,它已经成为我记忆里的另一段美好,在岁月的长河里,同样无可替代。




作者简介

      作者:去年元夜时,四川泸州人热爱生活,喜欢清新灵动的文字,喜欢在平凡朴实的生活中找寻生命的亮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