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韦勇: 我当班级板报员​ | 散文

 北疆文艺 2023-03-03 发布于黑龙江
  
  我当班级板报员

文/韦勇

都说“爬格子”是件苦差事,但已年逾花甲的我,却仍痴心不改,乐此不疲,始终坚持笔耕不辍。如今退休赋闲在家,正好有大把的时间,把这一爱好坚持到底,继续舞文弄墨,写写生活阅历,叙述所见所闻,道道所思所想,抒发心声感悟,岂不快哉悠哉?

说起来,这个爱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在中学时曾当过班级的板报员,那种不平凡的经历、生活的积累、写作的积淀,砥砺造就了我,为我日后走上爱好文学的道路、从事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和业余撰稿人(及至今天已是自由撰稿人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还是五十年前我在双市四中三年级时,班级来了个新班主任王庆文老师。他虽是教数学的老师,却注重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素质、能力。在他的倡议下,我们班在全校率先办起了黑板报,可能因为我是班级学习委员又是语文课代表吧,我被荣幸地选为板报组成员,组长是班长万振涛,他当时非常喜欢作文,也很喜欢读一些课外书。由于我们是初办板报,大家都没有什么经验,所以第一期板报出得很粗糙,只是从同学们的作文中选了两篇文章抄上。尽管如此,也吸引了不少眼球,课下师生们围着黑板报一边观看,一边指指点点,品头论足。特别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肯定、褒奖了我们的这一做法之后,又给我们的板报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改进指导意见。他说,既然是黑板报,就应该有个刊名和刊头,第一期应该叫“创刊号”,还应该写个创刊词,写明办黑板报的宗旨目的,板报内容应该重点反映校园学习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形式上要图文并茂,新颖别致,尽可能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这样才能更使大家喜读爱看,更好地发挥板报应有的作用。

语文老师的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使我们感到办板报并非一件易事,要真正办好,还有大学问呢。按照语文老师的意见,经大家商量,给板报取了个名字——“山花”,借用当时《双鸭山日报》文艺副刊的名称,还发动全班同学找了许多图案,作为每期备选的刊头题图和插图。在老师的指导帮助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级的板报质量越办越好,就连其他班级的同学也前来参观学习借鉴,这也更增加了我们办好板报的信心,使我们办板报的劲头也更足了。在我们班的影响和带动下,不少班级也都纷纷效仿我们,开始办起了黑板报。

后来,板报组组长万振涛随父亲工作调转,一家人搬到内蒙古的大雁矿,他也因此转学。但是,我们班的板报没有因为他转学而受到影响中断,板报组的成员们仍充满极大热情把板报办得红红火火。万振涛走后,我成了班级板报组的主力队员,采、写、编、抄、画,我都曾经干过。出板报,关键是组织稿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我总觉得,出板报光摘录抄写一些报刊上现成的文章没啥大意思,主要还得靠同学自己动脑动笔写稿子,这样才能把板报办得更活,更有自己的特色,才能紧紧抓住同学们的阅读心理和学习兴趣,与读者产生共鸣。

为了出好每一期板报,我始终都坚持每次至少自己都要写一篇稿子。这样无形当中就逼着自己多看书籍和报刊,从中汲取写作的养料,同时注重从生活、学习中积累一些写作素材和词汇。久而久之,不知不觉中,竟渐渐激发、培养了我对写作的浓厚兴趣,磨砺锻炼、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尽管当时尚处于文革后期,所写的文章不能不带上当时的政治色彩,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毕竟使我从中掌握了一些写作的基本功,使我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等到1975年7月我们中学四年毕业时,我们的班级板报一共出了有50多期,在它停刊之际,我还怀着十分沉重和依依眷恋的复杂心情写了一篇类似停刊词的文稿——《永不凋谢的“山花”》,真有点像一对恋人难舍难分。是的,这小小的板报,它凝聚了我和板报组全体成员多少汗水和心血,它也是我们大家智慧的结晶啊,它伴随着我们多少个寒来暑往的在校生活和读书生涯,乃至成为我们学习上的伴侣和生活中最诚挚的朋友。

别看这块小小的黑板报,它是我曾经辛勤耕耘的黑土地,是我苦心经营的“责任田”,更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

感谢你,我梦牵魂绕、心驰神往的班级黑板报!

 (盛泰公司退休干部:韦 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