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治·塞菲里斯 | 196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解读(周末好文)

 如意王学习室 2023-03-03 发布于上海

他的卓越的抒情诗作,是对希腊文化的深刻感受的产物”  --------  获奖理由

全文共1290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乔治·塞菲里斯(George Seferis,1900-1971)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希腊诗人,他出生于小亚细亚的斯弥尔纳城,其父亲是雅典大学国际法教授。
可能是其父亲的影响,塞菲里斯也读取了法学士学位,而在其就读大学期间,接触到了后期象征主义诗歌,并且同一时期,小亚细亚事件发生,其故乡斯弥尔纳城被并入土耳其,这一切使得他开始了诗歌创作之路。

1926年,塞菲里斯在希腊外交部任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政府流亡国外,直至战争结束才得以回到希腊。
因此他一生的诗歌创作主题都不曾离开对希腊的热爱,著名的作品有《记忆之一—海也不再有了》等。
1931年,塞菲里斯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转折点》,这部诗集整体通过清新简洁的语言和手法表达着具有丰富内涵的隐喻,是当时第一部跳脱开沉闷的传统希腊诗歌风格的诗集,也是希腊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30年代”的开端。
1935年,塞菲里斯发表了诗集《神话和历史》,这部由24首无题短诗组成的诗集已经出版便轰动了整个欧洲,被文学评论界认为是塞菲里斯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
1940年,塞菲里斯着手创作《航海日志》,这部诗集将写实、象征、抒情、幻想融为一体,思考着世界和人类命运的深刻问题。
1947年,塞菲里斯出版了《“画眉鸟”号》。
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塞菲里斯是希腊最为著名的诗人,直到埃利第斯出现。

希腊诗歌本身和西班牙诗歌是相近的,其中往往富含神话色彩和象征隐喻,而塞菲里斯作为希腊诗人的杰出代表,也是极其富有神性,同时很擅长暗示和联想来描写内心活动以及哲理思想。
塞菲里斯的作品中常常表现着他对于希腊深沉的热爱,将民族传统和民间传说融入在作品当中,表达着对民族命运的感慨和讽刺。
塞菲里斯将其对民族的理解融入于对诗歌艺术本身的追求当中,打造了属于其自身的诗歌的境界,展示着他作为诗人愤懑而克制、忧伤而理智的气质。
他的作品往往在探究内心的同时简单坦率的描述着现实,呈现着一种向上、积极的风格。
塞菲里斯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而他本人则先后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称号和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称号。

摘抄/名言十则
1. 我睡着了,可我的心仍然醒着,它注视着星星,天空,舵轮,注视着海水在舵轮上花开朵朵
2. 我们从未触摸的双手死于寂寞的孤独,我们从未瞧见的梦幻死于无光的暗淡
3. 随着岁月的流逝,谴责你的审判员愈来愈多;随着岁月的流逝,同你对话的声音越少
4. 在睡梦之外,请给我们宁静
5. 时机,由一只我所珍爱的手送过来的时机,你恰好在傍晚到达我这里,像只鸽子扑着黑色的羽翼
6. 你喘不过气来;大地和树汁老从你的记忆中涌出,来敲打这被外界的雨水敲打着的窗户
7. 不管是黄昏还是初露曙色,茉莉花总是白的
8. 如果痛苦是人类注定的命运,我们不是让人们仅仅去忍受
9. 黄昏时分,你坐在耐苦的石头上,阴郁的眼神泄露了你内心的忧伤
10. 然而我们必须考虑我们要怎样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