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盲皇帝”刘邦:一生写诗2首,可能比乾隆4万首还有韵味!

 百灵和鸣 2023-03-03 发布于湖南

文学创作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精神文明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温饱已经解决的时代里,精神食粮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有道是饱暖思淫欲,虽然话是糙了点,但还是十分有道理的。

在古代,文学创作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不管是太平盛世还是战乱年代,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甚至连九五至尊的皇帝都能“附庸风雅”写出极具脍炙人口的诗词句来。

比如后唐皇帝李煜,在诗词艺术上的造诣在文学上可是十分高超,比如文武双全,博览经传的魏文帝曹丕,比如写出《春江花月夜》《饮马长歌窟行》两首千古绝唱的隋炀帝杨广,还有那个流传于世四万多首以量著称的乾隆皇帝弘历。

文章图片1

这里面就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了,乾隆皇帝传世之作有四万多首,但是他能够“拿的出手”的佳作却寥寥无几,相反被人称为“文盲皇帝”的汉高祖刘邦一生就写诗两首,却力压乾隆四万首,简直是令人拍案称奇。

壮志凌云的《大风歌》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大风起兮云飞扬”这句话,其实这是汉高祖刘邦在御驾亲征,击败英布班师回朝,路经老家沛县途中时有感而发做出的诗词。这首《大风歌》前后也只有三句,但是里面饱含的情感却是十分充沛的。

文章图片2

在这首诗问世的前几年,刚建立的汉王朝根基不稳,先后经历了燕王、韩王、陈豨,英布造反,虽然都被一一平定了。但是汉朝北部还有匈奴在外虎视眈眈,可以说此时的汉王朝处在一个内忧外患的状态下。

刘邦路过老家时,回首自己戎马半生才有如今的荣华富贵,但是此时却又遇到了如此困境,一股苍凉又悲壮的豪气突然涌上心头,《大风歌》就问世了。

寥寥三句却道尽了一个帝王的豪情,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写出了刘邦的“威”,他的四海沉浮,但是他却没有一直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画风一转第三句又写“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达了他当时求贤若渴的心态,也对四海升平的现象做出了一个希冀。

文章图片3

如此言简意赅又具有充沛感情的作品,《大风歌》能够成为千古绝唱可见绝非是浪得虚名。这首诗立意之高,而且读起来又朗朗上口,也适合传唱,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创作出来了。

无奈之下创作的《鸿鹄歌》

无独有偶,刘邦除了《大风歌》,还有一首《鸿鹄歌》也是他代表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刘邦晚年时候,因为立禇之事未能遂愿作成的。

文章图片4

众所周知古代皇帝立太子都是立长不立贤,如果立贤不立长,那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是拨乱祖宗礼法,要被世人唾弃的。

但是刘邦当时认为皇后吕雉的儿子刘盈生性懦弱,没有杀伐果决之气势,难堪太子大任,无法掌管一个国家。而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文武双全,性格也随自己,因此有意立刘如意为太子。

只不过在礼法面前刘邦也无能为力,再加上当时吕雉为了巩固自己儿子太子之位,竟然将“商山四皓”这四位大能都请来为刘盈坐镇,在此种情况下刘邦只能无奈同意刘盈继续担任太子之位。

文章图片5

只可惜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帝,在暮年之时看着自己权力一步步被架空,渐渐散发出一种对于一件立禇之事都无法亲自做决定的无奈,痛苦之情。

为此他在戚夫人再次来到自己面前恳求时,无奈之下做出了这首《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也是寥寥几句,就借以飞天的鸿鹄比喻自己如今的处境,传达了刘邦当时难以直述的多重情怀。

《鸿鹄歌》相较于《大风歌》多了几缕惆怅悲伤之情,也展现了晚年时刘邦生活的境地。在外戚当权的朝堂中,曾经的帝王逐步已经没有当年的雄姿,再想一飞冲天已经难于上青天了。

文章图片6

这也是刘邦一生作的两首诗,因为他每首诗都感情充沛,都是有感而发,因此成为了千古绝唱

所谓的文盲皇帝

其实说刘邦是“文盲皇帝”还是有点太过夸张了,只是相对于那些有前人打江山后人享受的皇帝,他的文化素养确实要低一点,因此才会被称为“文盲皇帝”。

文章图片7

再加上刘邦作为开国皇帝不是靠文化取胜,他依靠的更多是他的人格魅力。

刘邦生年不祥,历史中只记载他出生于沛县,从小就性格开朗,宽厚仁爱,做事不拘小节因此有很多朋友。长大一点他不喜欢劳动,读书也是一知半解,只能说是认识几个字,因此在家里一直都是父母教育弟妹的反面教材。

不过刘邦此人有个特点,那就是他人缘特别好,可以说是广交天下好友,这也为他今后的帝王霸业奠定了人力基础。

文章图片8

所以这个经历过战乱,经历过改朝换代的开国皇帝有感而发的作品能够成为千古绝唱是无可厚非。不像乾隆皇帝,他所处的清朝,对外早有爷爷康熙帝平定了三藩之乱,对内也有父亲雍正皇帝兢兢业业留给了他一个海晏河清的大清,而他只需要守业就是了。

因此这个没有吃过苦的帝王为了附庸风雅写的作品,其立意,其感情肯定没有刘邦深刻,在四万首诗词中也找不到一首比得过刘邦的诗词。

文章图片9

小结:

文学创作不能为了创作而创作,正所谓“少年不知愁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种状态下出来的作品只能是不伦不类的四不像。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清小说,细数这里面出名的作品,哪一个是随随便便出来的?哪一个又是毫无意义的作品呢?

可见我们要想创作出普罗大众接受,创作出一个真正的好作品,势必要从立意出发,要遵从内心由感情而发,如果一味地用华词丽藻堆砌,最终只会留下一篇空有其表,没有灵魂的文章,令人无法产生共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