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可卿只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养女,为什么贾母和王熙凤都很喜欢她?

 栖鸿看红楼 2023-03-03 发布于山西

从秦可卿来说,她的个人素质已经超越了出身的卑微。

从贾母和王熙凤来说,她们,以及她们周围的人群,最不缺的就是尊贵的出身——物以稀为贵,尊贵的太多了,她们就不稀罕了,不会把出身高低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了。

别跟我扯什么“公主血统”之类的胡话,要不是脑子进了水,是不会相信这论调的。秦可卿,就是一个官僚家庭出身的美丽少妇。

秦业未必一直穷,从前也是富贵过的。否则,秦钟快死的时候,不会有“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秦可卿被收养,应该正是秦业富贵的那段时间。

家里有钱,秦可卿又是唯一的女儿——本来还收养了一个儿子,没多久就死了,以后很多年都不再有别的孩子——加以“富养女儿”的传统,秦可卿年幼时,应该过了一段“金尊玉贵”的生活。即使物质上比不了当年的贾敏,也是“吃过见过”的。

也别以为“富养女儿”是现代才有的理论。王夫人就告诉黛玉,宝玉“原系同姊妹一处,娇养惯了的”,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老太太疼爱”:因为疼爱,才能格外娇养,才能得到与姊妹一样的待遇。你还觉得古代不讲究“富养女儿”吗?

清朝的少女,主要是旗人家的女儿,因为选秀制度的影响,“向来在娘家有特殊的地位,有什么喜庆节令,也不随众向长辈行跪拜大礼。因为保不齐哪一位姑娘哪一次应选会选进宫,不能不预先给以优待”,这是民俗作家冯骥才在《烟壶》里写的。其他作品或资料也可以证明这一风俗。

《红楼梦》是架空的时间背景,并不是实写清朝。但作者生活在清朝,不可能没有生活的影子。秦可卿作为小官僚家庭唯一的女儿,既承受了一般习惯性的“富养”,又因为秦业无后,指望着女儿光耀门户,所以会特别宠爱娇养。再加上秦可卿先天素质不错,内因与外因相结合,成就了出色的、足以与贾府相配的、受到贾母王熙凤以及贾珍尤氏欣赏的少奶奶。

贾母对秦可卿的欣赏,还仅限于亲戚间对晚辈的普通怜爱,和喜欢宝琴、喜鸾、四姐儿差不多。

而王熙凤呢,与秦可卿年纪接近(贾琏“二十来往”,贾蓉“十七八岁”),都是聪明美丽的,都嫁了不如自己的丈夫,都……共同的命运决定她们有同病相怜之情。

王熙凤与秦可卿之间,才是真正的友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